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浅表性胃炎我为何只用了一副方子,就将...
对于浅表性胃炎我为何只用了一副方子,就将多年的胃病连根拔除?因为中医治的是人,是以患者为重心。
在西医看来浅表性胃炎是一个比较难治的病,而且服用了很多的激素类药却只能达到控制的目的的病。
但是这在中医看来并不是一个多么棘手的问题,因为中医的目标不同,中医是通过整体去调整观察,在这方面中医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是比较有优势的,而西医是通过病变的部位去治疗。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冠肺炎刚爆发的时候,张老领导的中医团队,立马就有了治疗的药方,而且中医的方舱五百多人,没有一人病情转重,四百多人靠中药治愈。
但是反观西医方舱都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转重情况。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思维辩证。
而咱们说的浅表性胃炎在中医里是胃痛范畴。我当时接诊的一位病人胃脘胀痛反复发作2年多,加重1个多星期。
期间也住过院,西药吃了不少,但是病情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找到我这里时,已经寻医问药好几个月了。
刻诊:她胃脘胀痛又作并牵引至胁肋,伴有慢性的胆囊炎,嗳气,心烦,失眠,情绪焦急,舌红,苔黄,脉弦滑。
我当时给她开了一副这样的方子:炒柴胡,炒白芍,姜半夏,炒枳壳,广郁金,川朴花,石菖蒲,枣仁,茯神,陈皮,制香附,生甘草。7剂。
一个星期之后她的胃痛就已经消失了,心烦,失眠的情况大有改善。情绪也比较稳定。但是感觉有点乏力,而且食欲不怎么好。
于是我给她原方中加入黄芪,丹参以及健脾胃的药。
半个月之后她的胃病已经恢复如初,连她都觉的不可思议。
她说,我在医院用了那么多的药,病了都有两年为什么几副中药就能治好呢?
我说,中医治的不是病,是你这个人,是从你的整体去看的。
千百年来中医研究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而西医不同他们主要是以实验数据为,很多都是以解剖为研究基础的。
很多时候中医治病都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结果就是患者感觉好了,舒服了,自我感觉很良好,这就达到治疗的目的了。
没有西医所说的非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就像高血压,其实每个时期血压的状态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血压也是不同的。因为高血压就是一个病症。
她说,那我的这病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之前还能控制,可是我被孩子气了一次之后就变的严重了很多。
我说,从你的舌脉结合病症上就可以看出你这病是因为肝郁气滞,肝脾失和而导致的,因为肝主肝主管情志,舌红说明肝郁的现象明显。
另外肝郁气滞,肝郁犯脾无法克制脾土导致脾胃失和。
脾胃失和,气机不畅——胃脘胀痛并牵引至胁肋。而且“肝胆也是相照”的,自然会肋痛。
肝郁不舒,心神失宁,同时胃不和——睡觉失眠,情绪急躁,夜寐不酣,入睡困难。
而我给你所开的方中用柴胡、白芍、香附——疏肝柔肝;
枳壳、广郁金、川朴花、陈皮——调畅脾胃气机,
半夏——和胃,石菖蒲、枣仁、茯神——养心安神。
久病肯定气虚,而且会有淤血,所以我加入黄芪——补气;丹参——活血化瘀。
作为大夫看病,不要只盯一个病去入手,而是要从整体出发,以调整患者的情绪,把握整个病机出发,很多人不相信话疗的作用。
其实这也是治疗很重要的一步,这就相当于西医说的心理治疗,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我都要跟患者说这么多的原因所在。尤其是这种情绪不畅肝郁的患者。
有时候真的治好你的不一定是药,就像你很难过,心里有好多话,找个信任的人哭一场,说说心里话,心情立马就会不一样。
因为医者以病人为重,不是以病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