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和书店梦
编者按:每一位读书人都有一个书架梦,造梦的过程也会长达数十年,乃至贯穿整个人生。这位作者便向我们讲述了他二十多年的书架梦。而后,在买了十几个书架后,一次巧合,开一家书店的梦想便也成真了。
这个故事不短,叙述中也时有温情流露。他爱书、爱猫、爱生活,在热爱中甘之如饴。
“许多年之后,面对自己书店四米八高的大书架,我将会想起,父亲和我在火炉旁边烤火边读书的那些冬夜。”
没错,这是中了《百年孤独》的毒,这本书连盗版带正版已经读了四遍了,中了魔似的喜欢开篇的那句话。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压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四十多年前还是一个精神和物质都不太丰满的年代,食物很不丰富,书籍更是缺乏,四大名著好歹算是都读了,但是都没读全,因为书借来时不是前边缺页就是后边几页没了。若将那时的书放到孔夫子旧书网上都不知道该打几品。
大概因为父亲是语文教师的缘故,还没上学时就喜欢找些书来读,等上了小学二、三年级已经能懵懵懂懂地读《红楼梦》了,但学习成绩从来都是第一,所以父亲也就不管。
那时候我做梦都没梦到过,后来我会拥有十几个书架,甚至于还拥有了一间自己的书店。
1997年,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交完房款之后马上一贫如洗。转年交房,东拼西凑了三万块,朋友给找了个装修队,刷墙、铺地砖,把厨房和卫生间简单装修一下,总算能住了。连床都没有,只有个床垫,电视、空调甚至热水器也没钱买,所以书架也就没敢奢望,搬来的书都在纸箱子里憋屈地挤着。
这期间跑了几次家具城,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漂亮书架有得是,就是太贵,而且看起来也放不了几本书。对于当时手头并不宽裕的我来说,心底总有一个声音:买书架的钱买成书岂不更好?
不曾想,有天骑车时看见路边一个小店正装修门脸,那个工头似的胖子却是个老相识,停车下来聊了会儿,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问他能不能帮我做个书架!哥们儿一口应承下来,当时就跟我回家量了尺寸,并听取了我的设想,两三天后,带着几个小哥扛着一堆角铁来了,可着那面墙搭了起来,再铺上木板齐活,连工带料600元。
几天后有朋友来,看见这个书架大吃一惊:“哟!你怎么把超市货架给搬回来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是很满意:便宜——家具城相同尺寸的书架得好几千;结实——20年没变形;容量大——3米宽,2米4高,42厘米的厚度,前后放两层书,还能再放一层工艺品。
于是,这便是我的第一个书架。
书房是家里阳光最好的一间,于是也就成了我和猫咪们呆得时间最长的地方。老婆比较大气,小事不太爱操心,所以这间书房就由着我胡作非为。有时候喝点儿酒会检点生平,觉得自己运气实在是好,小时候父亲不管,成家了老婆不管,可以说是相当自由了。
我把书们从箱子里拿出来,一本一本地放上书架,十几箱子的书居然没放满!
同时,一个意外的收获是,这个书架成了爱攀爬的猫咪们的游乐场,不借助我的帮助,它们最高能上到第三层,有时在上边来回地溜达,有时会趴下睡觉,有时狭路相逢还会来一场“华山论剑”。不过喵星人都很讲武德,从来没发生过谁把谁从架子上打下去的情况,也从来没有把工艺品从上边蹭下来过。
有了书架,我便开始了对书架的各种软装饰,把电影、足球杂志里赠送的插页,CD封套等好看的包装都贴到墙上,再买些绿植放在书架旁边。早晨起来,开了窗户,沏一杯茶,坐在地毯上,随手从书架上抽一本书出来,脚底是仰面朝天睡着的胖猫,幸福到想大声疾呼。
俗话说:架上有书真富贵,心中无事乃神仙。诚不我欺!
