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堂数学课引发的对“探究”的再认识

张亚

案例:

前天听了一堂二年级的内容为“直角”的数学课。开始教师这样导入:拿出一个信封,封面上画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角,然后问学生,信封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说是角。接着教师给学生分小组(4人一组),每组给他们一个信封,告诉学生里面有很多角,请学生把它分类(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按锐角、直角、钝角进行分类,只是没有提出这个要求罢了)。10分钟过去了,因学生无从着手所以还没有得出结论。我观察了坐在我边上的两组同学。他们很茫然,有的把颜色一样的归为一组;有的把后面数字(每个角后面有数字代号)一样的归为一组;有的在看着其他同学。教师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无奈,只好游走于各小组进行指导。临了,进行反馈,教师选3组学生把各自的分类用数字代号报出,然后让学生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类里,因为学生仍不太明白该怎样做,所以还是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一一进行了纠正。最后引出本节课内容“直角”,并指着黑板上的直角告诉学生,这些一样的角叫直角。

剖析:

之所以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探究缺少明确要求。

教师给小组人员一只装满不同角(画在纸上)的信封,要求学生给里面的角进行分类。显然其出发点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角的大小来进入本课学习重点,但这些角怎么分配?小组人员谁唱主角?学生是不清楚的;按什么分类,这些角有什么特征等,学生更是茫然;所以一时比较混乱。

2.探究的目标缺乏一定的指向性。

案例中教师给学生的“角”缺乏明显特征。画在纸上的角,教师没有规律地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角的两边有长有短,反面写了编号,而且数量很多,有20张。这对于没有建立起锐角、直角和钝角表象的学生来说,要进行归类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和学生的学习储备不能建立联系,所以他们不可能有所发现,即使有所发现又能说明什么呢?

3.不能以教师的理解来衡量学生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指着直角图案归纳:这些大小一样的角叫直角。难道说大小一样的角都是直角吗?学生虽然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但隐性的问题显而易见,假如有两个锐角大小一样该怎么说呢?“大小一样”显然是教师对直角的理解,学生是这样认识的吗?回答是否定的。我和边上的两位学生进行交流,我用大一点的纸和小一点的纸分别折了两个直角,我问学生:“它们一样大吗?”学生看了看、想了想说:“不一样。”纸大的直角比纸小的直角大;我再让学生回答纸小的直角和书角哪个大,学生回答书角大;同样,我把折成两只一样大的锐角问学生是直角吗?学生点点头,问其理由,曰大小一样。

思考:

对“探究”的再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用这段话来对照上述案例我们似乎会有一些发现:

1.“探究”是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认识新知的过程。

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狭义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含义,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其定位存在一定的偏颇,因此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案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时,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缺乏充分了解,没有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客观信息,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大量客观信息间的矛盾。学生原有知识点仅是对角的大小的初步认识,什么是直角他们一无所知。为什么要以直角为参照物,然后把比直角小的归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归为一类,显然学生是不能理解的。探究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上述案例中的探究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学生在没有学习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况下,马上要学生这样分类,当然会产生差错,他们只好盲目地瞎弄。

2.“探究”的问题必须具有研究价值。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注重儿童的生活,探究问题的选择应尊重儿童的兴趣,设计的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

请看另一位教师对于直角的教学片断:该教师在教直角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建立直角表象,然后告知这类角叫直角。学生明确直角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直角的印象继而要求学生用纸进行折直角。过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在这些直角中发现什么吗?”一生提出“这些直角大小是一样吗?”这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教师给学生分组(为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资源),每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对直角角的大小进行研究。甲组是测量地砖;乙组是进行折纸比较;丙组是测量桌子的角;丁组是测量窗户;戊组是测量书本。反馈结果:不论物体大小,直角的大小相等。继而教师要求学生画直角,指名板演,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深刻明确:直角大小相等,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这一环节成功的原因告诉我们:“这些直角大小是一样的吗?”这个富有挑战性问题的重要性。(有的教师为认为学生在胡闹,其实这正是学生的盲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对小组学生的分工,要求非常明确,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进行。学生通过对不同事物的观察、测量、比较,获取第一手资料,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最后通过演示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学生掌握牢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

3.“探究”和合作分别是学习的方式,独立研究不可淡化。

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的学习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学习搞成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致使学生不会进行合作学习。上述案例中小组人员各做各的事,有的心不在焉;有的瞎起哄就不难想象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违背了小组学习的初衷。其实探究学习并不一定都需要小组合作,有时个人探索效果来得更好。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不要一味进行“无作为”的合作。像类似案例中的归类,本身就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假如行得通的话,凭个人就完全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4.探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当探究出现“故障”时,如发现学生缺少知识储备,教师就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索而探索,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探索为辅。有时告诉比探究效果更好。案例中角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陌生的是要分成哪几类?“直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教室里随处可以见到,没有探究的意义。另一位教师在学生对直角的原有经验基础上,让他们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建立直角的表象,然后告知学生这类角叫直角。这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效果明显。

(0)

相关推荐

  •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直用.钝角.锐角的度数, 1.回顾复习:一副三角尺上的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请学生直接指出相关的角,并说明理由: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量角 ...

  • 一堂作文课引发的学习

    寒假里买了王剑锋老师<我为写作狂>八堂作文课,在第一课中,王老师提到:写作要追求用词的简洁准确,能用一个字的尽量不用两个字. 但是我发现在作品<源氏物语>(译者,郑民钦,201 ...

  • 由镜子引发的系列探究活动

    由镜子引发的探究活动 在大班"小问题"主题中,教师在观察幼儿.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发了"太空的秘密"主题课程.在主题的实 ...

  • 高档火花塞引发的惨案:别再问我什么火花塞更好了!

    最近虎哥在电动技术上花心思比较多,然后老读者表示也别忽视了咱传统汽车的养护知识科普.这不,车友"曾"前阵子给我来信,就谈到了他遭遇的情况:他在中国广东地区生活,最近回到老家东北之后 ...

  • 刘英|一根扶手引发养老变革,别再以安全的名义剥夺老人的行动能力

    请输入正文 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剥夺老人的自理能力 不要再以安全的名义剥夺老人的行动能力 刚刚过去的一天,在中国就有至少十万个老年人跌倒,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发生的.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人意外伤亡的 ...

  • 【真题探究】再看那道青藏铁路热棒及其原理的神题

    若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5年文综新课标Ⅰ卷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 ...

  • 有效课堂——一堂跨越时空的数学课

    有效课堂--一堂跨越时空的数学课 记雅礼洋湖中学的101智慧课堂 .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畅想,未来的课堂是什么模样?有没有更高效的备课方式?有没有更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没有更趣味的课堂互动?有没有更直观 ...

  • 一堂探究课:一支蜡烛

    钱凤珠 此文记录的不是物理课,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有所不同,可供师生参考.--编者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堂用燃烧的蜡烛进行探究的公开课,受益匪浅.执教老师用燃烧的蜡烛设置各种问题情 ...

  • 一题多思:一道几何填空压轴题引发的思考,逐步探究求线段长

    思考求EF长度,无非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要么构造相似利用相似比求解.我们先看看已知条件能得出什么结论: 首先开始常规思路,就是利用已知条件证全等,目的证出∠BGE=60°,∠EGC=30°; 下一 ...

  • 一道几何填空题引发的思考,多种构造思路,学会逐步探究

    我们先看题目: 一.旋转解法 通常等腰等边易构造旋转,通过对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构造旋转或者全等,然后通过角的关系证出平行,利用平行线的距离相等或者证明矩形,即可求出BE的长度,从而求出正切值. 1.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