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胃肠领域研究进展盘点

导语:2020年度胃肠领域的top10盘点来咯!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年,随着2020年的身影逐渐远去,梅斯医学给大家搜罗各大医学神刊,看看在这一年中在胃肠病学领域究竟有什么重大研究与新发现吧!enjoy~

1. NNATURE:大肠癌的发生率为什么高于小肠癌,古老的P53基因给出答案。

在医学界有一个长久以来难以解释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结肠癌的发生率和小肠癌的发生率差异如此之大呢?肠道肿瘤有98%以上都是结肠癌,而小肠癌只占2%。

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人类的大肠格外易产生癌症呢?来自以色列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研究团队发现,与癌症密切相关的突变型p53在远端肠道中具有致癌作用,而在近端肠道(如小肠)中却显示出明显的抑癌作用。

DOI:10.1038/s41586-020-2541-0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由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rotein)是一种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其控制着细胞周期的启动。关于是否开始细胞分裂就由这个蛋白决定。像所有其它肿瘤抑制因子一样,p5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细胞分裂起着减慢或监视的作用。细胞中抑制癌变的基因“p53”会判断DNA变异的程度,如果变异较小,这种基因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若DNA变异较大,“p53”就诱导细胞凋亡。

为了探究肠癌为什么好发于结直肠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将两个人类中最常见的p53突变(R175H和R273H,对应小鼠p53的R172H和R270H)引入到两种WNT驱动的肠癌小鼠模型中(ApcMin/+和CKIa肠道诱导缺失)。

实验结果再一次验证了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的现象:突变型p53的引入,在不同的肠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表型,结肠和回肠(远端肠道)上皮高度发育不良和增生,而十二指肠和空肠(近端肠道)则表现出正常的增生水平。

也就是说,突变型p53抑制了近端肠道的肿瘤发生,但增强远端肠道的肿瘤发生。

为什么p53基因在同一个人体中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呢,研究人员从肠道菌群中寻找到了答案。

胃肠道中包含大量的微生物,其数量由小肠至结肠逐渐增加,且增加的量级呈指数级增长。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肠道微生物可能是突变型p53发挥抑癌作用的“拦路虎”。

研究人员使用抗生素来杀死小鼠结肠中的肠道微生物,结果发现,在引入突变型p53的小鼠肿瘤模型中,使用抗生素后,结肠和回肠中观察到的发育不良消失了,WNT的激活减少了,而且肠道的健康状态也变得更好了。

该研究通讯作者Yinon Ben-Neriah总结道:“我们惊讶地看到微生物对癌症突变有这么大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性质。”

所以说,探究肠道菌群的组成在以后肿瘤的成因和治疗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NATURE: 结肠癌和肠道菌群到底有没有关系?

在人类肠道中,居住着大约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消化功能、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健康人的肠道菌群中大部分是有益菌,而肠癌患者的有益菌比例可低至10%左右。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生理功能和病理地位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证明肠道菌在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结肠炎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肠道菌群的异常是否与结肠癌有直接关系呢?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由通过促进正常粘膜向腺癌转变的结肠上皮细胞(CEC)突变的积累而发展。我们常认为结肠癌是由遗传因素和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大约5%的CRC发生在具有遗传突变的个体中。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内的一种细菌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

DOI:10.1038/s41586-020-2080-8

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KNAW)汉斯·克拉弗斯(Hans Clevers)研究团队最近在《自然》(Nature)发表了一项研究怀疑一种名为 pks+ E. coli 的大肠杆菌是结肠癌诱因之一。这是一种能分泌大肠杆菌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因为这种菌株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中较健康人的更常见。克拉弗斯和他的团队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在一个培养皿内将 pks + E. coli 菌株注射进了被称为类器官的小型人体细胞团中。他们发现,这种微生物触发了一种独特的DNA损伤模式(碱基序列发生了错义突变)。

大肠杆菌素和类似基因毒素以一种特定的突变模式破坏人类DNA,与烟草烟雾、紫外线等致癌物质相同。该研究小组随后核对了两项前人的研究,在这两项研究中,近6000个肿瘤(主要来自结肠)的基因被测序,结果显示,其中5%~10%的结肠癌有着相同的突变模式,但在其他肿瘤中没有发现这个现象。