小时候对书的渴望纯真而热烈,上学以后是出了名地爱看“课外书”,渐渐地也能借到不少书了。但是大部分老师对“课外书”都有一种义正辞严地憎恨,而且那会儿根本没有隐私概念,课桌不要说没抽屉,就算有也挡不住老师们的搜查,于是有一些书刚看了半截就找不到了,肯定是被老师搜走了,要又要不回来;再找一本几乎是不可能,所以有的书隔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才续上。还有的连书名都忘了,只在大脑的某个角落存了半本,估计根本没有续上的机会了。
也许是这个原因,有了自己的家尤其是有了这个铁书架之后,我开始了报复性购书。
离单位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个图书批发市场,里边有五、六十家书店,除去一半左右卖教辅的,还有一半可以逛。每周总会有一两次,中午吃完饭就杀过去,一家一家逛过去,然后提两大兜子书回来,一部分放在单位读,一部分拿回家放在枕头边,不求甚解地读个七七八八再摆放到书架上。
有时出差,在火车站或机场先买几本,到了目的地,一定会抽时间找当地的书店逛逛。印象最深的一个是苏州的诚品,大开眼界,当时正在三楼举办董阳孜(为青春版牡丹亭题字的那位)的书法展,其实就只有一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四百平米的圆形空间,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沙子,这首词就从一侧“滚”起,几乎将圆闭合,只留了一个进出口。用随身带的相机一通狂拍,但是无论如何拍不出那泼天的气势。
还有一次是去成都,因为早就知道女诗人翟永明的“白夜”书店,有天晚上找了去,是一间极小的三角形的小书店,墙上贴了些画与涂鸦,几个书架上摆了几百本旧书。店员是个女孩,问了几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又不甘心就走,遂要了瓶冰啤酒坐下来慢慢喝完,不是失望,但又说不上是什么情绪。
因为报复性地购买,大铁架子很快就装满了。于是就先买了两个铁灰色的木制书架,买它们纯粹就是因为便宜。对我这个纯正的金牛座来说,把钱花在书架上当然不如花在书上更符合人性。
这俩书架到家的第二天,下班回家时,惊见一地碎玻璃,再看那书架,其中一扇门的玻璃没了,赶紧去看家里的两只猫,特意把爪子仔仔细细检查,却是啥事没有,从表情上也看不出任何愧疚。
然后这个书架就成了它俩躲猫猫的绝佳道具,怕它们受伤,我把所有的玻璃都卸了下来。以后再买书架,带玻璃的就不考虑了,比如下边这对儿,好像是松木的,实木里最便宜的,放不了多少书,但是视觉上很舒服。后来买第二套房以及开书店时我第一个就想到了这种材料。这俩书架后来也搬到了书店,因为颜色很搭,尺寸也合适。
下面这个书架是我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看起来非常美观,但是极不实用,中间那几块板承重极差,放满书几天就弯下来了。后来没办法,只好把不是太重的光碟都放到了这个书架上。
2007年,买了第二套房,这回有了经验,装修时让师傅买了松木板,把其中一间房的三面墙直接打成了书架。上面是敞开式的,下面有门,放一些线装书、收藏品之类的,很是满意。要说这个书架比第一个大铁架子可是漂亮多了,但是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书架并没造成我太多的激动。
2016年底,朋友跑来告诉我,你不是一直想开个书店么,有个旅游区正好空出一间房子,挺合适的。
去之前也没抱太大幻想,到那儿后却是一见倾心。房子不大,三十平米,民国时的老建筑,当时据说还有地下室,后来填了,将近五米的挑高。前一家是卖水晶用品的,在一半的位置做了个小二层,一进门左手的那面墙整个就空了出来,画了一幅反映水晶工艺流程的壁画,仰视起来很是雄伟。
当时我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通天大书架,于是很快跟景区管理方达成合作意向,接着迫不及待找来装修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我心目中的那个书店做了出来。
只是通天大书架想象着壮观,往上摆书确实有点儿困难。梯子搭到墙上,角度连10度都到不了,陡峭得很,别人也就上到一半,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一次拿几本取决于手里能攥几本,另一只手得搭着梯子,开始时心里总打鼓,让人在下边扶着梯子,几趟下来不能说“如履平地”吧,起码也算是从容不迫了。这一墙货真价实的书摆满陆续用了约一周的时间。
开这个书店,内心其实还是纠结过一阵的。一个不可阻挡的事实是,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剩下本就不多的读书人也大部分在网上购书。那还有开一家实体书店的必要么?
只是,被那面高墙深深打动,再加上深埋心底的书店梦,于是,我便算了一笔帐:租金+员工这笔费用,仅靠卖书肯定能赔到裤衩都不剩。根据这个旅游区的特点,还可以卖些咖啡、茶、工艺品之类,贴补一点儿是一点儿。另外,我每年花在衣、食、行上的费用,能砍则砍,比如衣服完全可以一件不买,吃的方面也可以把下馆子戒了,出门再也不打的,共享单车还锻炼身体。
简单点儿说,这书店就是花钱买的一个大玩具,玩啥不是玩?
这是我下定决心的主要依据,还有一个文艺点儿的依据:毕竟读了四十几年书,是我坚持得最长的一件事,也算是在即将知天命之年给自己一个交待。
收养的流浪猫们
有狸花、奶牛、大橘、三花以及纯黑猫
开业后,这面书墙不出所料地成了“网红”,绝大部分人都会发出“哇”的一声惊叹,纷纷掏出手机来拍照或者合影。也有好奇心强的,试着爬了爬,能爬到顶的终究是少数。有天晚上,一个石家庄来的八、九岁的小男孩,在母亲的鼓励下,试了五、六次终于到了顶,激动得不行。中间有个顾客进来看了会儿,画龙点睛地说:“这才叫‘书山有路勤为径 ’呢!”
四年来,这个4.8米的大书架算是“阅人无数”。
只是有时候,看着书架下拍照的一张张笑脸,我也会很煞风景地想:如果有一天纸质书彻底消失,就再也看不到这一幕了啊!
➷作者书店推荐:一日闲书吧
实体书店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光复道33号一日闲书吧(意式风情区安吉里胡同内)
孔网店址:【一日闲书吧】(点击文字进入书店)
➷天津线上书店推荐:
【阿秋书屋】(点击文字进入书店)
【博淙书苑】(点击文字进入书店)
【天津市河北区文泉书店】(点击文字进入书店)
【夜上海书局】(点击文字进入书店)
【三星书房】(点击文字进入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