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既有彼岸的宁静与喜悦,
亦有此岸的无奈与悲伤。
请听淞雲诗话:《同是天涯老姓名》
宿雪圆光冰蕊稀
赏读《五律·月夜探梅》
诗作者:淞 雲 诗话:文 澜
主播:茉 清 编辑:微 语
诗家沽上住,
瑶魄冷柴扉。
顾我贫无据,
怀乡思未归。
圆光凉宿雪,
庭柳拂褒衣。
小巷离城迥,
隔墙冰蕊稀。
注:
瑶魄:月亮
圆光:天光
褒衣:宽大的长衣
冰蕊:指梅花
梅花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在万木萧条的冬日,傲放枝头,先天下而春。历来引无数文人墨客爱之、探之,留下了诸多佳话。北宋诗人林逋好古力学,不慕荣利,隐居孤山,终身不仕、不娶,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元末画家王冕,爱梅成癖,深居九里山,种梅千株,结庐三间,自称为梅花屋主;诗人淞雲客居沽上,月夜出行探梅,又是缘何呢?诗家沽上住,瑶魄冷柴扉。顾我贫无据,怀乡思未归。一句"怀乡思未归",顿解了心中的疑惑,引我穿越时空,再次品味古卷里的千年梅香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景物相牵的。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是思乡人脑海中的一个个具体物象或画面,也许是亲朋故旧、也许是山川景物、也许是风土人情,但最能引人怀想的,还是那些看似平常、却诗意的景物。由此可见,诗人淞雲笔下的月夜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之物,而是故乡的一种象征,被淞雲诗化、典型化了的,承载着其思乡的浓浓情意。那么诗人月夜探梅,自是情理之事,借梅而望乡,更是溢于言表,自然天成的了。淞雲此诗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却包含着高级的技巧。月夜探梅,其实是诗人通过寻常景物来体现特殊情思的典型化手法,是一种平淡得如叙家常的形式。圆光凉宿雪,庭柳拂褒衣。小巷离城迥,隔墙冰蕊稀。诗人心中的月、梅、雪,是密不可分的,有天光、宿雪做背景,更凸显出了梅的品格和气性;而梅的稀疏、几点嫣红,让原本冷寂无味的月夜,也雅致了几分;雪、月的交相辉映,让梅更冷艳到了极致,可谓是:瘦骨斜生清远处,幽香浮上最高枝。诗人笔下那探出墙头的冰蕊,仿佛是一个染了尘烟的素衣仙子,清寒漠漠的身影,缀满了闲愁。时隔多年,虽已物是人非,却依然梅枝盈手,遗世而独立,连一声轻叹都那么动人。而我眼中的梅,清妍素雅,原本就是一个蕙心纨质的民间女子,借明月款款而行,带着令人沉醉的古典气息和东风芳信。你看,那积雪枝头的小花萼,似呼之欲出,空气中若有若无的幽香,萦绕在冬的旷野,给枯寂的山水增添了无限的诗意。一样的梅花,却滋生出不一样的情怀。其实,大多时候,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未意识到,梅花作为一种中华文化"故乡"的象征,早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梅花高洁的品性,清高的灵魂也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宿雪恬淡、明月怡然、幽梅沧桑稀疏,瞬息,我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所吸引,思绪也在这清绝的光景中蔓延了。月光脉脉,梅香袅袅,充满着深情的意蕴,让淞雲的情感也有了生长的空间。雪后月夜探梅的冷寂,自是有种平日所无法拥有的感受。诗人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着眷恋故土与客居他乡之别,诚然有种潇散出尘之感。淞雲此诗精致内敛,酷似冬日交错的梅枝,有一种源于自然的静穆美感,体现出了诗人细腻的心思、对生活入微的雅致情怀。在章法自然娴熟的同时,也充满了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洒脱。淞雲于月光下放牧心灵,庭柳拂衣,小巷清寂,曾经豁达时的欢笑,低眉处的惆怅,皆是那般令人回味。沉沉夜幕,溶溶月色,经年回眸之际,诗人多想掬一抹清辉,再拈一指梅香,寄寓流年。隔墙梅花瘦影横,有雪落的冬夜,我亦是独坐案前,诗心荡漾处,呵墨拈几行小字,与淞雲诗中的梅,笺上交心,年年深雪里,浅插梅花醉。
诗作者 淞雲, 诗人,词人,擅经学,书画,文字学。
诗话作者 文澜 ,擅诗词,陕西米脂人 。
主播 茉清,一份执念,一瓣心香。最美的时光里遇见最好的自己。用声音传递爱与美好,用最真、最朴实的情感诠释文字。
微信号:yanlp0910;
喜马拉雅FM:茉清2017;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