初中地理解题必备10大技巧(附学霸地理笔记), 绝对干货!

随着地理学科在各地逐步被纳入中招考试的范围,它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了,特别是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而地理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今天学习哥就整理了初中地理解题必备的10大技巧,并附有学霸整理的地理笔记,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某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纬度位置:描述其所在温度带、中低高纬度海陆位置: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地区相对位置:位于某地区的某个地理方位2.气候特征的描述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首先找出最冷月或最热月、找出降水量最多或最少的月份(季节)。依据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常用描述语言有:夏季高温或凉爽、冬季寒冷或温和、全年炎热、全年严寒、全年温和等。(2)依据降水量柱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降水量年变化大致有: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全年湿润。注意少雨与干燥意思相近。(3)归纳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时间(季节) + 气温特点 + 降水特点四种热带气候的分布及其显著特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显著特征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广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面积最广。终年炎热干燥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显著特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显著特征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如中国、美国、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等地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冬季温和降水较少。一年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三种温带气候分布及特点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显著特征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如: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内部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及特点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区显著特征寒带气候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地表有苔藓和地衣等植物冰原气候格陵兰岛和北极地区其他岛屿及南极地区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几乎没有植物生长3.分析影响气候因素的方法: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4.地形特征的描述(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某种(几种)地形为主(2)地势起伏状况(大、小),哪里高,哪里低(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及分布5.分析某地的发展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气、水、土、生。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交、劳、科、政。

(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数量   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6.工业基础(2)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工业区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②能源、③水运与水能、④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社会因素:政策、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6.分析城市分布方法(聚落):城市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7.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火山、地震:位于板块边界类型、火山地震带(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①地形因素(地形陡峻)②地质因素(如断裂发育岩性破碎)③植被因素④气候因素 (如夏季多暴雨)8.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有关(6)凌汛(取决于所在纬度和流向) (7)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9.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2)水文特征(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10.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形成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分布;3.农作物需水季节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2)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等。

END

服务微信号请加微信:l591921299高考地理【知识星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