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线工人:在迷茫中幻想希望,路在何方
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于是用排除法,先排除工厂。
在深圳,一名厂主叫苦不迭:员工都没有上进心,不卖力工作哪有钱发工资,现在工厂发展不好,推迟几天工资又不满意,总有几个刺头......
时隔今日,工人与厂长的矛盾一直在加剧,厂长希望工人能够体谅公司,但工人在遭受着长期高强度劳动,低水平薪资,环境恶劣等情况下,还面临着讨薪难的风险。
不止如此,我们还会发现这一事实,越来越多的领域内,年轻一代的工人越招越少,即便满成年的00后,内心也都对此有清楚地认知:未来不在工厂。
中国的工人该何去何从?
工人迷茫的现状
如果说工厂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工人就是科技之魂。
作为科技之魂的工人,却面临两难的境地。
在环境较差的厂房中,所有工人都紧张地站在机械工具面前忙碌着,但从他们麻木的表情上不难发现,他们的双眼没有光芒。
工人最不讲究的就是外貌和长相。
这不是因为工人不讲究整洁的面貌,古人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工人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仿若囚牢困境的工厂中,日夜不息地工作,他们一刻都不敢歇息,连生活都顾不上,又怎会在意虚荣的外貌。
在这里,干净是最不受待见的,这代表你还不存在扛起生活重担的思想准备。
“蚁穴”中的工人
工厂正如一个蚂蚁穴一般,工人就是蚁穴里的工蚁,他们要做的只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他们没有休假日,在他们看来,有休假的时间还不如继续打工实在,因为只要一天没有工作,就代表着这一天的收入为0。
所以说工人热爱工作的,工人听了都要生气:这都是生活所迫。
他们极其普通的一天,将这一天重复了一整年、两整年、三整年,他们不是没有转行的想法,但深思熟虑之下又都放弃了。
工龄代表不了什么,与大公司里工龄与工资挂钩不同,工人们待遇本来就差,只能乞讨老板多体谅体谅他们,这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或许有在工厂中试图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人生的少年,但刚进工厂,从成为一名工人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这是因为工厂环境的同化性:面对现实。
当社会上没人觉得当工人是骄傲的时候,工人剩下最后的自我安慰也破灭了,他们选择继续生活,尽管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自我的主动权,工人们向往着休闲时光,但看着可怜的加班费,再想想走出工厂门口,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还是强忍住眼泪。
对一位工人最后的打击——失去自己的认同感。
这不是问题所在,如果关注工厂的现实环境的时候,一个问题也因此孕育而生了:
工厂正在面临人才短缺。
工厂的新生血液在哪里?
当一个工厂大部分人都是临时工,被中介偷去一部分费用后便被劳务派遣,剩下的工资少得可怜,工龄最长的工人也并没有高升,反而会来事的混成老板亲信,老板的亲戚也理所当然挂个正式工的职位,这个工厂的氛围显然正在恶化。
工人用自己的一生换取社会的进步,但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却是一片迷茫。
我国的工人确实不少,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很多技校的辉煌办学,基层员工并不缺少,但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工种。
劳动密集型工种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需要培训的只是熟练度,当天即可上手,大多数人也正是用这样的低技术来充当廉价的劳动力。
这是一类卖苦力、卖生命、卖青春的典型,每年都会一直处在招生状态,不是因为一次招不够,而是因为这样的生活吓到了第一批年轻人。
年轻人安稳享乐,哪会想到工厂和工厂外的世界,隔着一堵墙却是两个世界。
工厂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和上升通道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机械操作,需要工人掌握一定的技术含量,因为培养的时间成本,工厂厂主还是很重视的,但也并不会改变多少,只是比基层工人条件相对好些。
高级技术工人和总工级别,就属于需要完备的技术含量的工人来参与,而这部分人数也相对过少,与总工人基数的比例相对少得可怜。
普通技工是最有希望成为替代高级技工的群体,但碍于没有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往往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在实际生活中却近十几年。
工人看不到上升通道,却不愿意听人画饼,这是人才短缺的根源。
原因当然也有,因为工厂主一方面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工人只在一个领域内慢慢成长。
第二个方面就是工厂主会担心工人产生议价权,所以会制定严格的工作划分,以此避免今后工人和工厂产生矛盾时,工厂主不会处于被威胁的地位。
工人们的上升通道,也就近乎摆设。
工人们的勤劳无法致富
工人是不能休息的,在严格的工作薪资里,工资是直接与工作时长来划分的,如果想要过得轻松一点,工人的收入就会面临降薪,罚款等厂主的警告,长而久之,一个不加班的工人不是一个合格的工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与外界想象不同,想要靠学习新知识来提升自我,跨行挑战比想象要困难得多。
所以当有报道,如果一个工人在工厂中还能每日坚持学习,最后考取理想大学或者取得优秀的工作,那么不论这位工人做什么事,都必将成为大器。
为什么很多人需要一个跳板,来跳出这个圈子?
