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小柴胡,但见一证不必悉具!
伤寒论柴胡证句下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验之临床确实有些病例运用小柴胡汤加减得效;但是也有不效的。更有见到一些中医大夫,每见到口苦,心烦,呕吐,头晕等证,便曰少阳证,小柴胡汤主之。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与临床不符。
注意本句话开始说的是“伤寒中风”,那么举一反三,风温,温热见到柴胡证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仲景给出界限“伤寒中风”!其他外感疾病显然不行的。
今特检出少阳证以鉴别之!另外各方附验案一则以证明是否可以但见一证不必据悉!?
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脉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了,或腹中痛,或胁下溶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分析伤寒中风邪气外来,由太阳进入少阳,柴胡提邪外达,黄芩清里热,半夏生姜和胃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扶正达邪。
达原饮
【出处】《温疫论》
【分类】和解剂-和解少阳
【组成】槟榔(6克)厚朴(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药(3克)黄芩(3克)甘草(1.5克)
【功效】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本方常用于疟疾、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属温热疫毒伏于膜原者。)
【用法】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是为温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
【加减】胁痛耳聋,寒热往来,呕而口苦 ,加柴胡3克;腰背项痛,加羌活3克;目痛、眼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3克。
蒿芩清胆汤证
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9 g组成,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本方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同治邪在少阳之证,但本方系针对少阳热重、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故组方上仅保留了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半夏、甘草,以青蒿伍黄芩共解少阳胆热;复用温胆汤(以枳壳易枳实、赤苓易茯苓)清热化痰、和胃降逆;碧玉散清利湿热、导邪下行。
《重订通俗伤寒论》云:“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
黄连黄芩汤证
温病条辨曰: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挟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内热,以郁金、香豆豉宣化其秽。
其主要作用清宣胆经郁热 黄连,黄芩,郁金,豆豉。热邪入侵少阳,身热口渴,口苦肋痛,干呕心烦,舌苔黄脉弦数。
附小柴胡汤加减验案一则:
本人验案:
张某,男,61岁。
2009-12月主诉:心悸十年加重十余天。
患者以往心悸不重,每年发作一至两次,口服西药或输液皆能缓解。今年则经常服用心脑康等药物,也能好转,但是过不几日又犯。近几日每日心悸十余次。
当时见证:心悸不安,心烦易怒,口苦而干,清晨加重,时伴有头晕,轻微恶心。大便不畅,小便黄。脉象滑数结代,舌质红苔白腻。
中医辨证:心烦易怒,口苦而干,心悸不安,此实属于胆热扰心;苔白腻,脉象滑数,痰也。脉结代,乃痰热胆火阻滞心脉。
治宜:清胆热,化痰瘀,佐以重镇安神。方拟小柴胡合温胆汤加减。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太子参10克 黄芩10克 竹茹10克 枳壳1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郁金10克 丹参15克 瓜篓20克龙骨牡蛎各15克 甘草6克 5剂
二诊:自觉心悸减轻,口苦已微,小便仍黄,脉结代滑数较前好转,舌苔白薄腻。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太子参10克 黄芩10克 竹茹10克 枳壳1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赤芍15克 丹参15克 龙骨牡蛎各20克 甘草6克竹叶10克 5剂
三诊:心悸每日2-3次较前大为好转,口已不苦,舌苔根厚腻。脉间歇情况明显改善。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党参10克 黄芩10克 竹茹10克 枳壳1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赤芍15克 丹参15克 龙骨牡蛎各20克 甘草6克泽泻10克 5剂
本人验案黄连黄芩汤证一则如下:
某男,23岁,2011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头晕。
患者为工人,下午睡觉起床后自觉感冒,头晕,恶心,呕吐一次,口苦,口干不明显;食欲欠佳;大便可,小便黄。脉弦数,舌淡红边尖红点。
辩证:患者另患有鱼鳞病,近一年来由我诊治,经常以养阴凉血,清气疏卫治疗(可参观原案顽固性鱼鳞病案);我知其素体阴亏;此乃伏邪内发,属于春温范围;但患者头晕,口苦,恶心,脉弦数少阳症具备,投小柴胡汤无可非议;仲景云:但见一证不必系具;此患者可谓典型。考温病条辨另载治疗温邪在少阳用黄连黄芩汤治疗;先贤用伤寒论黄芩汤治疗;此三方用何方必须斟酌;患者阴亏内热是本,遇有风热外加,内外合邪,引动伏邪,一起即见温病卫气营血辩证之热蕴少阳见证。小柴胡汤虽然具有清热和解之功,但是人参大枣生姜辛温甘温之品不宜阴亏之体;温病有存的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的明训;岂敢不从。故选黄连黄芩汤合黄芩汤加减:
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10克,豆豉10克,白芍12克,甘草6克,玄参9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芦根15克,茅根15克。2剂
效果:5月17日患者来诊,曰感冒愈!
本人达原饮案
张某女40岁,恶心呕吐,经用达原饮两剂,恶心呕吐好了,打嗝,乏力口干口渴喝水多(喜热饮),头痛有点,后脑海太阳穴略微明显,晨尿黄,大便八天没去,吃的少,睡眠可。脉细弱。
苏叶藿香各10克后下,黄连3克,厚朴10克,草果6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滑石20克,甘草3克,先一剂,分多次口服,
二诊:,打嗝,乏力口干口渴喝水多(喜热饮),头痛有点,后脑海太阳穴略微明显,晨尿黄,大便通了,全是球,睡眠可。
苏叶藿香各10克,葛根15克,淡豆豉10克,栀子6克,黄连3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菖蒲10克,焦三仙各10克,芦根30克,
三剂日一剂,
三诊:打嗝,乏力口干口渴喝水多(喜热饮),后脑海略微不适,晨尿黄,大便三天未去,饮食可睡眠可。
苏叶藿香各10克,葛根20克,栀子6克,黄连3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菖蒲10克,槟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30克,
原方扩充,
五剂日一剂
本人医案蒿芩清胆汤案
万某,女28岁,主诉:面部化妆品过敏月余
当时见证:面紧,干肿胀发热感,伴有失眠多梦,怕惊,口干口渴不欲饮,白带多,黄,大便稀,小便频,清情绪紧张,脉弦数。
辨证肝胆火旺,湿热内蕴阳明。蒿芩温胆汤加减:
青蒿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杏仁10克,竹茹15克,半夏10克,茯神15克,陈皮10克,青黛6克,滑石20克,甘草3克,通草6克,竹叶10克,五剂日一剂
二诊:情绪紧张缓解大半,失眠好转,口干口苦也减轻。面部仍然发热,肿胀感,舌苔薄腻。再守方加减五剂。
后改丹栀逍遥加减,随证治之。
由上4则医案可以清楚看到,但见一证不必据悉并不是单纯见到症状就运用小柴胡汤,必须探寻内在发病原因,才可有的放矢的运用小柴胡汤!
至于达原饮为啥也属于少阳?不是少阳,是寒热往来类似少阳,因此列入此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