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9方】
便秘
润肠通便方
【方源】孟澍江效验方。
【组成用法】生地15g 玄参12g 麦冬10g 柴胡6g 桃仁10g 杏仁10g 枳壳12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滋养阴液、润肠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津亏液少肠燥的习惯性便秘。
【加减应用】血虚明显加当归,阴虚者加生首乌。
润肠通幽丸
【方源】余瀛鳌效验方。
【组成用法】当归45g 熟地36g 川芎30g 桃仁45g 瓜蒌仁36g 火麻仁60g 郁李仁36g 川厚朴24g 枳实24g 肉苁蓉40g 紫菀36g 羌活36g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丸重6g,每日2丸,1日2次,温开水或调蜜送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养血润燥、行滞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中老年习惯性便秘,辨证属阴血虚,肠道燥热者。
【加减应用】若大便细硬,或如羊粪状,上方减羌活、厚朴,加元参45g,麦冬45g,熟大黄40g ;平素兼有口苦、口干、溺黄者,去肉苁蓉、羌活,加黄芩40g,黄连30g ;肥胖、气虚患者,去厚朴,加炙黄芪60g,白术36g ;兼有腹胀、嗳气,欲便而不易便出者,去熟地、郁李仁、羌活,加槟榔40g,熟大黄40g,木香20g 。
菀桔枳芪汤
【方源】陈亦人效验方
【组成用法】炙紫菀15g 桔梗6g 炒枳实10g 生黄芪15g 生甘草1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宣降肺气,通调大肠。治疗肺气不足,宣降失常而致的老年性便秘。
津枯便秘方
【方源】李今庸效验方
【组成用法】生地30g 当归30g 郁李仁15g 白芍15g 大茴15g 淡大云30g 谷茴15g 炒枳实15g 火麻仁30g 杏仁15g (去皮尖,炒,打)上10味,以适量水和麻油各半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功效主治】本方有养血润燥、润肠通便,行气通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津液枯绝的便秘,症见大便秘结不通,腹胀,腹痛,呕吐,甚至呕吐大便等。
虚人通腑汤
【方源】朱南孙效验方。
【组成用法】当归12g 肉苁蓉12g 柏子仁12g 生地15g 地枯萝12g 生大黄(后下)6g 枳壳6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养阴润燥、行气通腑作用,可用于治疗产后、术后或年老体虚之便秘。~呃逆反胃
降逆止呃汤
【方源】陆永昌效验方
【组成用法】姜半夏12g 橘皮9g 柿蒂9g 公丁香6g 竹茹9g 赭石12g 甘草6g 生姜6g 上药加水浸泡两个小时,再加水以文火煎两遍,共取汁200ml,分两次温服,上午9时、午后3时各1次,1日1剂。若呃逆发作严重,可依法日煎两剂,每隔6小时服1次。服1~2天,病势缓和,可依前法,煎服2~3剂,症状减轻,或呃逆止,仍需续服2~3剂,以资巩固,不可忽视,以防复发。
【功效主治】平肝和胃,降逆止呃。治疗肝气郁滞,横逆犯胃,以致胃失和降,上逆而成呃逆之证。
【加减应用】本方为临床常用以治呃逆的通用方。热温平并用,但不偏于大寒大热,故能相得益彰,收效良好。尽管如此,若久病情况危重,则必须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病情,慎重考虑。如治虚证呃逆而偏于寒盛者,用竹茹微寒之品,需加人参、大枣以顾其虚,加肉桂、吴茱萸,并增生姜、丁香之用量,以温其寒,标本兼顾,使正扶邪祛,呃逆自安。临床经验证明,服药2~3剂,呃逆止或症状减,仍需续服2~3剂,以资巩固。屡经运用,效果均佳。
瘀血反胃方
【方源】张梦侬效验方
【组成用法】仙鹤草 仙桃草各30g 党参25g 茯苓 炒白芍各15g 炒黄连 乌梅肉 当归 陈皮 姜半夏各10g 吴茱萸 炒川椒 炮黑姜各5g 每剂加水3磅,煎取一半,分两日6次服完。
【功效主治】本方有苦辛酸甘,化痰止血,安胃和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有瘀血阻碍,饮食物不能下行,食物与血一并呕逆而出。
开肺宣郁汤
【方源】陈亦人效验方
【组成用法】秋桔梗6g 炙紫菀12g 川郁金9g 炒枳壳9g 炙杷叶12g (包)粉甘草3g 水煎服。
【功效主治】开宣肺气,利气疏郁。治疗食道炎、食道痉挛、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习惯性便秘等属肺失宣降、气机郁滞者。
【加减应用】若肺郁化火者,佐用泻火开郁之品,如栀子、豆豉、丹皮之类;肺郁扰神伍入远志、夜交藤;肺郁痰阻加入菖蒲、陈皮、橘络;肺郁而肠痹者佐用瓜蒌、麻仁,或用适量硝、黄,取小承气意;肺郁阴血不足者,当兼以养阴益血,可伍以白芍、当归、鸡血藤之类;肺郁兼气虚则又当伍用参、芪之类以助其推行之力。
食管炎贲门炎糊剂
【方源】徐景藩效验方
【组成用法】云南白药0.5g 纯藕粉15g
取纯藕粉加温水少许,和匀后再加冷水适量充分调匀,用文火加热,边热边搅。待煮熟呈薄糊状,加入云南白药及白糖少许,拌匀。嘱病人卧床,含药糊一口,仰卧咽下。再含一口,右侧卧咽下。左侧卧、俯卧再各咽一口,如尚有余液,仰卧咽下,漱口后仍卧床勿起。半小时内勿饮水进食。日2次,以午餐后及晚间睡前服为好(症状重者云南白药1g)。
【功效主治】清热止血,祛瘀生新。治疗食管炎、贲门炎,自觉胸骨后不适,胸骨后下方至剑突部隐痛,痛位固定,嘈杂或兼灼热感,进食时症状尤著,经纤维内窥镜检查有食管炎或贲门炎征象者,适用此方。
【加减应用】如无云南白药,可用参三七粉,每次1g,症状重者1.5~2g ;兼有湿阻气滞,每日用厚朴10g,法半夏10g,薏苡仁30g,煎汤代水调藕粉;舌红,口干,胃津不足者,每日用麦门冬20g,川石斛10g,煎汤代水调藕粉,用水糖少许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