克拉弗斯说:“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的确是这些细菌导致人们患上癌症。”如果得到证实,人们就可以用抗生素清除这种致癌细菌,并服用有益健康的大肠杆菌的益生菌胶囊,以阻止有害的大肠杆菌再次出现。

3. Sciences:“癌中之王”—胰腺癌似乎迎来了治疗曙光!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已普遍提高,但有个例外,那就是胰腺癌。绝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确诊半年内死亡,是所有癌症中生存率最差、死亡率最高的,被称为“癌中之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前主席、著名肿瘤专家George Sledge博士将癌症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单一异常信号通路驱动的“愚蠢癌”,另一种是有多种方法可刺激同一通路的“聪明癌”,而胰腺癌就属于“聪明癌”,而且聪明绝顶。

近年来关于胰腺癌的研究层出不穷,从胰腺癌早期筛查到药物联用,而从新机理出发有效活用目前现有药物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近日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于 《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使用一种另类方式试图“饿死癌细胞”。

DOI: 10.1126/science.aaw9872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和赫伯特欧文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表明,一种罕见肾结石疾病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胰腺癌的潜力。该化合物能使肿瘤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对胰腺癌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

大多数胰腺肿瘤都会增加过氧化物的产生,从而杀死许多正常细胞。然而,在这些过氧化物增加的有毒的条件下,胰腺肿瘤通过吸收大量的半胱氨酸而在这种毒性环境下茁壮成长。想要消解谢谢有毒过氧化物,包括胰腺肿瘤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都必须使用半胱氨酸。

由于胰腺肿瘤的生存似乎依赖于半胱氨酸的输入,因此,研究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瓦杰洛斯内科和外科医学院副教授Kenneth P. Olive及其同事推测,通过选择性靶向这种氨基酸可能会减缓肿瘤的生长。

在动物实验中,当控制半胱氨酸生成的基因在与人类肿瘤非常相似的胰腺癌小鼠中被敲除从而切断了肿瘤的半胱氨酸供应后,肿瘤就停止生长,小鼠中位生存期增加了一倍。研究人员用半胱氨酸酶(一种能分解血液中半胱氨酸的实验药物)治疗小鼠,取得了类似的结果。

这项新研究最令人兴奋的一点是,半胱氨酸的消耗似乎不会损害健康的正常细胞。可以想象,身体里的所有细胞对每种氨基酸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从之前的研究中知道,大多数正常细胞只需要非常低水平的半胱氨酸。针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这种差异,研究出一种对癌症有毒、对身体其他部位无害的治疗方法,这或许并不是梦。

4. NEJM:“老药”阿司匹林再出新技能——预防肝癌发生

阿司匹林好像无所不能,以至于很多人打趣说:如果有一天被困在荒岛上,并且随身只能携带一种药物,那一定会选阿司匹林。这是因为它可以退热、止痛、抗炎、预防血栓……甚至还能预防癌症。

去年3月份,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再一次巩固了阿司匹林的“神药”地位。台北荣民总医院的Wu Chunying博士和其研究团队在《JAMA·内科医学》上发表文章,他们发现,服用阿司匹林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降低29%有关。而今年3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另一

篇研究直接指出长期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肝癌风险。

DOI: 10.1056/NEJMoa1912035

由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是肝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分析了13,276名乙肝患者和36,999名丙肝患者,一共50,275名无阿司匹林使用史的成年参与者的信息。这些参与者中,14205人(2998例乙肝和11207例丙肝)在研究期间开始服用低剂量(75mg或160mg)阿司匹林,36070人未服用阿司匹林。两组患者随访的中位时间大体一致,为7.9年。不过,服用阿司匹林组平均年龄大于未服用组,并且有7955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11932人存在至少一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结果显示,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组10年间肝细胞癌发生率为4.0%(95%CI,3.6-4.4),未服用组为8.3%(95%CI,8.1-8.5)。排除其他致病因素,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患肝癌的相对风险降低了31%。但是对于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美国 MD 安德森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教授 Robert S. Bresalier 警告说:它有着非常显著的缺点——增加了内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饮酒习惯、有胃肠道溃疡病史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的老年人。

这一试验结果是否足以证明阿司匹林能够预防肝癌?答案是否定的,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缺乏关于吸烟、乙型肝炎DNA水平、丙型肝炎发病率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受试者大多为白种人,缺乏关于实际发病率的数据,但是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揭示了阿司匹林对于帮助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防肝癌的重要潜力,为肝癌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5.  NEJM: 阑尾炎并不都是需要“一刀切”!

