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寒食节

​俗话说,清明节乃三节相融,除并入清明节的上巳节外,另一个被并入清明节的节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又被称为“冷节”“禁烟节”。寒食节还有个“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是在冬至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照旧时的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所以称“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节又成为了游玩的好日子,节日期间有禁止生火、吃冷食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鸡等风俗。宋人邵雍《春游》就说过,“人间佳节惟寒食”。唐代时,到寒食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在《寒食日恩赐火》一诗说:“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古时寒食节的时间在上巳节与清明节之间。据记载,节日期间举国禁火是为了祭祀雨神,请求雷雨之神的降临。有一个传说,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这一天是介子推被火焚烧而死的忌日。这在《后汉书·周举传》和晋朝陆翙的《邺中记》中都有记载。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献公(即重耳的父亲),太子是申生。重耳的后母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太子就设计迫害申生。无奈之下,重耳只能逃亡到国外,这一逃亡就是十九年。在逃亡的过程中,介子推一直陪伴着他。重耳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有一次,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为了让重耳活命,于是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煮肉汤给重耳喝,重耳的身体这才逐渐恢复过来。后来,晋献公病逝,重耳回到国内顺利地当上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晋文公。

晋文公刚继位的时候,让跟随他多年的功臣都自报功劳,然后对他们论功行赏。当时很多人都争功请赏,只有介子推没有说出自己的功劳,晋文公一时也忘记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想起之前的经历心里感到非常愧疚,立即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可是差人去了好几趟,介子推都婉拒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到了介子推家门前,到处打听才知道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介子推,于是亲自率领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但是由于山高路险,人躲在山中根本找不到。这时候有人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将山的三面都放上火,留下一面当做出口。等大火烧开之后,介子推自然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听了之后,觉得有点冒险,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下令放火烧山,同时命令一定要注意只可三面放火,留下一面给介子推出来。大火点燃之后,满山通明,烟云遮山。可是始终都没有见到介子推的人影。大火熄灭之后,晋文公看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靠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下死去了。那时晋文公十分悲痛,跪倒在地,放声痛哭。周围的御林军将士看到了,也非常感动,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哭声惊天动地。在安葬介子推和他母亲的时候,他们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柳树的树洞,洞里有件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有几行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过之后,将血书藏在袖中,内心非常感动和愧疚。将介子推的尸骨埋在大柳树下之后,决定把绵山封给他,改名为“介山”。就是今天山西介休县东南的介山。同时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烧死介子推的那一天作为纪念节日,并且下令在农历三月五日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都要吃寒食。晋文公自己也带头吃寒食、禁烟火。寒食节预示着诚信、忠诚、团结,这是介子推的精神力量,也是百姓对国家的愿望和追求。这就是寒食节来历的传说。

从历史实际来看,禁火冷食反映了古人改火的习俗。先民取火于木,火种得之不易,而因季节变化,用于取火的树木也不断变化。春三月是改火的时节,先民在新火未成之时,禁止生火,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周礼·秋官·司寇》中有记:“以本铎修火,禁于国中。”

春秋时期,因民间有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才将古老的“禁火节”与介子推联系起来,将“禁火节”改为“寒食节”。汉代时,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寒食节举行隆重的祭祀介子推的仪式活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则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三国归晋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得以恢复,时间压缩为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节前的一天。到了明清时,寒食节便和清明节合为一体,寒食节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古代先民,因心怀对先贤介子推的敬重之意,而对寒食节禁烟冷食非常重视。寒食文化中蕴含的忠孝核心以及由忠孝延伸出的诚信、廉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力,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在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