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日本神道教之五:教义与经典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信徒可在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或是祭日至神社参拜,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虔诚的神道教徒则每日早晨前往神社敬拜。新生儿出生后30~100天内需参拜保护神,3、5、7岁的儿童则于11月15日七五三节参拜神社,感谢神祇保佑之恩,并祈祝儿童能健康成长。日本人多同时信奉神﹑佛两教,婚礼多从神道教习俗,而丧殡则多从佛教葬仪。传统日宅兼有神道神龛与佛教祀位,神道神龛多是供奉保护神与天照大神,佛教祀位则是敬拜祖先亡灵。

神道教的重要祭典有(1)新年祭;(2)神尝祭;(3)新尝祭;(4)月次祭。新年祭又称春祭,每年二月四日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为主;神尝祭与新尝祭于每年新谷成熟时举行,每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由天皇亲自向神明供献新谷;月次祭则于每年的六月与十二月的十一日举行。

祭祀主要内容有三部份:行禊祓﹑奏神乐﹑向神祈祷。禊祓乃指在某一时期内要洁净身心与各种饮食器皿,是为斋戒;神乐又称神游,是一种祭神的宗教音乐;祈祷则和一般宗教祈祷相似,祈求国泰民安与个人蒙福。神道教特别注重战争胜利的祈求,因此每逢战事,便有大批的神道教徒为了战胜至神社膜拜祈求。

严格说来,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若要列出具代表性的经典,《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两部古书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

《古事记》计有上﹑中﹑下三卷,全书收纳开天辟地以来至公元628年推古天皇的各种神话﹑传说﹑歌谣与历史,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一贯思想,于公元712年由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撰成。十八世纪时本居宣长著《古事记传》为《古事记》作批注,成为研究日该国学与古代宗教﹑历史的重要书籍。

《日本书纪》共计三十卷,是日本最古老的官撰正史,以汉文写成,记载神话时代至持统天皇(公元697年)的事迹,公元720年由舍人亲王与太安万侣等人完成。根据1981年在日本的宗教调查﹐当时日本的宗教人口为二亿多﹐是全人口的二倍以上。大部份的成人持有两﹑三种不同的信仰﹐此为日本宗教的特征。因为江户时代的檀家制度﹐强制性地使佛教成为家庭的宗教﹐明治时代国家神道的氏子制度﹐使神道教进入家庭﹐因而佛教及神道教便成为一般日本家庭的宗教信仰。

纵观一般日本人的一生﹐在他们的生活中﹐亦参与许多的神道教及佛教的庆典活动﹐混合着神道教及佛教的色彩﹐从男孩出生后第32天﹐女孩第33天﹐就会被带往神社参拜出生地的守护神﹐男童在三岁和五岁﹐女童在三岁和七岁时﹐也会被带往神社参拜﹑祝贺及祈愿孩童的成长。每年新年时大多会到神社参拜。成年后近90%的婚礼是采用神道教仪式的﹐但许多年轻人则喜好基督教的结婚仪式(在旅馆有专供婚礼用的礼堂或教堂)。到最后一生的尽头则是佛教丧礼。但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神道教及佛教时﹐大多数的人却答不出来。

神道教的神观和基督教的神观完全不同。神道教是多神教,日本人认为有八百万神(虚指,表示很多),自然界的山川、森林、太阳、火、雷、动物(如狐、蛇)、祖先的灵等都成为他们祭祀崇拜的对象﹐因此有山神、水神、海神、田神、地神、雷神、太阳神(如天照大神)等等。

到神社参拜者,通常会先到神社的小水池处洗手,表示洁净后再去参拜。而传统的神道教结婚礼在进入神殿前有手水仪式,是用水洗手和口以表示洁净的仪式。

在神道教中把大地也当做神,因此在地上盖房子时有“地镇祭”仪式:神道教的神宫以祝词来慰抚地神使其不发怒。即使科学先端的原子炉起工式时也举行了地镇祭仪式,这背后反映出他们的惧怕及对安全的期望。

江户时代中期开始,订定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为祝贺男孩三岁及五岁,女孩三岁及七岁的成长节日简称七五三节(起因于早年孩童的夭折率高,存活不易)。这些孩童们被带往神社参拜,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祈愿孩童能继续平安的长大。

(0)

相关推荐

  • 宋朝著名皇帝,宋徽宗赵佶,为什么崇道抑佛?

    众所周知,佛道两教在我国流传久远,但是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的,老嘉向来对两个教派都比较感兴趣,恰巧这几天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记载,其中老嘉发现在历史上有位皇帝,对道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宋徽宗, ...

  • 日本古代将军自称”余”-

    「余」指「我」,是中国传过去的.最早的『古事记』的原文中,并没有看到用「余」作第一人称的用例. 不过,『日本书纪』中,则可以见到神武天皇敕令中,有此一用法..及年四十五岁,谓诸兄弟及子等曰:「昔我天神 ...

  • 戊午之争,道教输得一败涂地,靠什么和佛教相争2000年?

    在很多西方国家以及他们的媒体,普遍认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所以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民族很可怕,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就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就不容易被社会所约束,很容易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 但是,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八:佛道的斗争与融合

    中国道教之八:佛道的斗争与融合 东晋南北朝时候,由于帝王贵族的支持和杰出道士改造,道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早期原始道教的不成熟和魏晋统治者投鼠忌器的态度,使道教的发展远逊于外来佛教的传播势头.在组织上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4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4 楼观道正式形成后,大体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起,魏末北周以至隋唐之际,该派以终南为中心,包括华山及京城长安在内的关陇一带广为传播,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奉,成为继寇谦之新天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3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3 北魏统治者原为鲜卑族拓跋氏部,自386 年于代北建国后,魏初诸帝便实行了与汉民族相同化的政策,北魏太祖道武帝" 好黄老,颇览佛经" ,太宗明元帝,&q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2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2 (3)寇谦之与新天师道 道教在中国北方的发展主要通过嵩山道士寇谦之(365-448 年)对五斗米道的改革,创立新天师道,实现了道教与封建皇权的结合.寇谦之生活的时代,相当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1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1 东晋后期<上清>.<灵宝>等大批新经典的问世,丰富了道教的教义与方术,但在新经典的流传过程中,颇多伪造滥传,致使真伪混淆.且各流道士在传经过程中,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六:东晋的道教

    中国道教之六:东晋的道教 (1)<灵宝经>的制作及其道法 东晋哀帝年间(362-365 年),江东天师道(五斗米道)盛行,出现了以造作道书,传授经法为主的道教经箓派.道教经典的出现与佛教的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四:道教团派的二级分化2

    中国道教之四:道教团派的二级分化2 而张鲁及其属民的北迁,则给五斗米道带来了双重的影响和后果: 其一,五斗米道在巴蜀汉中分设24治,以天师为最高首领,下有治官.祭酒分统道民,有如郡县官吏,组织比较严密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三:五斗米道与太平道

    中国道教之三:五斗米道与太平道 (1)五斗米道 一种宗教要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并拥有众多的下层信徒.由民间巫术发展起来的符箓派虽以长生成仙为宗旨,但其主要宗教活动是符水治病,祈祷禳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一: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道教之一: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1)百溪汇川 道教与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宗教相比,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不仅如此,它的创教也与其他大教有所不同.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摩尼教之三:经典文献

    波斯摩尼教之三:经典文献 摩尼自己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宗教与以前的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其他宗教的创始者没有亲自写定经典,以致于继承者莫衷一是,自己则在有生之年就写定经典,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