从学医开始,我们接触到的所有的教科书上都明确指出:阑尾炎急性发作就是手术指征。阑尾炎“挨一刀”,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小手术之一。长期以来,阑尾切除术一直是阑尾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随着认识的加深和理念的进步,似乎这一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2020年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NEJM)杂志上的非劣性研究探究了抗生素治疗阑尾炎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在美国25个大型医疗机构进行了非盲,非劣性的前瞻性研究。试图比较比较抗生素治疗(10天疗程)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差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0天健康状况,次要结果包括抗生素组的阑尾切除率和90天内的并发症。

DOI: 10.1056/NEJMoa2014320

这项名为CODA的试验,共纳入了1552例无并发症的阑尾炎患者,其中414人有阑尾结石(通常认为并发症风险较高)。在排除了复发性阑尾炎,以及有弥漫性腹膜炎、周围脓肿等其他复杂合并疾病的患者后,所有患者中776名接受抗生素治疗(其中47%未住院接受治疗),776名接受阑尾切除术(其中96%接受腹腔镜手术)。

研究结果显示在抗生素组,29%的患者在90天内接受了阑尾切除术,其中41%的患者患有阑尾结石。抗生素组并发症更常见(8.1 vs 3.5/100参与者;OR:2.28),特别是阑尾结石患者出现并发症更常见(20.2 vs 3.6/100参与者;OR:5.69),而无阑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不显著(3.7 vs3.5/100参与者;OR:1.05)。

最后研究研究人员得出两条重要结论:1. 无论接受手术还是抗生素治疗,患者出现阑尾炎症状的总时间是相似的,抗生素组有29%的患者最终在90天内接受了阑尾切除术。2.阑尾内有钙化沉积物(结石)的患者,并发症风险是无沉积物患者的两倍;这部分患者如果首先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也更可能在90天内最终接受阑尾切除术。

参与这项试验的共同负责人、论文作者之一,波士顿医学中心(Boston Medical Center)普外科医师F. Thurston Drake博士最后表示,“抗生素与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偏好进行选择。而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需要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合其自身情况和健康需求的治疗方案。”因此,阑尾炎是否需要一刀切还真的需要更加慎重的权衡与考虑了。

6. CELL: 大吃一惊!口腔问题也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国内群众对口腔保健的意识相比国外要差很多,口腔牙齿的护理平日里不会当成一项重要任务。虽然这样的现象目前有所改善,但是对口腔的忽视产生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口腔的问题,不健康的口腔通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甚至可能是发生全身性疾病的原因,比如可能会诱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DOI:10.1016/j.cell.2020.05.048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美国大约有300万人收到炎症性肠病的困扰。最近,医学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了一项来自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研究人员认为炎症性肠病(IBD)病情恶化可能是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导致的。他们认为主要的病理学机制是牙周炎导致口腔菌群紊乱,致病菌扩增,而致病菌自身以及其所诱导产生的TH17细胞迁移至肠道,引发肠炎。

为了验证这样的猜想,他们在小鼠身上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他们在患有牙周炎的小鼠中检测了口腔内细菌组成与正常小鼠的差异,发现菌群明显失调,促炎细菌含量明显增加,有益菌群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仅此一项可能不足以引发肠道炎症,研究人员再通过观察结肠发炎小鼠的微生物组变化,他们发现口腔细菌可以加重肠道炎症,进而证实了这一猜想。

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内科助理教授Kamada说道:“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组可以抵抗外源或外来细菌的定殖。” “但是,在患有IBD的小鼠中,健康的肠道细菌被破坏,削弱了它们抵抗来自口腔的致病细菌的能力。”研究小组发现,患有口腔和肠道炎症的小鼠体重减轻显著变多,疾病活动更多。

这种肠道炎症的恶化是由口腔生物迁移到病人的肠道驱使的现象强调了口腔健康作为全身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天天刷牙,也是非常重要的!  

