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门峡与黄河漕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同时,黄河又是运输大通道,秦汉隋唐时期,大批漕粮通过黄河源源不断运往京城。黄河三门峡天险是整个黄河漕运的咽喉要道,要发展黄河漕运,三门峡至关重要。

 

天险扼守要道

三门峡天险位于黄河中游豫、秦、晋三省交界处。黄河过潼关,东流113公里,就进入三门峡。三门峡即西自峡口东至今渑池南村一段峡谷,长达65.4公里。

 

三门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河心有两座石岛把河水分成三股,分别称“人门”“鬼门”“神门”,故称“三门峡”。下面有一砥柱正对三门,河水夺门而出,直冲砥柱,然后分流包柱而过,称为“中流砥柱”,而岸上就是三门山。所以,三门峡一线是黄河漕运最关键的通道。

 

这里两岸山峰陡峭,险滩暗流遍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合有一十九滩,水流峻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显然,三门峡天险在郦道元的笔下也是那么险要。这给漕船的正常航运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那时漕船在经过三门峡时,往往会覆没,损失很大。

当地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提起五户滩,人鬼都胆寒;要想通过它,除非活神仙;黄河三门峡,河床窄又险;谷深崖壁陡,閼流成险滩;水浑藏礁石,浪高扑九天;后浪推前浪,浪花泛白烟;流速高又猛,滚滚到回山;闯过白浪渡,汹涌奔吊滩;千万好水手,个个旋涡眠。”生动地描述了船过三门峡的惊险场面。

黄河漕运最早在《战国策·魏策》中就有体现。那时,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统辖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南地区,为逐鹿中原的交战要冲,许多粮食也需要通过黄河漕运来解决。秦汉时期,盛产粮食的富饶地区除关中外,大部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关东平原,即函谷关以东,东至海滨、南至鸿沟水系流域。据《十七史商榷·诸仓》载:“秦都关中,故于敖置仓,以为溯河入渭之地。”秦代漕运,除满足都城咸阳的粮食供应外,也供给边疆驻扎的军队所需粮秣。在此后的几百年间,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和魏晋相继定都洛阳,这些朝代的财政经济来源,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江淮一带盛产粮食的经济富庶地区。大量的漕粮溯黄河西运关中,或经洛河运至洛阳,三门峡是漕运必经之路。

正因为三门峡的险要,所以黄河漕运受制于此,历代都加大了对三门峡的治理疏通和管理力度。

一波三折的漕运治理

西汉初期,黄河漕运是保障国家发展的通道。当时,在秦代治理的基础上,漕船经过三门峡时要克服重重困难。后来,虽然想尽办法治理,但治理结果仍不理想,造成黄河漕运时断时续。

 

当时,每年需要从关东运出至关中的大批漕粮,最高时达到600万石。这些漕船上溯三门峡谷,虽有修治的拉纤栈道,但因航行极其艰险,漕船时常发生倾覆,损失很大,漕运量不能满足需求。对此,汉大臣刘敬向汉高祖刘邦提出了“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的建议,开始进行河渭漕运建设。

到了西汉成帝时,冶铁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大型开山凿石工程提供了条件,加之对三门峡天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前期整治的基础,所以在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开始实施凿镌砥柱的巨大工程,即著名的“杨焉凿镌砥柱”。这也是西汉历史上唯一一次对黄河砥柱的治理工程。

据《汉书·沟洫志》载:“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底柱隘,可镌广之。’上从其言,使焉镌之。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甚于故。”此次疏浚三门峡航道的工程虽然还不完善,但毕竟开启了古代对三门峡河道开凿治理的新篇章。

 

东汉末年,汉政府开始组织在三门峡天险周边的山石上开凿栈道,以便纤夫助力漕船顺利通过三门峡天险。到魏晋时期,三门峡以东的黄河栈道得到了进一步修治。据《水经注》载:“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慈,帅工五千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晋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帅众五千余人,修治河滩。”经过长时间的修凿,绵延在人门左岸长达600多米的栈道,已经基本完成。

到了隋代,一改前朝单一修筑栈道或开凿三门的方式,开始采用修栈道、疏河道、开新河、建仓储和水陆联运的综合治理方式。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隋文帝下令“诏凿底柱”。据《隋书·高祖纪》载:“六月戊子,诏凿底柱。”主要做法是,在底柱两岸的山崖上开凿栈道。这还是为了便利船夫牵挽漕船逆流闯过三门天险。

