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密特
今天,阳光仍在,我已走到中途。在曲折颠沛的道路上,我一直没有歇息,只敢偶尔停顿一下,想你,寻你,等你。
——席慕容 《写给幸福》
【故事大概】
一个退休的老男人沃伦·施密特被新上来的领导冷落,接着死了老婆,女儿珍妮又嫁给一个粗俗不堪一事无成的家伙兰德。本来希望能够阻止女儿的婚事,最后不得已承认上面所有的现实,甚至包括九年后自己也会死去。
关于施密特
▷菩提之恶花
《关于施密特》是部很悲凉的电影,这与现在的生活无关,只不过所有人前赴后继直奔一个孤独的方向时,人生的意义才被每个人发现,并因此变得很荒谬,这就是当一个人和所有他认识及认识他的人都消失后,他是否存在过这世上都会值得怀疑。
人到老年的施密特先是工作丢了,发妻离世,接着女儿要嫁给一个混混,男人生命后半段的痛,一个都没有少,孤独与苦闷接踵而至。看来人生的一切都不靠谱,于是施密特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根的旅程,行进中,随着心灵慢慢地变化,他和大洋彼岸的坦桑尼亚男孩分享着途中的经历。
”当我死之后,当认识我的人死之后,我就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一般”。看来自己还是个悲观主义者,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偶尔的大快朵颐,面对《欢乐颂》的叹息,以及瞧着周星驰的无厘头大笑,偶尔的浊世放纵,《关于斯密特》之类的电影四十岁前是看不透的,阳光普照,则是悲观中积极前行...
这个世界会好吗?其实早已面目全非,没人会在意一个失魂落魄老头黯淡的自问,“这个世界有了我之后有没有变得更好吗?”,如果这一天到来了,又能怎样?施密特甚至觉得一个刚认识不到一小时的女人比跟自己结婚四十二年的妻子还要理解自己,这是该庆幸还是该可悲的一件事情呢?
世界没有所谓的真相,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找到生存的动力。二十岁之前,发呆的时间超过思索的时间,二十岁之后,开始读书,又忘记了思索,终于到了三十岁了,开始跑步...
庆幸地是,就在不断见异思迁地兴趣中,暂时忘记了生活二十岁之前赋予强说愁。有时候,不要想去改变身边的人,在别人的人生里,你永远只是漫不经心。
很容易想起尼克尔森另一部作品《遗愿清单》,亚历山大佩恩的作品总是在叙述中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回忆思索还有悔恨,有时候来得及,有时候来不及,匆匆地走过,但孤独是永久的。人人仿佛流水线上的某个产品,老朽之前,还有寥若星辰的欢乐。
最终人们总是用慷慨陈词代替了心里真正想说的话,人生苦短,爱与不爱,总会随风飘散,唯有那路途上淡淡升腾的忧伤孤独才是浪漫生命最动人的地方。或许还有其他吧?
【水彩画:branislav markovi04 (塞尔维亚)】
前文回溯 :
- The End -
【菩提之恶花】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l1729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