7. CELL:剖宫产新生儿肠道菌群失调不可怕,母亲粪便移植来帮忙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从母亲处获得的部分微生物组有着重要作用。过去的一些研究发现,与自然分娩的婴儿相比,通过剖腹产诞生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哮喘和过敏现象。另一些研究也表明,尽管每个人的微生物组都各有不同,但出生方式依旧会给个人的微生物组带来明显区别。

2020年10 月 发表在《细胞》杂志(Cell)上的一项研究则采用了非常激进的方式,让新生儿接触到妈妈的微生物菌群:在母乳中稀释少量妈妈的粪便,在新生儿刚出生时喂给他们,来模拟自然分娩时的微生物环境接触

DOI:10.1016/j.cell.2020.08.047

研究人员说道在分发了研究公告后,有大约30名妇女联系研究者,想要了解更多详情。其中,17人同意参加整个实验。其中 10 人有禁忌症被排除,比如最近使用了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或携带有潜在危险的微生物。最终,有 7 位计划进行剖腹产的准妈妈加入了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在剖腹产手术的3周前,研究人员们从这些准妈妈处收集了粪便样本。在婴儿出生后,研究人员们将稀释后的粪便混在5毫升的初乳中,让新生儿喝下。随后,这些新生儿在医院接受了2天密切观察,以避免任何健康风险。回家后,这些新生儿在刚出生的两个月内,也严格只喝母乳。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们还收集了这些新生儿出生时、出生2天、1周、2周、3周、以及3个月后的粪便样本,用作后续分析。

最后研究者发现,到三个月大时,接受粪便菌群移植的婴儿的粪便菌群和顺产儿相似,而与剖腹产儿还有自己母亲的菌群不同。这项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后天的“粪便移植”,塑造剖腹产新生儿的微生物组。但是研究人员们也指出,研究中的样本都经过了处理,确保了安全性。至于普通人,不应该自行在家进行尝试。

剖宫产分娩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在某些地区比例甚至超过了50%,从这项研究中我们知道阴道分娩的好处不单单在于少了一道疤,更重要的是给新生儿一个健康的肠道菌群!

8.Lancet Oncology:这4种生活习惯,可以显著预防胃癌的发生!

我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球超过40%的胃癌发病和死亡发生在我国。遗传易感体质、幽门螺杆菌感染(H. pylori)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共同导致了我国胃癌的巨大医疗负担。那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风险呢?是的,最近一项大型研究再次证明了这个结论。

近期,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教授的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对10多万中国胃癌和非胃癌人群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胃癌发生风险增加103%!而对于基因中胃癌风险较高的人群,如果生活方式健康,可以将患胃癌的风险低47%!

研究人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覆盖人群,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国人群胃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累计10254例胃癌病例和10914例无癌对照),并基于遗传关联研究结果构建了中国人群胃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队列(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的10余万例研究对象前瞻性评估了PRS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并系统探讨了健康生活方式在不同遗传负荷的情况下对胃癌的保护效果。

研究发现中国人群胃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12与胃癌发病风险与胃癌发病风险呈线性关联。根据PRS-112的五分位间距将研究对象分为Q1-Q5五类,随着遗传负荷的增加,个体罹患胃癌的风险显著增高,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图1A)。当以Q1、Q2-Q4、Q5分别定义低、中、高遗传风险人群时,我们发现三个人群胃癌累计标化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高风险人群胃癌发病率是低风险人群的2.08倍(HR=2.08, 95% CI: 1.61-2.69)(图1B)。

DOI:10.1016/S1470-2045(20)30460-5

在CKB队列中,根据4种生活习惯定义了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不吸烟或戒烟15年以上)、不饮酒、少吃腌制蔬菜(<4天/周)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每天吃新鲜蔬菜并且每周吃新鲜水果>4天,或者每天吃新鲜水果并且每周吃新鲜蔬菜>4天)。随着不健康生活因素的增加,个体罹患胃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图1C)。

根据个体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个数将人群分为健康(4种健康生活方式)、中等(2-3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0-1种健康生活方式)三类人群,与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相比,中等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胃癌的风险分别增加了34%(HR=1.34, 95%CI:1.00-1.81)和103%(HR=2.03, 95%CI:1.46-2.83)(图1D),这一效应几乎不受遗传负荷影响,也不影响遗传效应,体现了二者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独立效应。

