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实习的日子里,我有幸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到受麦香和农忙。在我成年之后的这次的感受,和孩提时代大为不同。草青青,麦黄黄,芒种忙。不错的,入了芒种,人们又从先前的闲逸转入到了一个忙季。没有提前预约,也没有收到请柬,田地里突然就热闹了起来,大街上也变得突然忙碌。这热闹伴随着阵阵麦香不请自来。气温变得热了起来,鸟雀的身影多了起来,还有那清脆的布谷鸟的欢鸣,为芒种增添了很多乐趣。芒种里,收麦也是颇有乐趣的。我家门前,有成片成片的土地,全是麦田。一眼望去,全是金黄。金黄,是一种踏实的颜色。好像突然一下子,我家门前就热闹起来了:大型的麦子收割机发出的轰隆声,从早上五点左右,可以一直响到深夜。我一向讨厌震动和过大的声音,但是对这次近在家门前的声响,我却有种莫名的偏爱。我看到老人、年轻人、小孩,脸上全是兴奋与喜悦!那是只有庄稼人才懂的一种情结,是我们骨血里对收获的感念。现在,技术进步了,庄稼人可以少出点体力。收割与播种,都可以放心交给机器来干。此情此景,我们的先辈,那些本本分分挥洒汗水的人,也许都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吧!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莫过于收割机走完T台秀之后,留下的那漫天扑鼻的麦香。风轻轻,麦香香,我使劲儿地吮吸着,心里只想努力把这味道一次次地吸进肺腑里,然后留在脑海中。土地的馈赠,历来都是无私的,它总是默默地成全着人们的每一个小小的愿望。一种带着汗水的付出,一次不畏辛苦的耕耘,农民如是,麦儿如是。成年后离开家乡的我,也渐渐意识到,真实,是这世界上无比宝贵的东西。自我上学以来,家中便很少主农事,而我常年在外求学,对土地也是逐渐疏离。或许,正是因为与乡村有了一点距离感,美,便从中不知不觉地显露了出来,我才可以从从容容地用眼睛观看,用心灵去体会,用笔和文字去记录。当我浸泡在麦香中时,内心通达而明媚,我又一次与脚下的土地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地的胸襟,柔软而宽广,如同慈祥的母亲一样,处处包容着你的小小的脾气。“芒种”一词,自古以来都带着那么几分适中,亲切而不流俗。我们的古人仿佛个个都是大文学家,总是能把烟火笼上一层诗意。“芒种”又名“忙种”。看这几日路上人们的行色匆匆就知道,农人是真的忙。勤勉,是庄稼人永远不褪的底色。趁着这个“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的好时节,向来勤劳的农家人又怎敢懈怠呢!正如长卿的《芒种》一诗中所写“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要知道,错过了小麦的收割时节,来年的丰收也就没了希望。因此,你总能从农人勤勉而忙碌的身影中,被他们的朴质与任劳任怨,久久地惊奇着,震撼着。乡村,是一本写不完的散文集,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温柔可亲。从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我们就能懂得很多道理,芒种收麦,难道不是最好的体现吗?
作者简介:管淑平,男,大学在校学生,文学爱好者,山东省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电视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老年报》《香港文汇报》《语言文字报》《时代青年》《当代文萃》《东方女性》《新传奇》《新教育》《学生·家长·社会》《农村农业农民》《智慧引航》《成功密码》《五月风》《思维与智慧》等报纸与杂志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