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知识改变命运

《光明日报》1977年为恢复高考发表社论的版面图。资料图片

197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资料图片

1977级考生准考证,持有者现为杭州 浙江大学 校友会副会长。资料图片

1977级杭州大学历史系部分学生合影。顾德华摄

1979年,清华大学77级学生在上课。顾德华摄

无论过去多久,重大的历史转折,总会给人留下深刻记忆。

“今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有了重大改革。”“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招生工作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新生将于明年二月底以前入学”……1977年10月21日的《光明日报》头版刊载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配发社论《全面衡量 择优录取》。

这一决定意味着,重启了停滞11年之久的高考。散落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林场边疆的人们看到了重拾书本的希望,吹响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号角。

当年,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万名。

恢复高考,让一代人得到人生的转机

“文革”结束以后,社会逐渐走向正轨,但是人才青黄不接,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

邓小平同志与中央两位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1977年8月初,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时任 武汉大学 化学系副教授的查全性建言,“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

查全性的话,引起了与会者共鸣。

邓小平当即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

8月8日,邓小平在会上讲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这篇讲话,使教育战线成为当时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先声。随后,根据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再次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个会,足足开了44天。招生方案迟迟定不下来。

9月19日,邓小平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希望教育部门的同志大胆解放思想,争取主动。在邓小平的推动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到9月25日终于有了结果。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

1977级考生、上海大学教授郝一民回忆,“曾经看不到前途,心情极其低落、灰暗。恢复高考的消息,让我们那一代人看到了人生的转机。”

从广播里听到了这个好消息的1977级考生、文化学者陈侃章当时在浙江诸暨农村,手边没什么复习资料。他翻箱倒柜找到了几本书,“距离考期很近了,必须分秒必争。”

高考的恢复,点燃了年轻人压抑已久的学习热情,使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高考,凸显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比去年增加40万;受疫情影响,全国高考延期至7月举行;安徽歙县高考因特大暴雨来袭,延期补考……

即便是特殊年份,高考也能平稳有序进行。平常百姓看待高考的态度背后,是万千学子改变命运的可能,是民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

高考结束后,19岁的安徽少年姚俊鹏,在纸上写下,“感谢父母,感谢老师”。

姚俊鹏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庆幸的是智力没受到影响。随着训练和恢复,他也和其他学生一样,走进了校园。在付出超过常人想象的努力后,以623分考入 中国药科大学 。

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群体来说,高考的意义远超出一场考试。

自2012年实施以来,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国家专项计划累计帮助60多万名农村孩子圆了重点大学梦。提高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农村孩子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也因高考而改变。

教育部数据显示,恢复高考40多年来,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累计1.4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7年的2.6%增长到2020年的54.4%,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

打破“一考定终身”,新高考改革稳步推进

取消报考者年龄限制、合并录取批次、实行网上阅卷录取、打破文理简单分科的局限……40多年来,无论是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还是考试录取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机制一直得以保留和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完善高考制度的探索上,一步一步坚实有力。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启动。改革内容包括在上海、浙江两地先行试点,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2020年年底,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省市正式公布2021年新高考方案,正式成为全国第三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新高考方案既考虑促进公平又考虑科学选材,是恢复高考以来有关高考改革最为全面和系统的改革。”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介绍,新高考将打破“一考定终身”,考生的最终成绩不仅依据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将参考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

刘海峰介绍,一系列配套的改革举措已经相继开展,如高考命题方式、自主招生、 高考加分政策 、录取方式等方面的改进基本完成。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全国鼓励类加分项目;逐渐合并录取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办法等改革仍在进行。

“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刘海峰说。

(本报记者 陈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