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遇到不同礼仪对待怎么办?
今日话题:礼尚往来
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拜年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传统礼仪学问,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问候,少不了礼品红包助阵,一不小心就会失礼于人,拜年期间,你遭遇过不同礼仪对待?欢迎文末言分享。
小时候,有次与哥哥高高兴兴从镇上到县城一亲戚家拜年,到亲戚家的时候,正好他们刚吃完中午饭,亲戚便说,为什么不早点过来,之后既没有招呼我们先吃点东西,也没有给我们倒水喝,一家人便与其他早到的亲戚在客厅打牌了,完全把我们冷落在一边。
说实在的,那时交通不便,吃过早餐就出发,到中午了肚子肯定是饿的,哥哥比我大几岁,虽然年龄尚小,对亲戚的这种待客之道,感到非常心寒,便违心地向亲戚表示不用客气。看着亲戚吃饱喝足在打牌,对我们爱理不理,只好与哥哥到外面遛达遛达,看时间差不多,回到亲戚家小坐一会,由于还要赶回家,还没有等到亲戚做晚餐,饿着肚子向亲戚告辞了。
这是一个朋友的真实故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朋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尽管这个是非常亲近的亲戚,朋友表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再到这亲戚家去,就是害怕重演“热脸贴到冷屁股上”。
拜年遇到这样的亲戚、这样的礼遇对待是够奇葩的,应该属于少数。如果说拜年遇到不同礼仪对待,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不同的是,有些非常隐蔽,让人不易觉察
最常见的是,一桌子亲戚朋友在一起吃饭,当中有钱或有权的,受到的礼仪相应会周到些,这也不奇怪,与平时在其他场合一样,毕竟有钱、有权的掌握话语权自然多些,其他在座的客人只能轮为配角。
很多地方有拜年给小孩发红包的习惯,这可是个学问,不少人在出门拜年前就会准备好不同金额的红包若干,有的以不同利市封图案为标记,有的放在不同口袋里以示区别,根据不同亲戚的亲疏关系,发给大人或孩子不同的红包,但经常有公开被暴露破破绽的时候,一些小孩拿到红包后会当场拆开,发现比其他小朋友少了,有的立即提出抗议,让发红包的倍感尴尬。
搞笑的是,尽管提前做好了标记和准备,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发了红包后才发现把红包对调,后悔来不及了。
同一场合拜年,除了红包“礼仪有别”外,拜年礼品也经常“有别”,按说,不同的亲戚提着不同的礼品前来拜年是正常的,可主人回礼的时候,暗地里区别回礼就算了,当着众亲戚面前操作就不太好了吧。
有的是真不懂礼仪,有的是存心视不同客人身份或地位采取不同礼仪对待,有的是被误解。一次春节在老家参加一亲戚喜宴,同桌一客人就私下问我,包房与客厅是否有区别,后来亲戚告诉我“没有区别,只因大厅坐不下那么宴席,才安排几席坐包房”。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特别是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度里,以礼待人、以诚待人是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