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你和别人距离的不是行动力,而是内驱力【436】

有人说没有唤醒内驱力的教育都是失败的,的确,在优渥的生活环境下,大多数人缺乏学习和努力的动力,甚至对自己的人生都感到迷茫。无论是成人还是在校学生,对于他们的教育都应该是以点燃学习者的内驱力为目标。

什么是内驱力?

百科对于内驱力的解释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简单来说内驱力就是通过内在发出来的强烈愿望,去完成相关事情的行动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外驱力。外驱力也能推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靠外驱力支撑的人,能量难以持久,早晚会遭到反噬。

比如说,有些孩子在上学的时候,父母每天都紧紧盯着他学习,小学初中都能考出很好的成绩,是人人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在上了高中或者大学之后,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就很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掉整个人生。这种案例我碰到过,这是长期生活在外驱力的压迫中,最终遭遇反噬的典型案例。

再比如,工作中,也有一些人,总是被动地等待被安排工作,做事的动力是:“这是老板让我做的。”或者是:“做好了,老板开心,我就能涨工资。”这些都是靠外驱力驱动做事。当一个人做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自己,成就某件事情,而只是为了达到某些外在的要求时,他没有办法拥有由内而外的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内驱力驱动去做事,就很难做到卓越。

如何获得内驱力?

1. 长远的目标感和使命感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在贫困时期,人们的需求停留在满足生理、安全和生存。但是现在,人的需求已经变成了自我实现、超越和成长。

自我实现正是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驱动力,它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主动能动性,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问题就在于,这种能动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人不会生下来就知道如何去实现自我价值,而是要在学习和行动中去探寻和获取。

我们会经常羡慕身边那些超级自律,自带“发动机”的人,殊不知,在漫漫人生路上,一个人的志向才是他的“永动机”。这种志向,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使命感。

资深媒体人、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Tatsha Robertson,曾采访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内60位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并从他们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一些相似点。

那就是,能充分实现自我,成为优秀自己的“成功者”,通常具备三种特质:使命感、行动力和智慧。其中,使命感,更是被排在首位。

无数事例表明,有使命感的人,能够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坚定不移地追求某个目标,克服眼前的困难,超越一时的得失。

那么,我们如何用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来找到使命感?

多问“为什么”,通过回答“为什么”来看到做某件事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学习?人类的需要和这一学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数学家、作家、艺术家、演讲家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为什么要写原创文章?”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每件事情都问一问“为什么”。

没有对这些“为什么”的思考,我们的学习也是机械性的,不会有长远的学习动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想要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

2. 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

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终生强大的内驱力,一定建立在对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的准确判断之上。

我接到过一些学生的咨询,他们的困惑就在于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如果你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那么,恭喜你。如果你也和我的一些学生一样,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那么,我的建议是:去做广泛尝试,在找到真正的兴趣点之前,前期这样的“试错”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有研究表明:在专攻一项运动前,尝试过不同运动的运动员,会发展得更好。早期的“试错”,能帮助运动员确定哪项运动更能适合自己。跳过这个尝试阶段,虽然早期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后期倦怠的更大。

因此,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大胆的尝试,这样看似会“浪费”很多时间,但这些“浪费”都是值得的。

3. 正向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这样一个实验: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

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

这时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正面暗示的强大效应,也在各种各样的实际案例中,被证实。

同样在家庭教育以及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孩子以及我们自己的表现如何,我们都要对孩子也对我们自己充满信心,这种正面的暗示,将产生强大的助推效应。

相反,指责、训斥、故意说反话激孩子,或者一味的自卑、否定自己,都只会让自己陷入“我不行,我很糟”的负面心理暗示,最终事与愿违。

4. 减少外驱力的干扰

内驱力之所以强大, 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动力,而非来自外界的约束和影响。

很多学校或者是公司都会采用奖励的机制,来鼓励孩子或者员工做事,这样的做法是完全将内驱力,转化成了外驱力。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解答智力题:

第一轮,两组学生都没有报酬;

第二轮,其中一组每回答一题可以获得1美元,另一组依然没有报酬;

结果到了第三轮,没有报酬的那一组,答题的积极性却越来越强,而有报酬的那一组答题积极性却在减弱。

同样道理,我们努力是为了什么,究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还是出于外因,将直接影响我们有否坚持下去、战胜挑战的内驱力。

我见到过很多朋友在朋友圈立flag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每天写作啦,或者看书或者拍视频等等,请大家监督我,如果我做不到,我就请你们吃饭,如果我做到了我就奖励自己一个包包或者奖励自己一顿美味的龙虾大餐。

没过几天再去看她的朋友圈,就会发现,包包很漂亮,龙虾宴看起来也很美味,只是她要做的事情早就已经以一声“抱歉”结束。

我觉得,那一声“抱歉”不应该说给那些为她点赞的人,而应该说给自己,毕竟这世上很少人希望你成功,除非你的成功与他相关。想要靠外驱力驱动自己做成事情,并不是想象中一条朋友圈的事儿。

既然已经看到这里了,那么不妨来认真思考一下:

你是否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目标和使命?

你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内驱力是什么?

最后,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持续努力的“永动机”,完成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