唐代高宗以后,京师长安的供给需求大量增加,陆运的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自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起,又开始重新大力修凿三门栈道的工程。就在这一年,苑西监褚郎曾率领6000人在三门凿山架险,但因“水涨引舟”,没有成功。尽快开凿三门山栈道,打通三门天险对漕运的阻碍,成为当时保证漕运畅通的首要任务。唐代著名工匠、官至将作大匠的杨务廉在魏晋隋代的基础上开展了修凿“三门山栈道”。据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杨务廉在开凿三门栈道时,采用“凿山烧石岩”或“烧石沃醯”法,先用大火攻石,再在火烧石上浇醋,促使大石软化或炸裂,便于凿出栈道。这种开凿技术事半功倍,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今天在黄河两岸的山崖上,还依稀可见隋唐时代开凿的古栈道遗迹。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侍中裴耀卿负责改革漕运。他采取缩短陆运的办法,把由洛至陕三百里的陆运改进为在三门峡北岸凿山开路十八里,实行水陆接转。据《新唐书·食货志》载:“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山十八里以陆运”,使“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水险”。这种“转搬法”完全替代了过去的漕运法,三门峡漕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记载,此法实行之后的3年时间,转运入关中的粮食多达700万石,运输费用也节省了30万缗,成效显著。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陕郡太守李齐物为提高漕运效率,在三门峡的人门左岸挖掘一条人工运河,使漕船由三门峡河口直达渭口到长安,从而避开三门天险对漕运的影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新河”。整个凿山开河工程从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开始,到第二年正月二十五日渠成放流,仅用了3个月时间。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陕州太守李齐物,凿三门山以通运,辟三门巅,逾险之地,俾负索引舰,升于安流,自齐物始也。”

开元新河开通后效率大幅提升,溯河西运的货船,不再从三门峡东的集津仓卸转陆运,而是从河阴仓,径直通过三门峡的开元新河,直达渭口的永丰仓。货船通过三门峡天险可避开激流,航行也比较安全,使溯河西运的漕粮显著增多。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三门峡的栈道也遭到了严重破坏,黄河漕运几乎停滞。但漕运是大唐的生命线。因此,平定叛乱后,唐政府立刻委任素有经验的刘晏全权负责漕运,设法恢复黄河漕运。刘晏推出了漕运新的改革新举措:一是恢复裴耀卿时期分段转运的旧法,并对三门山栈道进行了一定的修整;二是对漕运船只进行改良。众所周知,三门峡一段水流湍急,一般船只无法通过。于是,刘晏在扬州制造可以直达三门峡的专用船2000艘,每船载重千斛,“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阙船’,米斗减钱九十”。这种大船到了三门峡,刘晏还亲自做纤夫,和大家一起把船拉过险峡逆流。这些举措使因战乱停摆的漕运事业再次繁盛起来,每年运至关中的漕粮恢复到110万石,缓解了关中财政紧张的局面。

北宋建都汴京后,东南地区的租调已不必通过黄河漕运抵达关中,但三门峡漕运仍很繁荣。因为宋代的都城东移,反过来关中地区漕粮又需要通过三门峡漕运抵达京师开封。这样黄河漕运的方向就调转了——由东向西,改为由西向东。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载:“凡水运……陕西诸州菽、粟自黄河三门峡沿流入汴,亦至京师。”可见宋政府重视对三门峡的整治。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开展过一次“疏凿三门”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宋仁宗时,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又需要从关东输送大量的粮草以供应西北的军饷,黄河漕运再次繁忙,宋政府仍然不能忽视咽喉要道三门峡,不惜斥巨资对三门峡漕运栈道进行开凿和修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明清以后三门峡漕运随着京城转移的更远,大运河漕运的兴起,地位也在下降,但依然在民间商务运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历代三门峡管理机构设置

为了做好三门峡的治理工作,更好发挥黄河漕运的作用,历代都围绕三门峡设置了一系列漕运管理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在中央设置“都水使者”管理漕运外,地方则采取在重要地段专门设置官员进行管理的办法,尤其在三门峡设置了专门的漕官,对三门峡的治理起到了督促和保障作用。这些做法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到了唐代,保证黄河漕运的畅通更为急要,为解决三门峡黄河漕运的问题,在管理机构上进行了改革。唐玄宗时期专门设置了由陕州刺史兼任的水陆转运使,这标志着我国古代专职漕官的开始,在古代漕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为解决黄河漕运三门峡天险的问题,同时为加强对漕运的调度组织,唐玄宗任命陕州刺史李杰充任陕州水陆运使,开启了漕运有使的先河。此后,陕州刺史兼任水陆转运使的制度,维持了上百年的时间。唐代也在三门峡地区设立了专职漕官具体负责这一地区的漕运大事。

