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屋(散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年近九旬的爷爷奶奶在半月之内相继去世。一年后,父亲晋升中级职称,我们全家“农转非”迁到煤城,老家只留下一处搬不走的老屋。我在农村生活了十四年,对老家再熟悉不过。参加工作后,很少有机会再回去看看。可是,故乡那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那青砖到顶的老屋,还有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深深眷恋,魂牵梦萦……

那处老屋位于小镇一条南北柏油公路的东侧,当年村中大都是又矮又小的土墙茅草屋,唯有它青砖到顶,高大端庄,气势非凡,站在村南一里以外的汽车站也能望得见它。据说,一百年前爷爷的爷爷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购置建造了东西两座院落有几十间房子,每间房子是又高又大,青砖墙屋顶上覆盖着小瓦。后来分家,爷爷住在西院。动荡的年代,因匪乱、战事家中房屋先后四次被烧,多数房屋相继倒塌。唯有这三间老屋历经战火洗礼,修复后依旧巍然矗立,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老屋是爷爷和家乡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斗争历史的见证。爷爷幼时读私塾,装了一肚子学问。“五四”运动后,在当时民主主义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出于忧国忧民,造福桑梓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爷爷毅然决定利用自家房舍作教室,买教具,请先生,办起了家乡最早的学堂。从此,从老屋的木制方格窗户里,传出的是乡村少年儿童们的朗朗读书声。

“九一八”事变后,爷爷要求教师给学生讲时事,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爆发,学堂被迫停办,学生们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纷纷参加了八路军运河支队和铁道游击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这时,爷爷被运河支队委任为地下镇长,老屋成了我党在运河北岸的秘密联络点。从此,爷爷冒着血雨腥风在这里坚持地下斗争,配合运河支队打击日军。1944年春,小镇教会诊所杨大夫(济南人)以行医为名进行抗日活动,不幸暴露身份,敌人要抓捕他。爷爷得到消息后,及时掩护杨大夫转移,并把一些器械藏在老屋的夹层墙里,后来秘密送交给抗日民主政府。在老屋那隐蔽的夹层墙里,曾藏过运河支队大队长邵子真存放的军装和大刀,还曾藏过准备送交游击队的布匹、武器弹药和重要情报。1943年底的一天深夜,爷爷和地下党员孙筱鲁一道把这批军需物资及时送到驻扎在山后的区游击队手中,有力地支援了山区反扫荡。运河支队还根据地下情报员傅士密和爷爷提供的情报,夜袭了驻在镇上的伪乡公所,收缴了全部枪支、弹药和物资,大获全胜。为此,爷爷受到区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的表扬。解放战争伊始,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在小镇作战,天上有6架敌机轮番轰炸,敌人阵地上有大炮作掩护,但数次冲锋都被新四军击溃,由此老屋遭到了最后一次战火的焚烧。大火烧掉了爷爷藏在屋檐上的两张委任状,一张是孙怡然区长委任爷爷为地下镇长的委任状,一张是潘振武县长委任爷爷为地下乡长的委任状。历史像长江大河奔流而去,老屋历经战火不倒,傲立在小镇街头。

1982年春大伯父(中排右3)二伯父(中排左2)归家时合影

据市教育志记载,老峄县地区在抗战前仅有39位大学生,而从故乡的老屋里就走出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我的大伯父,也是小镇的第一位大学生。大伯父5岁在老屋的学堂开始上学,8岁时就读完了《龙文鞭影》、《幼学琼林》、《论语》、《古文观止》等书。1938年春,年仅17岁的大伯父为了求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流亡到四川,随后又毅然奔向重庆,考取了著名的中央大学森林系。1944年,二伯父也走出老屋,到徐州参加铁路工作。几年后,三伯父和我父亲也相继告别亲人,离开老屋,分别考入山东大学和郑州农校。解放初期,三伯父从山大参加人民海军,接着考入大连海军学校。这平凡的四兄弟在老屋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岁月。而后历史的尘烟,又使他们生离死别,天各一方。1982年春,已成为林业科学家的大伯父和当铁路干部的二伯父,带着对故土的悠悠情思,相约一起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兄弟俩长久地站立在老屋前,近五十个春秋风雨的洗刷,老屋显得更具有古香色味。他们抚摸着青砖墙,感叹道:“这才真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老屋,故乡的老屋,你不但是历史的功臣,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怎能不令人由衷赞叹!

十多年前的秋季,我又回到了故乡的老屋。老屋历经百年沧桑,脱落的砖墙,稀薄的茅草屋顶,泛白变朽的木窗户……在四周连成片的瓦屋楼房的映衬下,老屋显得破烂不堪,满目凄凉。触景生情,顿感一阵心痛鼻酸,我不禁喃喃自语:“这就是昔日'白天鹅’般的老屋吗?”忽然一阵秋风掠过,几片树叶从眼前飘然而落。望着发黄的树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落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是啊,老屋虽然变成了“丑小鸭”,但依旧是天涯游子的根。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啊。

