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史|解密王羲之行书、草书、行草书,领略恬静坦然大王气度


Aug.

7

品录斋/李广国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晋代是讲究门阀制度的,当时有王、谢、郗、庚四大家族是政治上当权的大贵族。王羲之就是出身于其中第一大族——王氏豪门。王羲之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字逸少。因曾被任命为右军将军,后世也称“王右军”。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宋代陈思《书小史》中称他“善行、隶书”。历官淮南太守、丹阳太守、会稽内史。

王羲之书法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他年少时学卫夫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她“善钟法”)书法,后通过他的父亲得见前代的书法名迹,于是改变初学,博采众长。随后又渡江北游名山,遍览李斯、曹喜等大书法家书迹,在许下看到钟繇、梁鹄等大书家的书法,在洛下又看到蔡邕《石经》,并在他的堂弟王洽处看到《华岳碑》,大开眼界,因此书艺大进。

01

王羲之的行书

王羲之行书是他书法中最富有特色和情趣的一种书体。流传至今的,除了享有殊荣的《兰亭序》,还有《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等等。其中,有的帖为行书,有的帖则应视为行草书。此外,还有唐代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此书是广为收罗王羲之的行书,集字成篇,缀成《圣教序》一文。由于唐太宗倡导学习王羲之书法,怀仁和尚当时所见王羲之书法肯定远不止上面罗列的字帖,《集王羲之圣教序》摹刻都属精品,此帖也可为研究王羲之行书的重要资料。

兰亭序 局部

王羲之的行书字帖中,《兰亭序》被唐太宗视为至宝,死时陪葬于昭陵,从而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天子尊崇,臣民随之,上行下效,历代已成为定论。《兰亭序》真迹已不见,摹本亦是非常难得,历代翻刻《兰亭序》也没有停止过,但越是翻刻越是劣质。《兰亭序》影响之深远,以至于有人认为学行书如果没有学习过《兰亭序》,就不能算会写行书。一纸文稿能得到如此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王羲之也足可大慰平生了。

王羲之《何如》、《奉橘》帖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是王羲之行书自成新体的最成熟面目。书法风格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结体纵横聚散又是恰到好处,而且笔势连贯,用笔挺健利落,富有弹性美和节律感;点画的形态,随着笔势的节奏而起伏,既表现出肯定明确的法度,又显得灵活多变,意趣丰富。真正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境地。而唐代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字大多与这三帖中的字为同一笔法、体态,可见这是王羲之行书的主流风貌,而且遗迹在唐代时还有很多。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与王羲之行书的典型风格不同,其着重表现在用笔极为圆润,提按顿挫的节奏起伏和弹性感与其他书迹比较显得相对平和,而且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而饱满。唐代李邕《麓山寺碑》与《李秀碑》的体势、笔法取法《快雪时晴帖》较多,尤其是元代赵孟頫晚年的行书,也是远祖此帖,但不及此帖气韵生动。

02

王羲之的草书

王羲之的草书,传世著名的有《初月帖》、《寒切帖》、《行穰帖》、《上虞帖》,还有刻本《十七帖》、《王略帖》等等。但这些都为今草书。虞龢《论书表》中说王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张芝)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由此可以看出,王羲之精于章草。章草在当时是十分规范、法度甚为谨严的草体,士大夫文人圈中将此书体视作极高的、很能显示自己书法功力的书体。王羲之的章草取法张芝,但如今传世的唐代摹本都属于今草,没有章草,不知是什么原因。

王羲之《寒切帖》

在上述举例诸字帖中,《寒切帖》最为丰润灵和,笔势流畅,体态圆丽,它的韵致颇近于西晋陆机《平复帖》;但区别又在于《寒切帖》流利丰润,《平复帖》沉朴苍浑,明显有章草遗意。在笔势以及笔法上明显可看出西晋草书与王氏草书的传承关系。

