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双重身份”
○郑学富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为四时八节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所以,冬至习俗应从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来理解。
早在周朝,先民们把冬至视为一年之岁首,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周代时的正月就是农历的十一月。有说从周开始,冬至就要举行盛大典礼,天子率三公九卿举行祭祀仪式迎岁,目的在于祈求消除疫疾,减少荒年、饥饿和死亡。汉代,冬至被列为“冬节”,朝廷官府一律放假休息,朝廷挑选乐工,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民间商旅停业,亲朋相互拜访,以美食相赠,欢欢乐乐地过节。
唐、宋时期,把冬至与岁首并重,文武百官放假七天,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也要祭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明清时代,冬至日沿袭古俗,不过百官的假期缩短到三天,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名帖祝贺。
冬至,代表寒冷的冬天真正到了,数九严寒之季开始了。民谚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此俗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承袭家门,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他有一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告老还乡回到老家河南南阳,正值冬至,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严冬季节,乡亲们的耳朵都生了冻疮,求医者络绎不绝。他便吩咐弟子在院中搭起棚子,在棚中盘一大锅,把羊肉、干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一并放在锅中熬煮,再把羊肉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名曰娇耳)放锅里煮熟。每个生疮者可领一碗药汤和两个娇耳,并将之称为“祛寒娇耳汤”。病人吃了祛寒娇耳汤之后,只觉得浑身渐渐暖和起来,两耳也发热,冻疮很快就治好了。
据说张仲景去世那天正是冬至,当地人前来为他送葬,把他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此习俗便流行起来。现在,北方还有为亲人圆坟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的饺子,尽管也不是“娇耳”,但吃饺子取暖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古代,冬至被称为“亚岁”,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清代文人徐士鋐《吴中竹枝词》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尽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过年吃饺子成为传统民俗。
在民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团圆饭。谚语说:“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一家人忙忙碌碌,准备各种饺子皮、饺子馅,然后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团团圆圆过冬至。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则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圆圆满满。清人金孟远有词云:“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圆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
此网页由新浪新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