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家长里短都能9.1分,李安你真行
李安“父亲三部曲”中,《饮食男女》是最出名的一部。
豆瓣24万人评价得出的9.1分,可见这部影片的极具魅力之处。
影片一开头便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哗啦啦”的城市交通声,汽笛声,间或夹杂着几声摩托发动的轰鸣,似乎未看画面,风尘便扑面而来。
然后黑幕褪去,在俯瞰的视角里,绿灯行,车流如洪泄。人来人往中,裹挟着一个都市日常的喧闹。
镜头愈拉愈近,终于直视行人的头颅,荧幕上出现了四个字,《饮食男女》。
Eat,Drink,Man,Woman,这简单的四个单词,涵盖了人的一切欲望。
画面紧接着转到一所绿树环绕的民居,安静,鸟鸣啾啾,像是都市里的一处桃花源,闹中取静。年轻人奔走于工作学业,而退休的老年人却乐得清闲,守着锅碗瓢盆过日子。
无声的对比,归功于剪辑的巧妙,让我们隐约地窥见了这部影片即将展现出来的冲突感。
作为“父亲三部曲”的最终章,同前两部一样,李安从不着眼于只讲父亲或是父爱。无论是《推手》,《喜宴》还是《饮食男女》,它们所表达的内容都要远远超过单单“父亲”这个词,而是延展到社会现实的种种角落,显示了李安对于“人”的关注。
然而《饮食男女》独特就独特在,它是父亲味儿最浓的那个。
常说“父爱如山”,父亲在记忆中永远是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那一个,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式父亲。
但李安向我们展现了“父亲“这一角色更为复杂的多面性。
在性格强势的二女儿家倩眼中,爸只会和妈吵吵闹闹,似乎没有感情生活,只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但是她也会笑着提起那个爸用面团烤的手镯,甚至一个镶满了糖浆和八角做的钻石。
“我跟你讲,小时候我爸有多亲切、多好玩。“明明是笑着的,说起这句,嘴角却又僵直了,因为再也不是小时候了。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父亲对她们的爱一直没变。只不过随着女儿们年龄的增长,他更倾向于给她们自由,给她们自己选择的空间。
一句无奈的“养大了,随她们去吧。“,是父亲勉强伪装的释然,也是儿女们成长后家长必然的放手。
用严厉的外表掩盖父爱,这是父亲们的共通点。可如果不是爱,什么能支撑起每周末雷打不动的聚餐,支撑起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宴席?
李安善于把控细节,最初和最后的聚餐中都有捉鸡的画面,不同于老父亲的稳重,两个未来女婿一个追一个抓,还是捉不到,反而弄得院子里鸡飞狗跳。
就这两个毛头小子,能照顾好我捧在手心里的闺女吗?朱父心思烦躁,刻瓜的刀向下剌开一道口子。
台湾第二代导演似乎对散漫化的生活细节有着无法抑制的偏好,正如杨德昌的《一一》、侯孝贤的《海上花》,当然也就包括李安的“父亲三部曲”。
这样的电影只看一遍实在是太亏待它了,每多看一遍,便能获得更多细枝末节的体验。像是嚼一口馒头,最常见的吃食,但是细嚼慢咽,便尝出来淡淡的甜味。
看似对生活流水账般的叙述,其实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隽永。
也因为平淡下暗流涌动的特点,甚至有网友提出,《饮食男女》是一部悬疑电影。因为它指向结局的种种线索,其实早在电影开始,导演就已经频繁暗示。
李安在这部影片动用了他对小人物一向独到而敏感的认知,还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再证明他在《喜宴》里亲自客串的一句话,“你正在见证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看完结局,读者大可以一笑,真的是应了朱爸那一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饮、食、男、女,人这一辈子哟,就为了这四个字,但这就是生活。
一道又一道菜,一个又一个伴侣,一天又一天过日子。
----
原创:盐粒儿(感谢投稿)
编辑校正:慢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