后来大伯父郑重宣布重建老屋,并提出一定要利用好百年老屋的青砖,有纪念意义。在伯父们的倡仪和资助下,父亲对老屋重新修建,终于使它又焕发了以往的青春。此前,大伯父从北京寄来了一千多册农林科技图书,我市史志专家傅永顺先生馈赠了一百余本史志书籍,还有我和父亲精心收藏的几十本枣庄及各区(市)文史资料,以及若干家史资料全部搬进了修建后的老屋里。以此为基础拟建农林图书室和家族、地方史料陈列室。家史资料陈列,这也是现代家庭试建家庭档案的一个尝试。老屋在当今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又要掀开有意义的一页。

故乡老屋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0)

相关推荐

  • ​郭广华:故乡的老屋|诗歌

    藜藿:大唐霓裳羽衣舞(外一首)|诗歌 文/郭广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故乡的老屋 父亲住过 爷爷住过 父亲的爷爷也住过 . 一把锈迹斑斑的锁 一扇蛛丝环绕的门 一堵坑坑洼洼的墙 一个杂草丛生的院 ...

  • 照片讲故事 |老屋的岁月

    作者一家(1981年摄于四中门前) 我家的老屋建造于清末,约有一百四.五十年的历史了,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没人居住,十五年前进行了翻盖,现在已是家史和地方史资料陈列室,仅有关运河支队的史料就有几十本.每次 ...

  • 贺凯统丨故乡的老井

    老井究竟有多少岁了,没有人能够准确说清楚.在故乡的那个小村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存在着,承担着一个村子三分之二人畜的饮用,记得井台是长方形的被踩得光滑的青石围成的,正方形井口,里面是红石砌就的圆形井壁,石 ...

  • 雅兰作品《老屋往事》

       老屋往事                 文/雅兰  脚下的步履总是匆匆,就这么仓促一瞥又要和老屋说再见.   一个小小三合院住着父兄三家及爷爷,我的童年生活在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一桩桩.一 ...

  • 刘振杰:我的老屋

    文/刘振杰 第二故乡的老屋,房子不大80多平米,是贫民百姓中最低层的一档.房子虽然旧了一点,装修的差了点,四楼楼层高了点.尽管如此.我住了二十年还是舍不得丢掉我的老屋. 我的第一故乡,我真正的故乡是黑 ...

  • ​运北重镇的统战之花 ——记抗日镇长、我的祖父华绍彬

    前言 据童邱龙主编<运河支队抗日史略>一书中在总结坚持抗日斗争的主要经验时指出"在坚持敌占区的武装斗争中,必须特别重视争取农村地方上层的头面人物和医生.学校校长等中间势力同我们的 ...

  • 散文《故乡的老屋》罗雍品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常常情不自禁地回忆着故乡的老屋,回忆着远去的亲人.那份牵肠挂肚的记忆,如饮一杯尘封的老酒,其味无穷. 老屋是盖瓦的木房 ...

  • 散文 ‖ 故乡的老屋

    129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故乡的老屋像一坛陈年佳酿,灌醉了父亲,灌醉了我,灌醉了邻里-- 多少个冬夏春秋啊,你硬是挤进我古稀思乡的梦里和漂浮在老屋顶上那一缕白云里-- 啊,老屋,我童年的最爱,一 ...

  • 散文||故乡的老屋

    故乡的老屋  紫微||黑龙江 虽然每到冬天,屋子里后山墙上就会结满厚厚的霜:但每每想起故乡的老屋,心中还是会涌起无限的温暖. 5岁的时候,从几十公里外的一个更为贫脊的村子,搬到了那里.在邻居家住了一个 ...

  • 故乡的老屋( 延河·绿色文学)(廖毅文)

    2021-03-30 20:17:57 延河·绿色文学 2021年1期 廖毅文 我的故乡在江汉平原东北部,那里有一栋父母居住了30多年的小楼,我们习惯称之老屋.今年10月13日,是父亲离世3周年祭日, ...

  • 【七律】儿时故乡的老屋

    文/车云侠 灰砖黑瓦土坯墙, 火炕油灯暖宅堂. 日起曦微鸡报晓, 星临月照燕栖梁. 艾烟春夏驱蚊鼠, 窗纸秋冬挡雪霜. 雨打风吹多少载, 祖孙三代度炎凉. 2021年3月31日 注: 1.发表于202 ...

  • 骆家旺​ || ​故乡的老屋

    故乡的老屋 骆家旺|文 从闹腾的省会到西域边壤,躯车数百公里,专程回趟故乡的老屋,这是我祖祖辈辈生长与繁衍的故土.她书写而规范出一部部恋情与泥歌.索然,小作出久久铭刻在心的山水及丛林.在其间,有父辈留 ...

  • 【三秦文学】李翰儒:【梦回故乡】(散文)

    不忘初心.梦在三秦,2021我们再出发.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梦回故乡 文/李翰儒 昨夜,我又一次回到了故乡,看见 ...

  • 程虫虫:故乡的老屋(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走进故乡的老屋 心理有一种酸楚 ...

  • 姚小红:故乡的老屋

    故乡的老屋 文/姚小红 故乡的老屋,承载着我美好的童年时光.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大姐在老屋出嫁.二姐和哥哥,从老屋出发骑着自行车去上初中.而最小的我,每天背着小书包从老屋的小巷走到学校去上学,放学后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