因为在工厂,勤劳是真的致不了富的:正如蜜蜂一样,产出的蜂蜜流入哪里呢。
工人存在断代的风险
在面临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的问题时,血淋淋的事实提醒着人们,工人和工厂的未来,正在陷入泥潭。
没有人会天生喜爱工厂,所喜爱的不过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
还记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年轻人看着手里那普工的工资,他们脑子里想的不是什么尊重技术,不是什么善待未来。
他们想的,只有:逃离
机械制造行业里,如果有机会,年轻人们都会逃离,只留下勤勤恳恳工作二十多年,工资都没涨过的老人,而老人们之所以留下,也是因为背后没有路了。
即便技工学校也改变不了什么,技工学校的学生在读书的年代被淘汰下来,早已成为混社会的代名词,成了不学无术之人的聚集地,成了所有同辈人都不愿沾惹的人群。
如果有好的高中不念,有好的中学不上,又怎么会走入半社会状态的学校:技工学校。
如果有人借口说,技校也有很多好的学校,但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子女上一个最差的高中,都不愿意子女就读技工学校,这还说明不了什么吗?
因为技工学校没有未来
步入技工学校的年轻人,他们其实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并不热爱,他们是被迫进入这一切,他们怀揣着种种心思进入工厂,在工厂和技工学校环境的影响下,也在不知不觉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人们对于技工学校刻板的看法,让技工学校的希望雪上加霜,不管是从生源还是从环境来讲,技工学校没有能力承担培养优秀人才的能力。
工人应该怎样改变现状
这不单单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说仅仅提高工资,认为缺少人无非就是工资不够,必须得承认用高工资来诱惑确实能改变一时,但至于说能不能改变现状,从根源上彻底转变,那就不一定了。
关键在于,工厂能否给工人多一点的休息时间、能否让工人有自己的娱乐时间、能否给工人一个未来美好的前景,不至于自己被辞退时,面临失业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工人的工资能否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工人宁肯今天休息一整天的负收入,都不愿意高强度工作一天下所得的工资寥寥无几,还被蒜皮一些的小事情罚款。
很多工人会发现,自己一年累死累活,年终奖连库管和人事部都比自己高,而挂名的老板亲戚更是一天来不了几次,仅靠分红就让工人们望尘莫及。
工人们是最早能意识到这种不公的人,他们的感觉必然是五味杂陈,这无关自己所得工资高低,他们现在他们满脑子都是:
自己所得远远不及自己所付出的。
工人是人,不是机器,但已经和机器没什么两样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荀子》
我们唯有对工人的生活状况加以重视,才能改变我们如今的困境,而社会也应该慢慢接纳我们的工人兄弟。
工作强度与到手的工资,吓退了一代年轻人,工人赚的不是快钱,不是脏钱,而是血汗钱啊。
工人兄弟们在长期工作中累弯了腰,被厂长嫌弃般地辞退后,他们的后半生又该如何度过?
切实加强工人兄弟们的福利,改变社会对工人兄弟们的刻板印象,刻不容缓。
衷心地希望所有工人兄弟们能够重新回归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地位,你们才本该是国家的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