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什么,我还挺喜欢《阳台上》的……

要不说人际口碑是很要命的呢,你一个关系交好的人,跟你说另一个人的闲话甚至坏话,虽然你根本也不熟那人,但你就是默默记下了不好的评价,当有一天那人跟你接触,甚至主动示好时,那不好的评价就会作祟,阻止你伸开友谊之手——你甚至没有给自己去亲身了解那人的机会。

上映了43天的《流浪地球》、26天的《阿丽塔》、19天的《绿皮书》、19天《驯龙高手3》,甚至13天的动画片《夏目友人帐》,全都还能排在今日票房top 10,但《阳台上》榜上无名——《过春天》好歹还能排在第9位。

周冬雨的《阳台上》扑街应该也是恶评口碑发挥了赶客效应。

豆瓣6.1分的《阳台上》上映5天票房仅300多万,连目前只在点映的《地久天长》都差不多这个票房了。

国产文艺片本就难拿排片,一旦首日——至多两日,甚至现在看预售——只要卖相不佳,院线自然又赶紧进一步削减排片,冲不上票房也就必然了。

《阳台上》2017年10月开机、11月底杀青,2018年4月曝光首支预告片,曾定档2018年6月1日上映,一拖就拖到了2019年3月15日。

《阳台上》的营销主打周冬雨(正式海报上也只有周冬雨一个人的脸),虽然片中她戏份其实很少,但毕竟有90后金马影后的身份,微博粉丝有2800多万,而且她是本片出品人啊。

周冬雨自己在微博上也没少宣传,看来流量对票房也没起太大作用。

之前《阳台上》闹出最大的新闻就是路演,现场被观众骂是烂片、指责圈钱。是不是烂片观众有权判断,但要说圈钱,怕是主创要委屈死了,怕众所周知难卖的文艺片圈钱?用胶片而不是数码来拍电影圈钱?选一个电影新人担纲男主角圈钱?怎么看都不像。

男主角是96年的王锵,首次演电影,但如果你喜欢看广告,OPPO R17 Pro有一个讲轮渡上男女相遇的“随光而在,心动所在”广告片,里面那个男生就是王锵。

很多人说《阳台上》不好看,简直要众口铄金了。而它也确实不属于“日常社交之看电影”的类型,同在档期的片子,和同性会去看《惊奇队长》,和异性会去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同性异性都能去看《地久天长》。

所以实话实说,我是看的网络资源,没有进影院。

但其实看它宣传物料放出来的“颜色海报”,就知道它是那种反高潮、不以讲好故事为要,而主要讲情绪的电影。

观影后发现,确实如此。

几乎所有的剧情简介,都会说《阳台上》是一个关于“爱上仇人女儿”的复仇故事,听起来还挺奇情的。

但其实影片里男主的所谓“复仇”,莫名其妙地开始,实施方式是跟踪、偷窥、幻想和骚扰,最后又语焉不详地结束。

影片更多的篇幅是在拍摩登上海的逼仄粘稠一面,在拍一个上海土著男孩如何成为都市故乡的游民,在拍一个社会失语者如何在混沌人生里寻落脚点,非常地情绪化表达。

官方slogan“天真有邪”,而且这个闷骚而懦弱的男孩有个响亮的名字:张英雄。你可以说是反讽,也可以解读为身份错位

“有房,有退休金,有老婆,有孩子,没事像我爸一样,老酒咪咪”便是22岁张英雄老气横秋的人生理想。而他的生日愿意“国富民强,世界和平”换来他爸的一记大嘴巴。

他爸说他整天待在家里是没出息,他妈说他爸从来不哭而他会哭是没出息,而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吗?

在他爸去世后,张英雄似乎失去了人生参照物。

他把拆迁小组组长的低智女儿选为复仇对象,(多次)完成在灰色正义边缘的试探,(几近)完成渴望与欲望的分辨。

他遇到一个梦想是“像许文强一样死在百乐门门口”的东北红毛打工仔,(试图)完成对如父如兄的寄情,(俨然)完成性向的探索。

但上海弄堂的张英雄终究不是牯岭街的少年小四,他没有与世界决裂,他扔掉了小刀,点燃一根烟,幽幽然地笑了一下。

我们不知道他因为什么放弃了复仇,也不知道他转身离开拆迁废墟后能否回到人群。

《罗马尼亚姑娘》的歌声中,他走出了画面,电影也结束了。

也许就像他唱过的《浪子心声》,“人比海里沙,毋用多牵挂”。

《阳台上》是一部大男主戏,连周冬雨都只算是他的独角戏中的“特别演出”,可惜王锵并不是周冬雨那样的天赋型选手,又还尚未后天打磨到位。

这张脸的情绪只在局部特写里窜动,镜头一推开到整体就散了。

看电影嘛,看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情绪是你自己的——即便没有同样经历,也会看到某场戏在某个时刻心有戚戚焉。

依我看来,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花样年华》等都是主要传达情绪的电影,在豆瓣都8分以上。这样的电影能否成功,太依赖观众缘了,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只成功了一晚,以全盘论算失败了。

《阳台上》里张英雄问:跟我去玩吧?

周冬雨没拒绝,观众拒绝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