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阴阳角度解析道家的“无为而治”

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有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天下第一

众所周知,道家因为信奉“无为而治”,“无为无不为”的高级哲学思维而闻名,因此不管是创始人老子,还是随后重要传承人庄子以及庚桑楚、关尹、列御寇、杨朱等人,并没有象孔子、孟子、墨子那样周游列国推广他们的学说。但他们在历史上是否就籍籍无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极力宣扬自己“不争”的思想境界,但“一阴一阳之谓道也”,不争而争,舍即是得,不得而得,道家因其深邃的思想而成为“哲学之宗”。

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理解道家的核心思想和精髓,还是要从其“无为而治”的“为”字上下功夫,“为”是方法和手段,“为”的最终目的是“治“,怎么“为”是关键。“一阴一阳之谓道也”,通观老子《道德经》全文也只看到了对于“上德无为”情形的描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而对于上德有为时的情形则秘而不宣,隐而不谈,这看似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实际上恰恰隐含了“阴阳之道”的核心精髓。因为在老子看来人类不合时宜的“有为”就是胡作非为,是属于“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阴性的一面,是属于阴而不露、隐而不宣的部分。一个人必须要有阳之道,内心清明,才能不迷失方向。但还必须有阴之道,有该知道的一定就有不该知道的,该不知道的就不去知道,心性和道德修养不够,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越乱,即使已经知道的很多事情,还有的不能去泄露,属于天机的事要阴而不宣,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天算的人就不要去算计了,更不要斤斤计较,就是要糊涂一点、傻一点。正所谓“乱世道家盛世佛”,但真正当时势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则顺势而谋、顺势而为、顺势而行再顺势而成,一脚定乾坤,进而天下大治,还老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太平盛世,因此道家明面上讲“无为而治”,实际上也暗含了“顺势而为”的阴性的一面,只是聪明的人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而已。

比如有的君王也想用道家为相,楚国就曾想聘用庄子,但庄子拒绝了楚王的要求。而且纵观中国跌宕起伏的朝代更迭历史,你会惊奇的发现每次天下大乱,各方势力割据一方,长久的混战厮杀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候都会有道家的身影隐现,正所谓“乱世道家盛世佛”,他们顺势而谋、顺势而为、顺势而行再顺势而成,一脚定乾坤,进而天下大治,还老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太平盛世。比如秦末汉初时汉高祖刘邦和谋士张良就是以黄老(即道家)的思想而取天下、治天下的。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路诸侯割据一方,群雄逐鹿中原,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之际,诸葛亮、曹操、司马懿也都因其并不纯粹的道家思想顺势而为、进而位高权重、名噪一时。而经历五代十国的大混战、大分裂之后的赵匡胤更是道家顺势而为的高手,在“城桥兵变”中,兵不血刃,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进而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全国的大一统。而后他又两次“杯酒释兵权”,以极高的艺术性和政治智慧罢去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候,朱元璋和刘伯温亦凭借其道家顺势而为的思想建立了大明近300年的基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