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徽州40:溪居水墨画里的戴家岭脚

这一次唐里之行,最核心的目的地就是戴家岭脚,书面名叫对岭脚,用唐里话“dai gou ling gou”,所以我一直把它当作对角岭脚,还有个雅名“对川”。

“daigou ling gou”是老方的老家。老方大名叫方长根,是黄山联洁公司的董事长。联洁公司大家不清楚,但街道上穿着黄背心扫马路的大家都见过,他们就是专门负责城市保洁的。联洁公司和昊天保洁是黄山市城市保洁的先驱,引领了这个城市的卫生保洁。但是后来把市区保洁交给了所谓的上市公司,而事情还是本地在做,只是提高了费用而已。我妹妹小红枣嫁给老方已经快二十年,但这个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dai gou ling gou”在我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是个什么模样。这次老方约我一起回他老家看看,我激动了半天。

“dai gou ling gou”在小源村下游一华里,基本上算连着的。我们是从小源往下走的。小源是溪流的名字,水致清,两边的青山倒映在水面上,在阳光的辅射下,泛出一片片金色的涟漪,偶尔能见到水底石斑鱼在水底串来串去,很是惬意。

小源河在“dai gouling gou”上村口拐了个九十度的弯,河对岸冲出一片沙洲。河水急拐弯的地方有潭,那就是老方小时候摸鱼摸虾的地方。潭边垂直砌着河磅,上面盖有一间茅草房,说是农家的牛舍,现在堆柴禾用,但更像过去村头水碓。后面是一片树林,古树参天。树脚下积了厚厚的树叶和杂草,偶有一些石苇探出积叶,在寒风中摇曳。这景很是入画。

老方的家在村正中央,老房子比他后来盖的新房子看上去更结实。之前他一直给我介绍说他家三层老房子,那在徽派建筑中也自是比较高大的。今天去一看才知道原来他说的三层楼房,其实就是两层,只是前厅比较高,后半部分夹了层阁楼,也分出两间小房供住人。这样的设计是十分巧妙的,该高大的地方即高又大,住宿的地方仅仅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小桌,非常符合前二十年现代人提出的住宿观念:睡觉的地方不宜大。老方就是住在这阁楼上,一直到初中毕业后出去谋生。老房子里堆放着已经弃用的各种农具和柴禾。在柴堆后面依稀还能看到几十年前他父辈留五的对联,行书隶书各一对,那对联上的字绝非现在一般的书法家们可以比拟的。老方说,那就是他家隔壁的什么人搨的。遗憾的是,老房子的大门和边门都被人家偷走了,真是不可思议。

说老方家老房子比新房子结实是有道理的。老方的新房子是西式两层洋楼,一楼是客厅,二楼是房间。上二楼需要穿过院子上到对面厨房的平台上折一下再上二楼。由于老方常年在外,家里无人照应,院子里长出了杂草,厨房的外墙由于打水(风将雨水吹打在墙面上),上面的石灰已经剥落,湿漉漉地上面已经开始长出青苔,再不打理可能就会倒塌了。

这个村历史上有故事,解放前这里就是这片山汰的商贸信息中心,解放后成立供销合作社,这里是代销点,有个掌柜叫“东海”,齐武人,当时周围几村老头子每天都来这里聚头,一盘花生几块豆腐干一杯酒,可以喝一个下午,其他的就说不清楚了。有一个能说清楚的,跑广州去了,叫方永平。这家伙牛逼哄哄的,早在九十年代有本事就跑到广州开起了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在那时候我们根本搞不清楚这是做什么的,可这家伙就专门挣美钞欧元,替外国在国内做市场调研,挣得是金银满钵,买下广州半条街(有点点夸张)。现在更是不得了,投资药厂、基金等等行业,具体他不告诉我。哼!

(左边这位大佬就是方永平先生)

我们从“dai gouling gou”村下水口出村,回头一望,这村就处在山坳里,典型的背靠青山,前面临水,左右还有青山环抱,好一派风水宝地。民居依山而建,一层高过一层,村后是一大片古树林,树梢后面又隐隐约约露出几间土房,红色的墙体在青山绿水和古居民背景下特别耀眼,这完全就是一幅穿越了几百年历史的溪居水墨画嘛。

好地方!

