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嘴风治法‖唇风病的辨证治疗

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唇部灼热痒痛反复发作病史。

2、临床表现:唇部发痒,灼热疼痛,嘴唇不时瞤动;或自觉唇部干燥,作痒不适,患者常自咬嘴唇以揭去未脱落的鳞屑、痂皮,引起疼痛。

3、局部检查:唇红部肿胀、糜烂、渗液、结痂;或呈肥厚,扪之唇部可有结节感如豆大,质软不硬;或唇部表面干燥、脱屑,色暗红,或有纵形裂沟,结痂,揭去痂皮易出血。

病证鉴别

1、唇疔:初起有粟米样脓头,继而坚硬红肿疼痛,伴有全身症状,不能自行消退。

2、唇肿:口唇部突然肿胀、麻木,不红不痛或微痛,或口唇瞤动、麻痒、肿破流水,多发于春秋两季。

3、口疳(红斑狼疮):口腔黏膜损害好发于唇红部,初起为一个或整个暗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中央萎缩,边缘隆起,表面附有鳞屑,容易糜烂。皮损扩延,则导致唇红部与皮肤界限不清,日久向皮肤蔓延。皮肤受累后,边界较清,常呈桃红色,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4、虫咬伤:蚊虫叮咬颜面局部红肿,中央有针头大暗红色斑点,或有小水疱,伴有瘙痒。

5、接触性皮炎:有接触过敏史,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不隆起。

一、胃经风火

平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内生.复受风邪外袭,以致风火相搏.引动湿热之邪,循经上蒸,结于唇部,气血凝滞而成。

脾经血燥  每因脾气虚弱,外感燥热之邪,或温热病后.伤湿化燥,致使燥热:循经上熏肌膜而致。

[临床诊断]

症状:自觉下唇发痒,疼痛如火燎灼热之惑,并有反复发作史。

检查:奸发下唇,局部呈暗红色,表面干燥、皲裂、流水,易出血,甚则糜烂,易剥脱.脱后为无皮之状;口唇肿胀,外噘如驴嘴状,唇周肌肉紧张,时而见有困动。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胃经风火

证侯:唇部发痒,色红肿胀,日久破裂流水,灼热疼痛,或见口渴喜饮,口臭,或:有嘴唇不时困动,大便干,脉象滑数。

病机分析:足阳明胃经.环口唇.风热湿邪循经上蒸唇部,则红肿胀痒;湿热久蒸则破裂流水,灼热疼痛;风盛而伤筋脉,则嘴唇不时困动;热盛伤津,则口渴喜饮.口

臭,便干;湿热内盛.故脉象滑数。

2.脾经血燥

证候:唇肿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犹如无皮之状,结痂,或鼻腔掀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无津,脉数而实。

病机分析:脾气虚弱.燥邪为患,则唇肿燥裂;燥甚则干裂,故流水流血。痛如火燎,犹如无皮之状,结痂;鼻腔掀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无津,脉数而实,乃脾经血

燥之象。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 胃经风火

治则:疏散风邪,清热利湿。

方药:双解通圣散加银花。方中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解风邪;连翘、栀子、黄芩清热解毒;石膏、桔梗清气分之热;川芎、  当归、白芍、甘草活血养血而散瘀肿以

止痛;白术、滑石利湿清热。

若局部红肿胀严重者,加黄连、白鲜皮清热解毒;破裂糜烂流水者.加木乃、车前    子清利湿热。若见口唇困动、红肿、破裂,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者,为风盛脾虚之证,

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之。

2.脾经血燥

治则:祛风、凉血、润燥。

方药:四物消风饮加丹皮、元参、麦冬、石斛等。方中荆芥、薄荷疏风清热;柴胡、黄芩、甘草清热解毒;当归、生地、赤芍,川芎凉血润燥。

(二)外治法  外治法主要为外搽法。临床常用黄连膏.紫归油、青吹口散7由膏搽患处,以清热解毒,凉血润燥。

(三)民间疗法

1.用马齿苋或芙蓉叶鲜品捣烂外敷,每日 2次,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白芨粉麻油调搽,每曰3次.以凉血润燥生肌。

[转归及预后]

唇风早期出现红肿、痛痒时,采取积极的内、外治法,往往症状很快消失。若失治或治疗不当,日久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反复剥脱能使唇部肌膜增厚,影响张口及言语。

由于唇风病程较长,且常与曰晒、风吹等刺激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时不但要避免。

外界的不良刺激,而且还要坚持相当一段时间,不可因局部症状消失,便停止治疗,以免反复发作。

[预防及护理]

1.避免长时间的风吹、日晒。

2.纠正舔唇、咬唇的不良习惯。

3.减少烟酒刺激,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4.千燥季节宜服健脾渗湿饮料,如生薏仁、茨实、荸荠、赤小豆煲汤服。

唇风之辨分虚实。实为风火湿热,唇红肿痒溃痛且剧;虚为阴虚血燥,唇红燥裂溢水结痂。内治为主,辅以外治。

内治法

1.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临床表现:唇红部肿痒,破裂流水,灼热疼痛,嘴唇不时瞤动。口渴饮冷,口臭,大便干。舌质偏红,脉滑数。

