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70丨厚朴麻黄汤与泽漆汤

  • 徐忠可注解

【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则表邪居多,但此非在经之表,乃邪在肺家气分之表也。故于小青龙去桂、芍、草三味,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以辑心火而安胃。总是清客热,驱本寒。

【泽漆汤】若咳而脉沉,则里邪居多,但此非在腹之里,乃邪在肺家荣分之里也。故以泽漆之下水,功类大戟者为君,且邪在荣,泽漆兼能破血也。紫菀能保肺,白前能开结,桂枝能行阳散邪,故以为佐。若余药,即小柴胡去柴胡、大枣,和解其膈气而已。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2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2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 ...

  • 何任:厚朴麻黄汤与泽漆汤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谓: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由于文字过简,又不叙见证.读此条者,多以脉象及处方用药加以分析,故历来议论 ...

  • 太阳变证—(二)邪入胸中

    太阳变证—(二)邪入胸中

  • 《伤寒113方》第二十四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第二十四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太阳八十三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45克),芍药三两(45克),甘草二两(30克),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45克),杏仁五十 ...

  • 经方: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原文]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洗,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眼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作者]张 ...

  • 伤寒论学习:43条-46条

    伤寒论学习小组讨论记录 主持人:林利城老师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李仁昌.陈小芳.周志阳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时间:2017年06月13日20:00-21:00 地点: ...

  • 金匮诵读95丨厚朴大黄汤、小半夏汤

    (二十六)言支饮则必稍偏矣,然不引痛胁下,亦不言胁支满,而只胸满,是虽偏而不甚偏,故可直驱之,而用小承气,气顺则自下也.论曰:此即小承气,治腹满之痛而闭者,即曰三物汤.盖此重散结气,故以厚朴为主,彼乃 ...

  • 金匮诵读71丨麦门冬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诵读71丨麦门冬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 中医书友会 7月14日 尤在泾注解 [麦门冬汤]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 ...

  • 金匮诵读61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尤在泾注解 (八)脉极虚芤迟者,精失而虚及其气也,故少腹弦急,阴头寒而目眩:脉得诸芤动微紧者,阴阳并乖而伤及其神与精也,故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沈氏所谓劳伤心气,火浮不敛,则为心肾不交,阳泛于上,精孤于 ...

  • 金匮诵读72丨越婢加半夏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

    尤在泾注解 (十三)[越婢加半夏汤]外邪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婢汤散邪之力多,而蠲饮之力少,故以半夏辅其未逮.不用小青龙者,以脉浮且大,病属阳热,故利辛寒,不利辛热也.目如脱状者, ...

  • 《金匮悬解》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

    咳嗽上气七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气,壅于头部,是以浮肿,喘息肩摇,是谓肩息,其脉浮大者,阳根下绝,此为不治.又加下利,中气败泄,尤为甚也. 1 本条上气,怎么就成了 ...

  • 金匮诵读104丨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 ...

  • 金匮诵读140丨妇人闭经

    尤在泾注解 (十四)经水不利下者,经脉闭塞而不下,比前条下而不利者有别矣.故彼兼和利,而此专攻逐也.然必审其脉证并实而后用之,不然,妇人经闭,多有血枯脉绝者矣.虽养冲任,犹恐不至,而可强责之哉. (十 ...

  • 金匮诵读139丨妇人流血不止怎么办?

    尤在泾注解 (十一)本文已见<虚劳篇>中.此去男子亡血失精句,而益之曰旋覆花汤主之,盖专为妇人立法也.详<本草>旋覆花治结气,去五脏间寒热,通血脉:葱主寒热,除肝邪:绛帛入肝理 ...

  • 【金匮名医验案:厚朴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方药]厚朴五两(15克) 麻黄四两(12克) 石膏如鸡子大(45克)杏仁半升(9克)半夏半升(9克) 干姜二两(6克) 细辛二两(6克)小麦一升(18克)五味子半升(9克) [用法]上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