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相关名词解释

神权政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

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还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小到衣食住行(出行车马、朝服、房屋排列、食器种类等),大到国家祭祀、丧葬习俗、礼仪等

宗法观念

“宗法观念”是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宗法制作为一种制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度在西周末年已渐趋式微,但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管理和家庭生活,对我国社会和谐和家庭结构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周乡遂制度

乡遂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乡遂”制度也就是“国”和“野”对立的制度。春秋中期以后,这一制度逐渐废弃

“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简言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工商食官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孔孟之道

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履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正是由于二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南宋大儒朱嘉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词

儒家“仁”与“礼”

(1)“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仁”是内在的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

(2)“礼”从狭义上说是周礼,是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从广义上说,“礼”就是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荀子发展了儒学

(1)自然观: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人性论: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3)政治思想: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4)认识论: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

(1)从范围看:前者的范围狭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后者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2)从代表的阶级利益看:前者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后者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相对立的概

念,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官僚政治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用来描述继传统政治(权威)、神授政治(权威)之后的官僚行政模式的一个名词。古人曰:“吏事君者”,谓之官;“官者,管也”;官,“治众之意”也;“同官为察”;“政化治理”,谓之政治。可见,从汉字训话上讲,官僚政治,就是官僚事君治民众治政事等意思。它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变法,并在秦统一后不断发展演化

“汉承秦制”

“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外戚干政

外戚亦称外家,指封建社会中的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指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外戚干政现象是君主专制下皇权专制的结果,往往会造成政治黑暗或朝廷内部矛盾争斗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

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是齐王刘襄、琅耶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此外,郡国并行制也有利于汉初的经济恢复

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衍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田庄经济

田庄是以大土地所有制(地主、领主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方式,有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封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占有大量的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土地、山林川泽,控制着众多的依附人口(佃客),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在国家强盛时期,田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在国家控制无力的情况下,田庄又会成为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柱,表现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

“盐铁官营”政策

“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都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官营”政策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但最早源于孔子。“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

三省六部制“民主色彩”的本质

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且唐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加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制度仍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政事堂制度

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讨论军国大政,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政事堂不仅是中书、门下议事和决策的机构,也是各省重要官员参与朝政的机构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时,有三省六部以及御史台等高级官员参加,使一些问题得到慎重又迅速的解决,大大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官官专权

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官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官官专权,也是皇帝与文武官员争权的手段。通常情况下,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官官专权局面。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官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唐代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戌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辖区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均田制

兴起于北魏,盛行于唐朝前期。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寺院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中。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魏晋时期玄学

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此时期,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和《周易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的合称。这一现象与当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三武灭佛”一方面是佛教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佛教与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

宋代的重文轻武国策

为了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的教训,宋初统治者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刻制誓碑“不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利,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为士人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宋代的“积弱”埋下了隐患

宋朝叠层政治架构的形成

宋朝注重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

(1)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调兵权

(2)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1)山川形便: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

(2)犬牙交错: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

租佃关系

租细制是战国以来随封建生产方式而出现的一种封建生产关系形式,地主把土地租给细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细制。租细制下,地主与细农之间形成了租细关系。租佃关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宋代,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学的世俗化

(1)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强化了“三纲五常”,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

(2)朱嘉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加以通俗化、普及化,构建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

密折制度

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朝,进一步扩大于雍正朝。上奏人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这种方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式既快速又保密,使皇帝能更直接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有利于君主集权,也加强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中央政府派任流官;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匠户制度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匠户对于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趋松弛。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1)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为器物→制度→思想。

(2)中学西传:是指中国政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西传等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往往把学术研究和当时现实紧密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市民阶层

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0)

相关推荐

  • 三分钟快速掌握高中历史的商周政治制度

    三分钟快速掌握高中历史的商周政治制度

  • 简单中国史27:魏晋门第的形成

    门第肇源自汉代.汉初的政府由一班宗室.外戚和功臣组成.宗室被打掉了,外戚随皇帝兴废,而功臣多是武人,流传几代后即趋糜烂.汉政府逐渐扩大,用人之处正多,遂开始从民间吸收人才.最初的形式是汉廷诏命地方守. ...

  • 一场血腥杀戮与一个王朝的盛世基业

    题图: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张丰毅饰演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史上极为血腥残酷的一场宫廷政变.玄武门前,李世民布局精密,执行果断,一箭射穿兄长咽喉.在中国古代,用暴 ...

  • 锅炉相关名词解释(部分)

    锅炉相关名词解释(部分) 一. 1.锅炉额定蒸发量: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蒸汽产量. 2.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 ...

  • 常见麻醉相关英文缩写及名词解释 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了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含英文缩写) MAC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受试对象对伤害 ...

  • 数据中台、标签、数据资产相关的15个名词解释

    导读:本文将对数据中台.数据.标签相关的关键名词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 作者:任寅姿 季乐乐 来源:华章科技 01 数据 数据是指对客观事件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 ...

  • 名词解释: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zhōng jiān xiāo hào)名词解释:也称中间投入,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其内容具体包括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材料 ...

  • 名词解释: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lín shí shè shī)名词解释:是指建筑业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进行而建造的各种简易设施,包括现场临时作业棚.机具棚.材料库.办公室.休息室.厕所.化灰池.储水池.沥青锅灶等设施: ...

  • 名词解释: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国有资产预算管理(guó yǒu zī chǎn yù suàn guǎn lǐ)名词解释:是指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为实现其职能,利用价值形式,在所管理的范围内,对具有一定法律形式和制度保证的国有资 ...

  • 名词解释:偿债基金折旧法

    偿债基金折旧法(cháng zhài jī jīn shé jiù fǎ)名词解释: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在信托者手中存放一笔现金基金,将每年的折旧费存入,以便以后代置固定资产之用.此方法要考虑资 ...

  • 名词解释:原始成本

    原始成本(yuán shǐ chéng běn)名词解释:亦称历史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

  • 名词解释:会计核算软件

    会计核算软件(kuài jì hé suàn ruǎn jiàn)名词解释: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