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化用的妙处
有些诗友对于“诗词的化用”不甚了解,有的人一看到他人的诗句用了古人名人用过的诗句(如毛泽东写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古人的诗句)就认为这是抄袭,有些人更是小心翼翼,写诗词,凡古人用过的词语也不敢用,为避免被人说成“拾人牙慧”,生造一些只有自己看得懂词语来,生生把诗味搞坏。以前,笔者也曾认为,古人或名人用过的诗句不可用,通过大量阅读唐宋诗词后,逐渐对“诗词的化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别有一番风景,认为有必要总结一下“化用”的妙处与各位诗友分享,不定还能有一些用处。
何谓化用
“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
化用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这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化用”和比喻、拟人、设问、用典等一样同属于文学修辞手法。
化用常见的几种方法
1、原句借用
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改一二字。
如: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也是从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改几字)转化而来的。
辛弃疾《阮郎归》
山前风雨欲黄昏。山头来去雪。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柳浑《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上片讲他们在耒阳道中相遇时的情景,耒阳属衡州,正在湘水之旁,故借用梁柳浑《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的成句作结,意境、字面都很吻合;
下片讲他们都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借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成句煞尾,十分贴切。
以上例子很多,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本是五代翁宏诗中的句子,但是晏几道用在了临江仙中:
翁宏《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分别被宋代两大词人所借用。一个是秦观的《临江仙》,腾宗谅的《临江仙》。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腾宗谅《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2、改字借用:
既能保存原句精神,又能适应词句格律,较一字不改地袭用方便得多。
如,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如,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周邦彦《瑞龙吟》:“前度刘郎重到”,改字借用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句。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杜牧《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张元干《贺新郎》:“十年一梦扬州路”,改字借用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句。
3、套用:
与借用稍有不同。它是套取或活用前人的成句而改变句法、变换字面,结果与原句差异明显,乍看起来似乎是词人的创作。
周邦彦《应天长·商调》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带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韩翊《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显然是套用唐韩翊《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辛弃疾《太常引》“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套用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个疑问,这个化用怎么听起来像抄袭呢?这是不对的,抄袭与化用是有本质区别的:
化用前人的句子,是一种修辞手法。化用前人的句子形成自己的句子,这些句子是为诗中主题情感抒发而服务。而表达出来的主题情感和前人诗中的情感绝对不相同。
抄袭只是盗版古人的诗或者是诗句,甚至和古人诗中抒发的主题情感一致。
化用的最高境界是——脱胎换骨,点石成金。如何做:
第一融会前人意境,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既有所本,又出新意。
如,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唐人(无名氏)诗:
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
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
词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化用“尽是离人眼中血。”词能脱出原句而有自己的创造;特别是第三句,比唐人诗对后世影响更大。
苏轼《水龙吟》词中:“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句,化用老杜的“落絮游丝亦有情”
杜甫《白丝行》
……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苏轼《水龙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化用金昌绪《春怨》的诗意,即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类似的写法如:张元干《贺新郎》“遗恨琵琶旧语”化用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句。
有时一句之中接连化用前人诗词两、三句;
如,史达祖《绮罗香》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李重元《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上半句化用李重元《忆王孙》“雨打梨花深闭门”句,取那种寂静的黄昏之境,下半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取那种久别重逢亲呢难舍的深情,融合得十分自然。
使用这个方法要注意的是:化用前人句子要和自己创作作品的其他句子形成一个整体,不显突兀。
关于化用,古人是这样认为的
黄庭坚曾说过: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黄庭坚、韩愈、杜甫的诗文里,几乎每一个字都有来历,只是后人读书少不知道而已。诗句虽然取之于他人,但是强于原作者,周紫芝也说“鲁直诗语意高妙如此,可谓善学前人者矣”。
古人如何能够随时化用
古人为何能够随时借代化用前辈的诗句呢?据说唐朝诗人有个好习惯,随身带有前人诗歌的手抄本,自己作诗的时候如果苦思不得,就打开“锦囊”看一看:“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博闻强记,当然有的人脑子好,援笔立成,但有的人可能就要查一查随身的书了,如果还没有查到,就回家查一查。黄庭坚有一首诗,说的是秦观和陈师道作诗的不同: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据说李商隐作诗也是需要大量的查书,被人笑话“獭祭鱼”,宋·吴炯 《五总志》:“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这种查书主要是查前人典故、前人对于同一种主题或者形象的成熟作品,用于自己用典、对仗、练字等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化用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对于化用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有点铁成金的本事,要“善学前人”。化用也是用典,用典的最高境界是“水中著盐而不觉”,用典无痕。
(本文参阅百度大量有关资料编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