为加强漕运管理,保障黄河漕运的畅通,北宋政府在漕运线上共设置发漕两处。宋太祖还专门设立三门白波发运司,对黄河三门峡漕运进行专项管理。白波即河清县,是白波发运使司的驻地。三门白波发运使始设置于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一直沿袭到北宋末年。其机构最初称为发运务,后改为发运司,其长官称为“三门白波黄渭汴河水路发运使”。发运使之下设有三门、白波判官,各以朝官一人充当,其下还设有催促纲二人,以京朝官三班充任。此外,还有“提举三门辇运”的官职。这些机构和职官的设置,保障了三门峡的漕运安全和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从秦汉时期黄河漕运开始以来,三门峡一直为险要之地,围绕三门峡天险的治理工程一直贯穿整个黄河漕运的全过程。这充分说明了三门峡通道是黄河漕运的生命线,治理好发挥好三门峡运道的作用,对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

  • 河洛二章(黄河行36) 冯并

    冯并 经济日报 2021-5-14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之河,她与我们一道经历昔日的苦难,更经历了苦难中的抗争.黄河,有数不清的历史和现实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 . ...

  • 交兑村名的由来

    交兑村名的由来 黄河两岸村子的得名蕴含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部分村的得名和历史亊件有关.交兑村位于济源市轵城镇东北.济洛高速公路济源入口处.交兑村南滨临黄河处有交兑渡口,交兑村和交兑渡口的得名和明代 ...

  • 中原密码 | 神秘的虢国,似乎只是三十六计“假道伐虢”的一抹印象

    这个中原古国的记忆之门,步入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畔的下阳城遗址附近,残存的星星点点史迹,印证着春秋时期虢国的往事. 春秋战国的风云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哪里有虢国啊?的确,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争霸 ...

  • 三门峡:黄河公园东扩?这里要再建公园4000亩……

    黄河公园给三门峡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很多朋友都希望公园再往东延伸.东边还修不修公园?最近小编从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看到,三门峡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生态廊道项目获湖滨区发改委 ...

  • 三门峡,黄河往事

    丨人门.神门.鬼门丨 -风物君语- 因水库而建市 因水库而毁誉参半 争议中的三门峡 并非只有一座水库 黄河塑造了许多城市,三门峡是其中之一. ▲ 三门峡唐洼村冬季黄土高原末端地貌,距三门峡大坝仅10公 ...

  • 山西永济:古代六大雄城之一,因三门峡水库建设城内居民全部迁出

    蒲州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境西南约17公里处黄河东岸,传说中的舜都蒲板即此.引城始建于周时,以后屡有重建扩修,历为州治府治,中唐几为中都建制,为中国北方历史重镇.城周长约10公里,金元之交战争破坏严 ...

  • 古代治理黄河是一大难题,万历年间此人采用独特方法,成绩显著

    在古代,黄河的治理可谓是一大难题.其原因是由于黄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黄河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比较稀松,它们随着河水顺流而下,最后大量沉积在河床,河床一旦过高,遇到洪水,就很容易 ...

  • 清水黄河三门峡

    今天一天的文旅考察行程信息量很多. 印象深刻之一:就是颠覆了原来对黄河的传统认知. 以前从影片上看到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混浊的黄河浪涛汹涌澎湃. 然而这个季 ...

  • 古代黄河有多奔放不羁,现代治河技术就有多厉害

    众所周知,黄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上地位尊崇.   在古代,李白为它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名句:到了近代,冼星海谱下的<黄河大合唱>更是一 ...

  • 【探寻黄河之美】DAY43 河南站 | 黄河三门峡,魅力天鹅城

    ▼ 行程第43日,"探寻黄河之美"考察队从山西省运城市驱车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考察了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百里黄河生态廊道.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函谷关和陕州地坑院等地. 作 ...

  • 豫·三门峡:陕州公园--宝轮寺塔、石坊和黄河古渡

    陕州,陕县,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虢.秦晋之战等让这里多了些厚重.三门峡的陕州故城,筑城史可追溯到西汉的弘农郡.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城池数度被毁,又多次复建.唐代的陕州城,是水陆码 ...

  • 豫·三门峡:崤函古韵(下)—三门峡博物馆古代文明展

    三门峡博物馆位于陕州公园宝轮寺塔北侧,是在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捐资200万元的基础上建成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该馆主要收藏三门峡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和自然资源标本,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瓷器等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