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观赏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扬州古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其中重要一段。众所周知,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纵观扬州,穿越2500年的时间隧道才能发现扬州建城的端点;扬州之名,最早在《尚书.禹贡》中便有记载,距今至少已有3000-4000年之久。然其最早的繁华始于汉代前期,那时的扬州已出现“即山铸钱,煮海为盐,歌吹沸天”的盛景到隋代南北大运河开通,扬州开始成为东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贸易重要港埠。
唐代,扬州进入鼎盛时期,“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四方豪商巨贾侨寄居者,不下数十万”等歌颂扬州的名句都映衬着当年的奢华富贵;又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等诗文已成为赞美扬州城华丽风情的千古绝唱。在扬州古运河的沿岸,兴建了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 琼花观(道教)、高旻寺(佛教)、普哈丁墓园(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天主教); 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 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也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还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更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出门西行很近的地方,就是乾隆南巡时的御码头。这里是大运河的分支北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