研究人员最后说道研究中涉及到的4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1、不抽烟:从不抽烟或戒烟时间超过15年。2、不喝酒: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喝过酒或喝酒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3、吃腌制食物较少:吃腌制蔬菜每周不超过4天。4、经常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吃蔬菜,每周有4天及以上吃水果。当以上四项全部符合,则认定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只符合0~1项,则认定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胃癌风险高显著相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相比,风险高出103%。

这项研究给人们预防胃癌提供了明确的方法,除了积极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少喝酒,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对预防胃癌有显著的帮助。

9. Lancet:中药黄连素在预防结肠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显著!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长趋势。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腺瘤。在超过50岁人群中,腺瘤患病率约30到40%,肠镜下切除之可预防结直肠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表示,但切除后1年腺瘤复发(再发)率30%以上、3年复发率50%左右。房静远教授团队牵头研究结果证实:黄连素具有一定的预防结直肠癌前疾病腺瘤肠镜下切除后复发的作用,该项研究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黄连素是从中草药黄连中提取的一种补充剂,学名小檗碱。黄连素已被用于治疗腹泻和肠炎,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具有抗肝炎的作用和抗肿瘤活性,也具有一定的预防结直肠癌前疾病腺瘤肠镜下切除后复发的作用。

本次大规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由仁济医院牵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消化科协同完成。

研究纳入近期诊断腺瘤并进行全部腺瘤切除的患者,并通过区组随机化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服用小檗碱组(每天两次,每次0.3克)和安慰剂组,要求患者在随访期内至少完成一次肠镜检查,直至诊断出腺瘤复发或是最后一名入组患者达到2年随访点为止。

随访期间,黄连素组155例患者(36%),安慰剂组有216例患者(47%)被诊断为复发性腺瘤,由此得出黄连素组的危险比RR = 0.77;( 95%CI,0.66-0.91),具有保护作用。在随访期间,研究者未发现任何大肠癌病例。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生结直肠腺癌,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为此,可知服用小檗碱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为腺瘤切除术后的化学预防提供了新的选择。

10. NEJM:减肥手术增加预期寿命!

2005年,中年发福的著名足球运动员马拉多纳做了一个减重手术,恢复了健美的身材。也许有人要问,胖胖的挺可爱,干嘛要做手术呢?但从健康角度来说,可没这么简单。研究发现,长期的中度肥胖使平均寿命减少6年至7年,而长期重度肥胖使男性平均寿命减少20年,女性减少5年。

肥胖会使平均寿命降低,主要原因是因为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疾病,除了大家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还有多种恶性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不孕不育、抑郁症等,这些疾病还会给人带来致命的威胁。所以,肥胖不仅仅是体型好不好看的问题,更关系到生活质量和寿命。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减肥手术可以降低长期死亡风险,延长预期寿命。

DOI:10.1056/NEJMoa2002449

研究对瑞典肥胖受试者研究进行了一项分析,因肥胖接受手术治疗的手术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007名和2040名患者,参考队列包括1135名参与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年。结果显示:手术组457例患者(22.8%)死亡,对照组539例死亡(26.4%,OR: 0.77)。

相应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比为0.70,癌症死亡危险比为0.77。手术组调整后的中位预期寿命比对照组延长3.0年,但比参考人群少5.5年。术后90天死亡率为0.2%,手术组有2.9%的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与接受常规肥胖治疗者相比,接受减肥手术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3%(OR: 0.77,95%可信区间0.68~0.87,P<0.001)。

研究者在文章中指出,死亡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疾病(CVD)导致的死亡减少,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特别是,与常规肥胖治疗相比,减肥手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30%有关(HR 0.70, 95% CI 0.57~0.85)。

这一发现尤其有助于患者在考虑肥胖治疗时做出明智的选择。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研究结果显示了平均寿命增加了3年,但患者是不同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3年不能等同于某个特定患者寿命一定会增加。

最后小编想说,如果要给今年的胃肠病学领域加一个主题词概括的话,那么“癌症诊治”依然是主旋律。目前仍没有有效治愈手段的人类健康杀手仍然是学界希望能有所突破的高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们继续相信攻克癌症的那一天终将会到来。

来源:梅斯医学综合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