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村女孩的博士论文后记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星星 编辑:学妹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劳瘁。”一个人,如果没有父母,便没有来处。巍巍太行,潺潺清漳。我生在红色老区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那里一下雨便云雾缭绕,美如仙境。波光粼粼的清漳河从小村前缓缓流过,而这条河几乎每年夏天都会泛滥,将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小路冲断,致使村里的人出不去,村外的人进不来。我的父母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以前感受不到他们到底有多辛苦,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才知道,生育一个孩子就辛苦不已,更何况是四个。母亲最喜欢漂亮衣服,可她从来不舍得买一件,父亲最爱吃肉,可也总是素食果腹,泥土爬满身。所以,可以说,在我们能独立生活之前,他们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由于生计所迫,父母并没有给我们多少温情的陪伴,他们要么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要么就是扛起锄头,拎起镰刀形色匆匆地离开家。
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进行了劳动教育,因为农事繁忙,家务杂多,我们总是被“破格启用”,在每个年龄段都从事多种类型的劳动,做饭、洗衣服、缝补衣服、带孩子、播种、施肥、除草、收割、养猪喂鸡等都不在话下,我时常约着邻居小妹背着各自的小弟,去山里捡一捆儿柴禾,之后回家烧火做饭。当然也常会“光荣负伤”,比如,因够不到高高锅台的我被滚烫的开水浇到腿上,两个月无法走路,大姐也因为力气小把锅打翻而烫伤脚腕,疼到昏迷。这些“劳动实践”培养了我们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长大后,不管遇到什么艰难的环境,我都能够把自己和身边人照料的不错,不管遇到多么不顺心的事,也能告诉自己:“总会过去的”。回过头来看,父母从来没有对我们施加过任何功利化的教育,一切由孩子自由地发展。这种“散养”方式,充分保证了我们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父亲最擅长的就是鼓励别人,他很喜欢历史,尤其精通三国,他总是能找到相应的历史人物来化解孩子们的忧虑,激发我们前进。高中期间,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我在物质条件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考上了心怡的大学;在选择读博士的时候,也是父亲给了我最坚定的支持;在攻读博士期间,父亲也常常给我打气,促使我顽强地坚持到了最后。

欲养亲不待

我还要感谢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岁月。由于家里物质条件匮乏,我的求学生涯并不轻松。没有自行车,在到处是鹅卵石的茫茫河滩上,步行到二三十里外的小镇上读初中,这一走就是三年;因交不起学费,多次被老师赶回家拿学费,我总是一路哭泣着走回家,再两手空空地哭泣着走回学校,那条蜿蜒的小路该不会被这个小女孩的泪水洒满了吧?!父亲也会在被逼急的时候怒吼:“让羔儿们再念书!要把老的累死了!”初中时期的我因为拖欠学费辍学过,因为长期没菜吃得过夜盲症(每星期只有五元的生活费),因为没有热水喝,扁桃体经常肿得说不出话来,由于没有自己的衣服,我只能时而穿的像小孩,时而穿的像大妈……就这样,我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高中。高中要开学了,因为交不起住宿费,又付不起房租,不服输的父亲在苦苦借来的一小块地基上,单枪匹马地在几天内盖起一座几平米的小房子(材料都是父亲从很远的拆迁工地,用自己的肩膀一趟趟拉回来的)。屋里几件必需的家具都是父亲用木板简单搭成的。
这个“小房子”却将全家人凝结成了最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姐姐买了一小块布,挂在窗户上,开心地宣布我们有新家了;为了微薄的工钱,父亲要么在寒冬钻到地下去夯实楼房的地基,要么在炎炎烈日下被高高地挂在高墙上垒砖和沏墙缝,趁着别人回家过年,父亲就去看管工地,简易房里四面透风,父亲只好全身都缩在那件军大衣里;母亲每天都去马路边一个油条摊儿上帮人夹油条,凛冽的寒风和滚烫的炙烤轮番折磨着她,每天能有五块钱的报酬;年迈的祖母从老家赶来给我和弟弟做饭洗衣,让我们能按时吃饭和上学;为了节省买菜钱,父亲总是挑个空,骑着摩托车回七十里外的老家往小房子里运菜,省掉中午饭,一天能打个来回;我一个远方的老舅,每年都寄来几大包衣物,这保证我们全家人有衣穿;再勤奋的同学也总要午休一会儿,而我三年来的所有中午都在书桌前度过;弟弟则由“玩泥巴小子”变成了用功的读书郎……正是在这个黑漆漆的小房子里,我考上了心怡的大学,后来有幸到顶级学府求学;弟弟也读完了初中,直到读完硕士。
因为生活的无奈,妹妹刚出生就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二十年间受尽苦楚(好在妹妹顺利地从天津大学硕士毕业);根据父亲的建议,姐姐放弃已经取得的入学资格,将学费留给了弟弟和我(这导致了她后来的人生悲剧)。这么多年来,正是姐姐在父母身边照顾,才有了我在千里之外的安心求学。

在远方等待妈妈的孺子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要把最美的山歌唱给党听。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党和祖国母亲给了我数不清的关爱。我读小学时,国家推出的乡村贫困学生扶助工程曾为我无偿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我读初中时,乡政府曾允许父亲用自己种的大米顶替拖欠的学费。高考结束后,我因成绩优异而被国家西部助学工程资助,这保证我大学期间能够安心求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国家提供的生活补助,以及多种奖学金,都为我的学业保驾护航,为我的未来插上了七彩的翅膀。父亲经常对我们说:“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穷苦人,过去的年代,你们老爷爷和爷爷都只能住在半山腰的土窑子里,还有个老爷爷因为饥饿难忍跳了崖。在旧社会,咱们这种出身的人只能给有钱人家为奴为婢,哪还有条件读书哩?!是共产党给咱们翻了身,你们穷家孩儿一样有机会上大学。本来觉着得要攒大学学费,得加紧受呀,结果国家还资助贫困山区的娃。你们读了那么多书,找到了好工作,活的像个人样子,咱家也越过越好啦,所以一定要记住党的恩情呀,没有党,就绝对没有咱家的现在!!!”
我是幸运的!我品尝了人生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时代早已将那些过往抛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然而,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却历久弥新。正如楼宇烈先生在《感恩词》中所言——民胞物与,仁民爱物,天地万物,同体共生。天地大德,生命之源,生而不有,长而不宰;父母养育,慈爱辛劳,无微不至,无私奉献;师长教诲,传道授业,解惑启发,润物无声;同胞一体,相依相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同学相聚,缘结当下,珍惜欢喜,互勉共进。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也如启功先生的教导: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我将以今日为新起点,重新起航,虚心求学问,潜心寻真理,如果日后能有幸将自己铸造成器,为苦难者造福,那将会是我莫大的幸福。
2020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