证候分析:风热湿邪循经上蒸,故见唇红部红肿痛痒;湿热久蒸则破裂流水,灼热疼痛;风性主动,风邪偏胜则嘴唇不时瞤动;全身及舌脉所见为湿热之征。

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利湿。

方药:双解通圣散。方中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散风邪;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清热;白术、滑石利湿;川芎、当归、白芍、甘草活血养血散瘀肿以止痛,桔梗载药上行。

若局部肿胀甚者,加黄连、白鲜皮、银花清热解毒;破裂糜烂流水者,加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嘴唇?动,红肿,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乃风盛脾虚之症,治宜健脾益气祛风,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防风治之。

2.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临床表现:唇肿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犹如无皮之状,结痂。鼻息焮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少律,脉细数。。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燥邪为患,唇口失养,故见唇肿燥裂、流水流血或结痂,疼如火燎。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脾经血燥之征。

治法:凉血祛风,养阴润燥。

方药:四物消风饮。方中荆芥、薄荷疏风清热;柴胡、黄芩、甘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凉血润燥。酌加牡丹皮、玄参、麦冬、石斛以增强滋明清热,凉血润燥之功。

外治法

外搽法 宜清热解毒,凉血润燥。用黄连膏、紫归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处,每日3~4次。或用马齿苋、芙蓉叶鲜品捣烂外敷,每日2次。

日常养护

1、要改正不良习惯,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

2、要减少烟酒刺激,少食辛辣厚腻之品,避免烈日暴晒。

3、常服健脾、利湿之品,如薏米、芡实、荸荠、赤小豆等煎汤饮。

4、使用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花香花宜润唇精华液和多效修复霜修复养护;

5、切不可使用稠厚的普通润唇膏、唇彩;

6、切勿症状稍有改善就中断治疗,越迁延越不易根治。

7、不能使用激素药膏,以免依赖继而产生激素依赖性皮炎。 

古代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与胃合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经起于鼻,环于唇,其支脉入络于脾,脾胃有风热邪气乘之,而肿发于唇。”

《严氏济生方?口齿门》:“唇者,脾之所主……盖风胜则动,寒胜则揭,燥胜则干,热胜则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沉而无色。治之之法,内则当理其脾,外则当敷以药,无不效者矣。”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此症多生于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初时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无皮,故风盛则唇不时瞤动。”

推荐相关书籍:

(0)

相关推荐

  • 唇风论治

    [概述] 唇风,是以唇部肿胀.干燥脱屑.皲裂出血.溃烂,渗出结痂等为特征的疾病,又有唇睢,驴嘴风等别称.风火邪毒,或脾胃湿热上犯于唇而发为本病.应与口糜,唇痈等鉴别.相当于西医慢性唇炎,口唇血管神经性 ...

  • 驴嘴风治法:辨证治疗唇风病!(儿童高发)

    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唇部灼热痒痛反复发作病史. 2.临床表现:唇部发痒,灼热疼痛,嘴唇不时瞤动:或自觉唇部干燥,作痒不适,患者常自咬嘴唇以揭去未脱落的鳞屑.痂皮,引起疼痛. 3.局部检查:唇红部肿 ...

  • 张风梅辨证治疗干眼经验

    张风梅辨证治疗干眼经验 导出在线阅读下载全文收藏分享纠错 摘要: 张风梅教授认为干眼病位在眼,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亏虚,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根据 ...

  • 患上冠心病,中医辨证治疗也有一手,经常胸闷气短的不妨试试

    对于冠心病,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清楚,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从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 在现代 ...

  • UC头条: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辨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是一种多致病因素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以"胃固有腺体的丧失"为特点,目前医学界公认为是胃癌前状态. 我国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愈来愈高,中医治疗该病辨 ...

  • 尿失禁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小便失禁是指小便失去控制而自行溺出的症状,夜间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见小便自遗者,亦属本证. 现代医学认为: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约肌因损伤或者控制它的神经功能失常,病人不能控制排尿,尿液自尿道口流出 ...

  • UC头条:汪剑: 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减辨证治疗肺癌

    点击加载图片 [患者资料] 雷某,女,75岁,云南省昆明市人. 01 [首诊证候] 2017年5月1日诊,发现肺癌8个月余,伴水肿.腹水1个月. 患者于8个多月前体检时发现肺部占位,2016年8月24 ...

  • 医案|辨证治疗肝脏疾病两则

    案例一 尹某,男,46岁. 初诊:患者脘腹胀满两个月余,晨起两小时轻,下午重,胃脘痞塞不通,不痛.自感在剑突下有一面积约5厘米×5厘米处不适,按之觉沉重压闷.纳食一般,无恶心.呕吐,大便两天一次,不干 ...

  •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爱好者别划走 1.有汗发热--营卫不和--桂枝汤--调和营卫 2.无汗发热--外感风寒--麻黄汤--发汗解表 3.白天出汗--肺卫不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

  • 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医案一则

    甲状腺结节是西医里的叫法,它是指生长于甲状腺内的肿块,又叫甲状腺肿物,可多发可单发.导致甲状腺结节产生的病因有很多,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甲状腺结节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有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