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藤| 御风而翔的“直升机”
这个季节,去江南的山里行走,在路边的灌丛、小乔木之间,或在栅栏、围墙之上,常常会看到一种很奇特的攀缘植物。其蔓茎之上,会停着一架架灰褐色的小小“直升机”,展翅欲飞的样子,让人过目难忘。它们就是在长江以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广为分布的藤本植物飞蛾藤(Dinetus racemosus,旋花科飞蛾藤属)。
这一架架“直升机”,是飞蛾藤成熟的果实。细观其整体结构,非常有趣。秤砣般的圆圆“机身,是飞蛾藤藏着一粒种子的卵形蒴果。而组成“机身”顶上“螺旋桨扇叶”部分的,是飞蛾藤五个增大的宿存萼片。这些萼片膜质,透明,狭长,三条纵脉汇聚于顶端的尖头,固定并展开这些薄如蝉翼的膜,让“扇叶”轻巧又结实。万事俱备,只要随便来阵风,种子们就可以驾驶直升飞机御风飞翔奔赴四方了。
在漫长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过程之中,植物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类似飞蛾藤这样的生存智慧,常常令人叹为观止。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人梅特林克有一部书,名为《花的智慧》。他曾在书中感叹道:“因为既要遵循‘依附土壤’这个规律,又要达到扩张的目的,植物在繁衍过程中,需要克服比动物更大的困难。因此,植物中绝大多数需要依赖于化合反应、机械力,或者某些‘小伎俩’。‘小伎俩’的方式包括:机械、发射学、航空、对昆虫的观察,这些‘小伎俩’却常常领先于人类的发明和技能。”显然,飞蛾藤深谙空气动力学,巧妙利用了航空学原理,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了无数的“直升飞机”。
我们略微回顾一下飞蛾藤的生长过程,会发现萼片不仅仅只是帮助它们传播种子,在其含苞、开花及结果全过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含苞之时,厚厚的花萼紧紧包裹着幼小的花蕊,让它们安全发育。当花苞中的雌雄蕊等生殖器官逐渐成熟之际,萼片会支撑其花冠打开至一定的宽度,让雌雄蕊充分展示出来,方便昆虫传粉。授粉一旦完成,花瓣招徕昆虫并为花蕊挡风遮雨的使命即告结束,逐渐萎缩,直至消失。而萼片,还得继续工作,保护受精卵一点点发育成蒴果。这时候的萼片,下垂,微张,形似古钟,又如一只只收着翅膀的蛾子,故名飞蛾藤。
蒴果一天天成熟,长大,萼片也随之长大变长,并渐渐张开,直至几乎与蒴果形成直角为止。绿萼上的叶肉,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尽数脱去,慢慢变成灰褐色的透明薄片,为种子们的飞行随时待命。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飞蛾藤可能是将萼片功能发挥到极致的植物之一。
飞蛾藤除了善用萼片,会造“直升机”,也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其叶心型,宽大碧绿,上部叶抱茎。其花洁白,漏斗形状,五裂至中部,花期才能看出它们身上的旋花科特点。其花、叶还会变色,至深秋季节,叶子和萼片会变成好看的紫红色,不亚于春花之美。至叶落果熟,则变成代表收获的灰褐色。不同周期,不同形态,飞蛾藤变化如此之大,真是一物多观的典型代表。
2017年,是小山全面认识飞蛾藤的一年。10月3日,在宁海大短柱峰初遇,其时花还在、果初成。10月9日,在宜昌三峡大瀑布景区二遇,却还在白花朵朵的盛花期。11月25日,在奉化栖霞坑一间废宅的短墙之上,发现其叶子和萼片已变成粉红色。今年1月13日,在奉化千丈岩的冬日山间,就看到了形如“直升机”的它们。
这难道是上天故意一次次创造机会,让我为飞蛾藤为文立传么?那我就顺天应物吧。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