《对角岭脚》

对角岭脚好地方,

十村八汰最中央。

一年四季山常绿,

春夏秋冬水流长。

上一村:唐里小源

下一村:棉纸的故乡__庄坑

(读后什么感受?请留言、纠错。)

(转发是对家乡和作者最好的回报)

(0)

相关推荐

  • 堂屋里的故乡

    老井的苍苔草垛上的月光是你 黑黑的瓦房窄窄的巷道是你 堂屋的神龛供台上的香火是你 --摘自张慧谋<纸边的故乡> 在乡下,堂屋叫"公屋"或"众屋",是 ...

  • 家乡的荷塘

          家乡的荷塘 □胡笛 二十年前,搬到县城住的第一个晚上,路灯的光刚好从窗子外面照进来,室内不开灯,也不觉得暗,让我这个胆小的人好生欢喜,不禁慨叹,还是城里好.小时候被老人们讲的鬼故事吓怕了, ...

  • 图游徽州37:唐里周岭山(靠椅壋、柿树壋)

    一九八五年暑假我到过周岭山,是从英富坑翻山过来的,来拜访我的好同学方路久. 三十多年过去了,周岭山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这次到了唐里,无论如何是要去周岭山走一回的.方路九不在家,他上城里去了,他打电话给他 ...

  • 图游徽州43:歙县岔口(鲍家汰)

    岔口原名双溪,感觉原来的名字更入耳. 岔口乃河汊交叉之口,在大源河和小源河在这里汇合成大洲源,向西经洽河.武阳而流入新安江.三水汇合处自然成了交通枢纽.这里离县城26公里,是岔口镇政府所在地,往大源方 ...

  • 到坞里土墙舍(图游徽州64)

    据说石碛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除了石碛村,还有两个在山里面.于是,我到村驻点第一天就推着自行车气喘吁吁爬上了这个村庄,扑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土墙舍洒落在两山夹一坞之间的山沟里,没有一幢洋房,甚至连散养的鸡全 ...

  • 石塔里(图游徽州87)

    石塔里地大墓村的水口,往里走是大墓村,往外走是前山村,往南过一座小桥,后是一桥是一条田间小道通往社屋里和大路上.这地方原来的地标是一座一人多高的石塔,形如靠椅,小时候村里娃经常爬上玩耍.分田到户后,桥 ...

  • 图游徽州3:南乡重镇杞梓里

    对杞梓里真不陌生,一来我们小时候这里是杞梓里区,我老家就属于这个区管.我9岁到12岁生了三年的尿毒症,每隔一两个月就要送小便到这里的医院化验,帮我做化验的医生叫冯祖安,是我妈年轻时的好友(不许多想!) ...

  • 图游徽州34:耿姓发源地绩溪仁里

    仁里距绩溪县城3公里,位于登源河西畔.是个千年古村. 仁里原是绩溪耿姓的发源地.据<鱼川耿氏宗谱>载,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工部尚书耿源进.助国镇天大将军(曾任杭州太守)衣锦还乡途中, ...

  • 图游徽州36:唐里方田

    在歙县唐里进山,经过六合村往北到了小源村,老方准备把车停在小源村带我走路去田川和周家汰,村里人说,到田川的路才浇好,车子能开到.老方大手一挥:"上车".我们又一头钻进汽车,沿着三米 ...

  • 图游徽州38:唐里十亩坦

    坦,在歙县南乡的地名是反复出现,大致意思是山区一小块平整的土地.十亩坦的意思是说这个村所在地地方有十亩平地,所以得名,它还有个雅名叫亩川.在十亩坦一进村就是个破旧的小学,其实就一间平房.房前面除了'教 ...

  • 图游徽州45:湖岭村

    从岔口往井潭方向瞭望可以见到一座山,所有去井潭以里的人都必须翻越这座山脚的一个小岭,这是一道分水岭,岭脚下的村庄叫岭山下,岭里面的村庄叫岭里,再往里有一湾略平整的山坳,宛如山中一湖泊,这村就是上湖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