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种状态写的文章,能不好么

文:叶嘉旭  聂传安


前不久推出过3班李梓侨有关墨园研学的文章,文中说墨园之行让他们真正开心的是“不按要求去做事而是随便撒欢”,而这种“随便撒欢”则让他们短暂而真切地感受了一次“童真”。其实类似的心理每个人都有。

10班叶嘉旭把这种感觉写得更加具体。

当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向后倾倒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俩字:完蛋了!(明明三个字却说“俩字”,这数学水平,才是真正的完蛋了呢!这不是给顺姐丢脸么?)

是的,即使再回头看俩遍,这也是三个字才对,但可不能因此而认定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要知道事出无常必有妖啊!(对,你们的体育课经常上数学是真的)

话说那天我们班去墨园村逃学……哦不对,是研学!其中一个项目就是下田插秧,这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虽然刚开始我还很新奇,但上手之后就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体力活,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真正的农人插秧要快、直、匀,需要长久的锻炼,这群小家伙浅尝辄止,以为就穷尽其术了)

但生活从来都是多(jī)彩(feī)缤(gǒu)纷(tiào)的。这不,我正欣赏着眼前整整齐齐排下来的几列秧苗,就像一个统率三军的大将军正在检阅自己的士兵方阵。检阅完,正准备后退继续“排兵布阵”,我一转身却看到在我左后方有几株孤零零的秧苗,吓了一跳:哪位仁兄把它们安置在这里的?分分钟给人“碾压”将永远沉睡在这片泥地里啊,还好遇到了我!(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同样是插秧,许多人看秧就是秧,而嘉旭眼中,则是自己心爱的千军万马。不过当别人的游兵散勇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时,当时一定也是心惊的)

于是我赶紧迈回了即将“空降”在上面的左脚,以免误伤无辜的秧苗。(刹车及时,真是一只良心脚)

但同时身体自然会往右前方倾斜,可我右边又有个人,见状也吓了一跳,“喂,小心我这的秧苗!”被他这么一说,我又只好再把重心往后靠。(这旭旭,自己左晃右摆的重心能随心所欲控制么?)

这回真是插秧反遭殃了,本来我就重心不稳了,再这样反复调整重心,而且还是单脚站立,没稳住,身体就像比萨斜塔一样向后倒去,看似缓慢,实则已经无力回天,无法挽救了。(比萨斜塔从遥远的意大利发来强烈抗议,说自己虽斜但不倒)

??

!!!!

以上就是我在那一瞬间的心情,而开头那段就是唯一的心理描写。(简洁的标号传神地表达出瞬间的内心)

所幸的是,当我刚准备用手撑地的时候,我已经“扑通”一声坐进了这些泥水混合物里了——水很浅。我居然忘了这一点,真是危急则乱啊。(湿软滑爽的感觉,人生第一次遇到)

不过,也挺有趣的!(这才是根本)

什么?你问我那几株秧苗?我都差点以为自己要溺死在这刚没过我小腿的泥潭里了,我咋知道它们去哪凉快的地方待去啦!(这孩子,不仅有文化,而且特调皮)

这类文章,很多人泛写,罗列种种事。而嘉旭不同,他把笔力全都集中在某一时某一地某一情景。看他的文章,从头到尾脚踩在田里几乎未移过,时间也仅是数秒钟,事件是插完一块秧后的检阅、准备移步、东歪西倒、“扑通”坐田。时、地、人、事高度集中,于是他就有充足的笔墨将这一过程写细致写出神,让人感叹:有文化的人摔个跤也能扯得这么有范儿!

其实更让我欣喜的是这孩子写此文时的状态。

请看下面若干词句:“身体在逐渐向后倾倒”,“正欣赏着眼前……几列秧苗”,“正准备后退”,“一转身却看到在我左后方有……”,“我赶紧迈回了即将“空降”在上面的左脚”,“身体自然会往右前方倾斜”,“可我右边又有个人”,“我又只好再把重心往后靠”,“身体就像比萨斜塔一样向后倒去”……

前,后,左,右,上,下,左前,右前……

很多人在生活中就是路痴,在文章中更是没有方向感。

所以,当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文章中不经意地出现这么多表明方位的词,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不仅熟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更能把自己置身于文章所设的情景中,随着一字一句的指向不由自主地完成相应的动作。

他的身心完全沉醉于创作之中。

写作,就需要全情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真正的作品。

嘉旭的这种写作状态,实在让人赞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