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对中医药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

       提起赵祯这个名字,人们也许有些陌生,但是提到“狸猫换太子”这一历史典故,大家肯定耳熟能详,赵祯就是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太子的原型。
                      宋仁宗赵祯画像
       他是宋朝第四位皇帝,活了53岁(1010年-1063年),在其在位的41年里(1022年-1063年)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鼎盛、人才济济,包拯、欧阳修、蔡襄、韩琦、包拯、范镇、司马光等皆为其麾下名臣。
       文献记载,赵祯用膳时,因为吃到一块菜里的石子,导致口腔出血,他捂着嘴告诉身边的人不要声张,以免做菜的人受到大臣们的处罚。由于其仁爱的本性,后人们称他为千古仁君。其死后,全国人民自发停业哀悼多天,连乞丐都在路边给他烧纸。
        赵祯这位千古仁君,在中医药发展传承方面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仁宗认为针艾之法,极宜慎重,腧穴稍差便危及生命,古籍对照又多有错误,于是诏准著名针灸医官王惟一主持铸造了闻名世界的针灸铜人,同时王氏又于天圣四年(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于之配合,木刻刊行全国,并刻石碑立于相国寺仁济殿内,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惟一与针灸铜人

       到了嘉祐二年(1057年),名臣韩琦在给仁宗赵祯的奏折中说:“医书如《灵枢》、《太素》、《甲乙经》、《广济方》、《千金》、《外台秘要》之类,本多讹舛。《神农本草》虽在开宝中命官校定,然其编载尚有所遗,请择知医者、儒者与太医参与颁行。”赵祯欣然接受了这利国利民、利于后代的的意见,创立国家校正医书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古医籍校刊机构,对以前的重要医籍进行校正、编纂、整理、刊印工作。

                             韩琦画像
       北宋校正医书局自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初创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解散,共存在了12年,在这12年里集合苏颂、掌禹锡、林亿、高保衡、孙奇、孙兆、秦宗古、朱有章等等诸多名医名臣,编校医书11部,即《嘉祐补注本草》、《本草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脉经》、《针灸甲乙经》。校正完成后请皇帝亲览,然后交由国子监刻版刊行,大部分在熙宁间(1068~1077年)陆续刊行。使诸多宋以前医书得以流传后世,对中国医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每当我拿起宋本伤寒论进行品读,我不仅会对它的校刊者肃然起敬,也会对名臣韩琦影响后世的一纸奏表深表感佩,但最终还是得感谢这位仁帝对促进中医药发展颁布的各种有益政令。
       时光流逝近千年,如今我还读着他们付出过诸多心血的书籍,遥望这些故人,作为一个中医人,当感恩之、铭记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