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闲事都好玩

我时不时地会折腾学生,让他们参与一些语文活动。我一直认为,活动本身即为全部,所以不会再布置与活动相关的作文。但我知道,很多孩子会主动以自己的方式将活动灵动而有趣地记录下来。这般发自内心的“我要写”才是写作的最佳状态。因此,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看似不经意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去主动创作。

六班的小米同学有这么一篇记录“对对子”的文章(近段时间小米的出镜率似乎很高,这是因为她作很勤奋,而主题又多与我要写的暗合,所以没法绕开她)。

今天老聂一来上课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用六班和二班同学的名字组五幅对联。

看了看两个班同学们的名字,不仅要上仄下平,还要有谐音,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字,新颖有趣……不怎么好对啊!

嗯……“张育萌”对“张新建”?不行,都有“张”字,要不就“张雯倩”对“廖武卿”?也不好,“倩”和“卿”词性不同啊。

经过我最后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八幅自认为不错的对子,如:“杨锐”对“高茗”(明)(杨同学很“锐”,高同学很“明”)、“杨(羊)诗(湿)恬(田)”对“朱(猪)政(振)韬(涛)”、“蔡文静”对“廖武卿(清)”……

感谢老聂让我知道对联是怎样对的,还有对对联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虽然要绞尽脑汁想,但对的过程和对出来的结果让自己非常自豪和幸福!

在讲到“对偶”时,我将两个班孩子的名字都打印在小纸条上,每人一张,让他们用同学的名字来对对联。此活动新颖、有趣,并且还有通过对子(特别是谐音)去整蛊同学所带来的快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贬损同学是多么文艺有品位啊——不过当时我还是再三强调了开玩笑的底线)。小米同学细致地记录了自己创作“对子”的过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对出后的自豪与幸福。

六班林芸同学也写过一篇与此活动相关的文章:

周三的语文课吧?老聂举例子讲解怎么用名字对对联。他讲着讲着,沉思了一下,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说:“这是天生的一对。”我一听“天生的一对”,眼睛就亮起来。只见老聂在黑板上十分潇洒地写下“黄皓月”和“王蓝虹”两个名字。是不是很配?

我正沉醉其中,这时,一道大煞风景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彩虹是七彩的,这不科学。”老聂好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便像小公主一样傲骄的语气说:“我说它是蓝色的,它就是蓝色的。”好吧,好吧,你说得对!

不过,我还要对以前老聂教的学生说:“我懂得你们当时的脑细胞有多么痛苦了!”

林芸、小米的文章一比较,我们就看出,小米文章如正剧,而林芸文章如花絮。正剧端庄,花絮富有情趣,二者相互映衬,让整个活动显得更有韵味与魅力!

我曾让孩子们为东坡祠的“林婆酒肆”的简介找错误。很多人能沉入简介去发现病句、错误的标点,但也有人记录了与这一活动相关的“花絮”,读之令人莞尔。

且看二班张育萌同学的一段:

看着语文老师的公众号,翻到了“林婆洒肆“那篇文章,里面是老师留给我们学生的任务——找病句。

老师在那篇文章中说:“看到这个介绍就找到了病句。这也敢在那么多人面前放着?”

我心里就在想:“老师,你那豆大的眼睛怎么能发现那么多呢?我要是张开眼角怕也发现不了什么呀!”

老师是“豆大的眼睛”,而自己需要“张开眼角”,形象有趣!

再看二班姚力聚同学的一段:

中午,拿着手机,一边吃着一边看视频。突然有人打电话过来。我一看,哇,这不是洪成楠么?这个时候打电话干嘛吗?

我接了。他说:“姚力聚啊,我问你个问题啊!”

我便回:“嗯!”

“老聂不是让我们找病句么?”

“是啊,怎么了?”

“那我找不出来怎么办?”

我说:“你找不出来,问我,那便是个错误。我成绩比你还差,你找不出来,我怎么敢找出来呢?再说就算找出来了也不敢跟你说啊!”

我一面坏笑,然后便挂了。

老师的任务急坏了成楠,于是电话向力聚求助,而力聚不够给力。不过我们看到最后的“坏笑”一词,就仿佛看到了力聚的小心思:楠哥,你不会啊?太好了,我也不会啊!我本来还很难过的,但听说你不会,我就马上开心了……

看看这个臭小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正事”,也有“闲事”。只“闲”不“正”,无以成事;只“正”不“闲”,无趣无味。“正”“闲”结合,方能相得益彰。

而我们的文章,也因此更加有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