十七帖 局部

而《十七帖》集字全取自王羲之信礼,乃唐太宗李世民所藏王羲之书卷之一。《十七帖》前面大部分信礼书法与《寒切帖》都属同一意趣。而英国博物馆所藏唐人临本《瞻近·龙保》二帖,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唐人临本《回近帖》,都是临自《十七帖》,相比之下,可以明显的见到唐人的书法风格,与王羲之书法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初月帖

另如摹本《初月帖》与《上虞帖》、《王略帖》(《宝晋斋法帖》刻本),与《十七帖》中最后几札意趣相近,较《寒切帖》多刚健之气,且笔画之间、字与字间连笔也较多,沉着痛快,与《寒切帖》萧散空灵为两种气象。

王羲之《行穰帖》

而《行穰帖》为王羲之草书中最为奔放爽畅的作品,这似乎正显示着王羲之书法笔势由内擫转向外拓的迹象。

虞龢《论书表》中说“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暮年皆胜于少”。从这上述这几件作品的书法本身来分析,似乎《寒切帖》为最早,帖中字与字之间除偶有连笔外,基本上字字独立,偏旁之间也少见连绵的笔法,并且点画丰润稳厚,颇存古意,可与西晋人草书相接。《初月》、《上虞》等字帖笔势较《寒切帖》,显得放纵、流畅,连笔也有所增多,无论是偏旁间还是字与字之间多为一气相连,节律感增强,可以看出是晚于《寒切帖》的作品。最晚的则可能是《行穰帖》,帖中字与字大小悬殊前所末见,且字势是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甚于上述所有的字帖,此帖正开王献之“尚奇”书法风格的先河。

宋代朱熹曾说:“《十七帖》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因为他写字都能自然的抒发性灵(“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所以王羲之能笔笔都在法度之中,但又不为法度所拘束,因势变化,应情立形(“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毫无强作姿态的地方。中国古代书法中的审美观与创作观,在王羲之书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着重性情流露而不是着意于表现,这也正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历来被士大夫文人视作修心养性的高级手段的原因。

03

王羲之的行草书

王羲之行草书佳作,有《丧乱·二谢·得示》帖和《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关于行草书,张怀瓘《书议》中说:子敬(王献之)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此中他将“行草”一体归为王献之的新创,是与史实不合的。但他对“行草”一体产生的缘由却是说得十分透彻——“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所谓的“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则是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书法创作情状。

丧乱·二谢·得示帖

古人将书法用于日常生活时,总以“便”字为要旨,在追求“便”的同时又有兴致的起伏、涨落,这在书写过程中起着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调节作用。因此,造成在一件手札中,有时写得偏于工整,有时又趋向放纵。忽然简为草书,又忽然繁为行书(甚至为行楷),或连成一片,又或字字独立,兴之所致,变化无穷。这样书写,既不受草法制约,又不拘于行书法度,自由变化,十分顺应心志,行草书便这样产生了。

我们在静心揣摩、仔细品味上述举例王羲之的几件行草杰作时,在他的笔墨变化和线条敛纵提按节律中,可以体会到这位“书圣”写作时的情绪变化及其对用笔、结体与章法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是一气而下,无限的微妙而产生的。平日经常学书所造就的是坚实基本功,而此时随着不经意的性情浪潮自由发挥,淋漓尽致。所以王羲之的这几件作品具有着深邃的艺术情境和崇高的艺术价值。

频有哀祸·孔侍中帖

王羲之师古功力深厚,而能随着时代的演化,并成就新体,完善书法形式技巧;同时,他又是玄学清谈思潮中的活跃人物,玄学强调个性,崇尚自然,与王羲之个性正合;再加上江南自然美景多,王羲之新体书法便是这多因素合一的产物。是天工与人工的结合、天性与理性的统一。后世书家中,无论他们的今体书法是属于古典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或是折中于两者之间的,都是以此为源头而拓展变化为无穷无尽风格面目的。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