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这么多年,老师你焦虑了没?
焦虑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也不能独善其身。而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渐渐变得坐立不安、易怒,甚至失眠,很大可能就是焦虑情绪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阶段。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让老师们焦虑了。
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产生了冲突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人们对理想予以极高的褒扬,是因为理想是人性中颇为高尚的东西,是最接近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个东西。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层次更高,他们育人,不仅是提升大家的知识水平,更是升华大家的灵魂。
不否认,很多进入教育行业的人,是为了一份工作,一份饭碗。但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理想,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怀,而选择了教师职业。可是当他们走上教师岗位,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完全是两码事。
“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还是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花更多的精力帮助后进生,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尖子生’培养上?”如果为了教育理想,教师们可能就要丢掉教学成绩,如果为了教学成绩,教师们就要放弃一些教育理想,这是多么地煎熬。
另外,教师还要面临职称评审、各种临时性行政工作的困扰,他们为了所谓的事业发展,只好随波逐流地做一些自己很不情愿做的形式工作,这加深了教师们的焦虑。
二、自尊感丧失
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支撑师道尊严的社会基础正在瓦解。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揶揄,从后台走向了前台。有些家长的行为还极其过分,前段时间发生的“周老师事件”,就与学生家长的步步紧逼有很大关系。
也有一些教师在追求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地位盲目自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过分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而造成学生和学生家长与自己对抗,让自己的教学工作陷入到不可收拾的境地。这种情况的发生,加剧了自尊感的丧失。
三、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在众多职业中,教师职业算比较单纯的。它的单纯主要在于不需要在人际交往上花太多心思和精力,教师只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基本上可以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是人际交往方面的“侏儒”,他们的直线思维让他们在某些竞争激烈的事项中处于劣势。
比如职称评审。如果符合评审资格的教师数量较多,那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教师们,就会被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即便他们教学成绩很优秀。
如果有人问,从教这么多年,究竟有多少老师处在焦虑状态?恐怕没有人提供准确答案,但我们能感受到身边不少老师的紧张和忧虑,他们既为学生成长担忧,也为自身事业发展担忧。不过,作为人类的一种正常情感反映,焦虑并非完全是“恶”的,它有“善”的一面。人们正因为焦虑,才会迅速采取各种措施、经济调动各种有价值的资源,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人们的焦虑感不能过强,那样会加重人们的紧张、不安、忧虑等情绪。如果焦虑失去控制,人们就会感觉到恐惧、崩溃,甚至会有身体上的诸多不适感:心慌出汗、胸痛不适、恶心呕吐等。倘若出现这种状况,意味着很大可能已经患上了焦虑症,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这样一解释,大家应该都清楚了,焦虑和焦虑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们对现实或未来事物可能发生恶化趋势而出现的一种不愉快、不安和担忧的感觉,它通常是泛化的、不集中的、对某种情况的过度反应;后者则是一种焦虑情绪明显超过客观现实情境的病理性焦虑。
综上,不是焦虑症的焦虑,一点都不可怕。事实上,无论哪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对教师来说,尤为如此。如果教师们都处于“无焦虑状态”,是非常危险的,这对教育发展非常不利。人们通常所说“佛系教师”,就与“没有焦虑感”有很大关系。
若教师失去了焦虑感,工作激情就会随之减弱,对各种教学事务也表现出漠不关心。他们不会因为教学成绩不佳而紧张,不会因为课堂纪律不好而不安,不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更不会积极调动各种资源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他们处于一种无所谓的“佛系状态”。
一旦教师进入“佛系状态”,教育便失去了颜色,也会加深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误解,这对自己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以及对整个教育环境的优化,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阻力。
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焦虑感,他们应该对学校、对学生、对自己、对社会教育形势有所企盼;他们应该为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事务的不足而紧张。唯如此,他们才会有动力前行,才会引领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