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劳动大学旧址保护建议
安徽劳动大学旧址保护建议
石象斌
微信版第1009期
安徽劳动大学简称“劳大”,是1965年1月1日中共安徽省委遵照国家“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改革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所高等院校。1965年级春季班为全国统考招生。建校之初,“劳大”设施简陋,条件艰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远离县城的荒凉的麻姑山脚下建成了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仅以1971年至1982年为例,“劳大”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5000人。
1979年之后,随着省内高校办学布局结构调整,“劳大”先后将自己的专业调整给教育学院、安大、安师大、安庆师院和合肥经济技术学院等高校,为全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劳大”最终的结局是被成建制撤销,这在安徽高等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劳大”虽已不复存在,但旧址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第一,“劳大”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珍贵遗产。“劳大”成立于非常时期,却在较短的时期内,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成长壮大,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劳大”响应党的号召,历经了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制度再到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是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全国性教育“实验”样板,具有独特性,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
undefined
第二,“劳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劳大”旧址及相关的历史遗迹、校园环境是“劳大”的物质载体,展现出安徽教育精英在艰苦环境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尚品质和情怀,是安徽改革创新文化中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值得尊重和保护。
第三,“劳大”文化是展示宣城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苦学勤思、求真践行、进取包容、报效祖国”的“劳大精神”是对“创新、拼搏、合作、奉献”的“宣城精神”的有力补充,加强对“劳大”旧址的保护对提升宣城市的人文内涵与城市形象很有帮助。
“劳大”撤销后,旧址现状堪忧。校舍和图书馆等建筑或被作为农场职工宿舍,或被改造出租,或被废弃,部分建筑年久失修损毁较为严重,保护时不我待。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劳大”旧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题中之义。现提出将“劳大”旧址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意见。
第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垦集团、宣城市人民政府建立协调机制,各方积极主动,将“劳大”旧址认定为宣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或对一定区域加以原貌式修缮,建立历史资料陈列馆,挂牌予以保护,并积极创造条件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对“劳大”旧址保护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和机构,借助专业机构和人员参与旧址建设设计;选择综合实力强的文创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创新管理模式,以保证“劳大”旧址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劳大”旧址为核心,整合周边自然文化资源,建设一座“劳大”教育遗产公园。强化遗产教育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树立起尊重、崇尚和讴歌劳动的新风尚。现“劳大”旧址已与双桥物流园区相毗邻,与敬亭山、鳄鱼湖互为犄角,形成了环绕宣城市区的环境生态圈,要加快麻姑山生态经济园区建设,促进其与市经济开发区、市物流园的竞相发展,成为市本级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近期要立即对部分劳大旧址的使用权进行梳理。对有破坏旧址行为的使用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劝退,阻止“劳大”旧址形貌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