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山西省---河曲旧县古村

旧县村东口的牌坊

当你遍游祖国名山大川 、古刹胜迹,来到晋北黄土高原,长城与黄河在这里交汇,你会被这样一幅长卷般的画面吸引:碧蓝的天幕下,白云如絮,一座形如凤凰展翅的古城墙环抱一古村落横亘在高岗上奕奕生辉,这便是河曲县旧县古村。古村内官署、民居、水井、寺院、塔林错落有致。一座座古宅飞檐翘脊,直指苍穹。一条条巷道纵横交错,深若迷宫。在声声古刹传来的晨钟中,让人依稀回到它昔日的繁华喧闹:一支支庞大的商队风尘仆仆从远方而来,行人如梭、车水马龙……这些陈年老事早已羽化成尘,今天的人已难以想象旧县古村当时的盛况。

村东口的戏台 

旧县老城街景 

聚魁门 

聚魁门匾额落款为明天启元年 

聚魁门对面墙上的“泰山石敢当”

旧县乡古村位于河曲县境中部偏西,面临黄河,北踞高岗。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前,旧县一直都是河曲县的县治所在。乾隆年间,河曲县治搬迁到河防堡—现在的河曲县城。在明代,河防堡只是河曲县境内十来个堡塞之一。由于地处黄河渡口,到了清朝,交通、商业地位迅速突显,成为商旅辐凑、人口稠密之地,进而取代旧县成为新县治所在。原来的县城,遂被称为旧县。即现在的河曲县旧县乡。

聚魁门门洞

向内延伸的街道

聚魁门背面上刻文昌阁

现代新住家门楼

旧县坐落在黄河支流涧河边上,雄踞高岗,东、南、西三面临沟,城垣顺山势而起落,依沟壑而曲折,周长约3公里,南北稍长,东西较窄,北部较阔,西南部狭长,形状犹如凤凰展翅,故又有“凤凰城”之称。

门券上的匾额石刻被拆走了

民居

民居 

旧县乃五代北汉时置雄勇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立火山军。据考证,旧县现存城郭的土胎为宋太平兴国年间所建,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边陲要塞,该地在筑城之始就注重城池的整体防御性能,因军事需要,明代中期开始在土墙上包砖,建成了至今看来依然非常壮观的城堡。现存城墙为明代所建。

街景

土坡上的南侧明代城墙 

已经废弃的城墙南门 

南门外券顶的匾额字迹已看不清了

清代开始,中原与蒙古草原的战争基本结束,为便于交通和发展经济,旧县城里的居民开始搬到更为便捷的城外山下居住。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人口的大量搬离也造成了旧城经济的萧条和衰落。

凡事总有利弊。有时候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人口的搬离客观上成全了旧县古城的保护。

南门外近景 

遗存的城墙

南门外景

南门 

如今,旧县古城的明代城墙大约有2/3保留着。这个矗立在高丘台地上的古代城堡,城墙下临峭壁,涧河自东南方向流过,汇入黄河。已有数百年的城墙包砖被岁月侵蚀,看上去很像蜂窝。古城里,街巷路面全部用青砖或大沙石条块铺设。东西一条大街曲折拐弯贯穿全城,街北多条巷道和大街相接,连通城内各处,各巷道随形就势极少直通。不少房屋虽雕刻精美,却因长久无人居住,已经坍塌,许多角楼、望楼、寺庙都已毁坏殆尽。据说拆掉的砖头被居民拆去盖房了,只剩下一些基座和残垣断壁。

斑驳的城墙和条石基础

券洞内石阶

斑驳的像蜂窝的城墙

山坡上的城墙

古城的院子多为四合院,一些院子仍有人居住,木门轻掩,院子干净而整洁,一两棵杏树梨树,半园瓜菜花草,不经意间透露出主人恬静淡雅的生活。遗憾的是,本地住户已然不多,不少房子都租住给了前来附近矿山打工的外乡人。

破旧不堪的城墙 

城墙外景 

小学校旁的新盖的土地庙 

街道

河曲县志记载,旧县古城是一个耕读并重、宣扬儒学、注重教化、农商并立的历史古村。历史上人才辈出,元曲四大家白朴祖籍就在河曲县旧县。明、清两代,旧县古城的寺庙、庵、观及民俗杂祠曾有38座之多。因年久失修,历年倾圮和人为拆毁,完好保存至今者仅海潮庵(又称海潮禅寺)。该庵坐落于古城东南500米处的山坡下,倚山而建,山环水绕,幽深奇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海潮庵已成为晋西北及周边一大佛教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河曲县旅游的一大景点。

住家新修的门洞

废弃的房舍 

老旧的阁楼(街道中正在埋光缆)

近几年来,慕名来旧县古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写生的、拍照的、参加庙会的。斗转星移,岁月更替,作为一座边防重镇,旧县的辉煌已然远去。但作为一个颇具历史、文化、建筑等价值的新兴旅游古城,旧县的春天正在到来。(以上文字部分均摘自山西新闻网“千年古村凤凰城”,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很像是当年的供销社 

从北面看牌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