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竟然是小说家发明的?!

1

圣诞节。

通过这些年的去洋节运动,圣诞已经没人提了。现在过不过圣诞节早已不是文化的问题了,而是政治正确。

挺可悲的一件事儿。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圣诞用品消费市场,2018年进口的圣诞树灯具中,有76.12%来自中国,圣诞节用品来自中国的则高达92.9%。去年12月8号央视财经报道,圣诞帽、圣诞服等圣诞用品10个月卖出近20亿!全球80%圣诞用品市场,被中国东部的小城义乌承包了,都是在这里采购!

今年是什么景象呢?

大体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这两天义乌停电的事是热门话题。我义乌小商品城的朋友说,这一年做了原来不到一个月生意。

当然,主要的影响还是疫情。

但有一个非常让人不解的事实是,我们挣着洋节的钱,却对洋节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敌意,并且还时时不忘强化这种敌意。

最不能让人的接受的是,还常常有人把这样洋节往宗教上靠,可问题是按照我们的宗教政策,即使是宗教的节日,我们也要抱着尊敬的态度,而不是这种像见了鬼一样的抵制态度。

十几年前,在中国,圣诞节这天也挺热闹的,商家为了这天最少要忙上半个月。

其实,在十九末中国的圣诞节就很火红了,很像一次赶大集。商家会在橱窗上喷涂上雪花、麋鹿等等圣诞节的元素,戴圣诞老人帽子的人也满大街都是,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大家并没有觉得是在接受西方的什么东西,有人卖有人买就叫生意。

大概是到2010年前后,对过洋节开始有了争议;2015年之后,过洋节作为一种商业形式都被否定了,而到了这两年几乎成了禁忌。

2

我们总讲内需不振、内需不振,节日就内需发酵剂。

人们的消费是需要理由的,并且这个理由是非理性的。它需要氛围的烘托,节日就是最好的理由,并能做更现实的烘托。

也就是说,我们一面觉得内需吃紧,一面还主动抹杀民众的消费欲望,最典型的就是消灭消费场景。

不但能消灭圣诞节、感恩节这样的大场景,还有路边小摊的小场景。前一阵子觉得小摊重要了,城管开放了一点。珠海这些天又不行了,大街小巷又干干净净了。

洋节被消灭,是有人说洋节传播了西方的价值观。前两天老胡还说,我们与西方的矛盾不是价值观的矛盾,西方的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法治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样的,不矛盾,是意识形态的矛盾。

老胡的这种降调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把冲突改成了矛盾。不过,如果价值观大家都是一样的,就是什么香、什么臭,什么好看、什么赖看大家的理解就都差不多,那么,可不可以说有普世价值呢?

老胡也觉得这种说法说不过去,讲意识形态矛盾也不行。因为价值观决定意识形态,价值观没矛盾,意识形态有矛盾说不通。最后老胡说利益有矛盾、有冲突。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

当然了,无论价值观什么样、意识形态什么样,这些东西在利益面前一样也是有冲突的,要么是你的,要么是我的。父子都要争个你我,这是人性。

所以说,我们不要总是盯着什么价值观、意识形态或者是宗教不放,还是要看利益。都回到利益这盘棋上,一切都好办,因为只有利益最真实。

3

说回来了,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从文化上讲,文化是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大概念,西方文化一直就影响着东方文化。

因为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催生了一套区别于古代农业社会、皇权教权社会的文化,相对于传统的东方皇权文化而言,西方文化是有进步意义的。

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也都来自西方。

当时把这种文化传播和学习的方式叫西学东渐。可以讲,西学东渐到现在也没有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生活方式都改变了,从文化最底层的衣、食、住、行到上层的哲学、艺术都是走的西方路子。

不过,在加入世贸之后,西方人也因为利益的追求大量地接受了中国文化,世界各大城市过中国年就是最好的范例。这说明,三四百年的西学东渐开始有了逆向的趋势。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觉得不舒服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族主义的兴起,用中国民间的话讲叫有两儿钱烧的。

这种烧出来的不适应感和膨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都有过,只不过他们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都退烧了,另外就是,他们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直被压制,意识形态也与西方又不太冲突,所以就没有形成我们现在的这种民族主义至上的尴尬局面。

4

圣诞节被西方社会广泛认可也没有多长时间,也就是这一百多年的时间。被认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个节目做到了去宗教化,变得更世俗、更商业。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设计出的、今天红白色调的圣诞老人形象和各种年终消费主题。在1958年的时候,丹麦哥本哈根一个叫保罗的牧师宣称,圣诞老人是一个“异教徒的妖精”,并对一个圣诞老人像判了死刑,公开用火把圣诞老人像烧了。

他的理由是,这个节日这样过下去,人们会把圣诞老人当天主、当神了,真正的天主、耶稣反倒没人记得了。

因为《圣经》里就没有圣诞老人这个人,他是异教派来的一个妖精,是来破坏基督教世界的。这种说法倒是挺像中国有些人的想法,既像中国古代的妖精论,也像现代的西方渗透论。

确实是这样,现在西方人没几个人拿圣诞节当耶稣的生日过,而是年末一个世俗的节目,就和我们过的大年一样,没人想“年”是一个会吃小孩的妖怪。而推动去宗教化的就是商业、利益、消费。

不过,西方的圣诞节也是有价值观的,并且不是来自宗教,而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双城记》的作者)的小说《圣诞颂歌》。

《圣诞颂歌》出版于1843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也有很多在认为就是因为这本小说,圣诞节才被西方社会广泛接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莱斯·斯坦迪福德还为狄更斯和这本书小说专门写了一本书,就叫《发明圣诞节的人》。

在书中斯坦迪福德通过狄更斯所处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以及小说的代表意义详细论述了狄更斯才是发明圣诞节的人,是这本小说让人们放弃了宗教的偏见,把圣诞节过成了一个世俗的节日。

《圣诞颂歌》的情节很简单,小说主要讲了一个叫斯克掳奇的人。斯克掳奇是个小老板,还是个吝啬鬼。他攒了很多钱,然而他却不舍得为职员的炉火加一块儿煤,他的侄子好意的邀请他参加圣诞夜的晚会,他却认为侄子是为了占他的便宜而推辞。

圣诞节这天,他在街上碰到有人请他给穷人捐点钱,他却说:穷人就该去福利院,或者干脆关进监狱。他回到家,发现自己已经死去的合伙人变成鬼魂来到他家。鬼魂说,晚上,三个圣诞精灵会来找他。

这三个精灵,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带着斯克掳奇踏上了三次旅行。过去精灵带斯克掳奇回顾了他的人生;现在精灵带他到街上,去看人们过圣诞节时的温馨画面;未来精灵带他来到自己的坟墓。斯克掳奇看到墓碑上自己的名字,幡然悔悟。第二天,他就给穷人捐了一大笔钱,还对伙计说要给他涨薪。故事结束的时候,斯克掳奇完全变了,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这本小说是一个单纯的道德寓言,寓意很清晰:愚昧和贪婪必遭报应;乐善好施和家庭团结至关重要。

这就是狄更斯为圣诞赋予的全新世俗价值观,乐善好施和家庭团结的这种价值观没人能拒绝,所以,圣诞节开始全球流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