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十七)东晋真品“伯远帖”

师宋堂2018-06-14 21:47:03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

(十七)东晋真品“伯远帖”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

《伯远帖》上只存录王珣书信中的47个字,只言片语中似乎诉说着萦怀的回想和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此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此帖后为乾隆帝所珍视,并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这三件稀世的法帖珍品辉映着东晋王氏家族在书法艺术上的风范与荣耀。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自命风流的乾隆皇帝也有走眼的时候。被当作“上上真迹”的三件宝帖中,经现代书画专家研究,认为《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其实皆为后世书家临写,只有《伯远帖》仍被认为是东晋王氏法书的真迹。

清亡后,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伯远帖》、《中秋帖》带出皇宫,后卖掉换钱,于是此帖流散在外,辗转于乱世中。直到共和国建立后,1950 年,宝帖在香港出现,周恩来总理指示以重金将二宝购回,交故宫博物院珍藏。至此,“三希堂”之“二希”终于回归,今天我们也才能一窥之绝世容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