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战国毛笔的形制特点及其对书体的影响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实物毛笔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竹制笔杆,笔头为兔毫,长2.5厘米,放置于一尺见长的竹制笔筒中。
战国毛笔的最大特点是形制小巧,因为作为书写工具的毛笔要受限于书写材料的尺寸,从现在出土的竹简可知,有的竹简宽度仅0.5 cm左右,如果毛笔笔头过大,显然是无法在狭窄的竹简上顺利书写的,所以此时的毛笔笔毫细长,笔杆较细,长沙左家公山的毛笔笔杆直径仅0.4cm,故其执笔方法也与现在不同,应为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捏持,这与当时流行的执简而书的书写方式也是相匹配的。
睡虎地秦笔
执简而书即左手持简,右手以毛笔书写,无论是单手斜持,还是将一端顶在腹部加以固定,在快速书写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字体往一个方向倾斜的情况,故在竹简上经常可以见到字体统一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的情况。
由于笔杆细小,当时的毛笔也可能存在着另外一种使用方式,就是当时普遍配备的竹制笔筒不仅用来储置毛笔,或许还有套在笔杆上加粗笔杆以便于执写的作用,这便同时解决了笔毫不能太粗和执写方便的问题。
战国毛笔
最初的毛笔应该是将笔毫捆扎在笔杆的一端,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笔头中心是空的,书写时容易分叉散开,到战国晚期,毛笔制作工艺已有较大的进步,其制作方法为将笔杆的一端劈裂,先将笔毫塞进去,然后用细线缠紧并涂漆加固,这就解决了原来笔头中心无毫的问题,同时,涂漆不只是将笔头固定在笔杆上,也对笔头起到了收束定型的作用。而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毛笔,已经是将笔头纳入笔杆的圆腔内然后用丝线和涂漆加以固定,体现出毛笔制作工艺的进一步提升。
战国竹简
从出土的同时期的简牍文字可以看到,战国时细长的硬毫毛笔,适宜于书写变化不大的长直线和长弧线,书写结构复杂,线条迂曲的篆书则较为不便,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为篆书象形线条的解体和向隶书的演变准备了基础。
大愚书法作品
大愚书法作品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