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味诗:古诗中的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其以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它是一种集光影、舞美、雕刻、音乐、操纵、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流行于我国华北、东北等广大地区,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
唐山皮影是由宋代、元代的中原皮影流入北方后,在明代受滦州语言影响而形成的地域性民间艺术形式。清代的200年间,影卷创作数量、质量均较高,是唐山皮影戏发展壮大最显著的时期。
唐山皮影戏的影班最少由六人组成,一般为七、八、九人不等,俗有“六劳七闲”、“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其分工为拿影、贴影各一人,打哄子(鼓师,兼打大锣、铙钹)一人,拉弦一人,专门配唱者二到五人。除弦师外,其他人均兼演唱。演出的剧本被称为“影卷”,从现存的影卷看,其故事涉猎的历史范围很广,从商周一直到明清。其题材更是多样化,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等,包罗甚广。
近日,在冀东地区的古籍资料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了这样两首记载当时滦州皮影演出盛况的诗。其一:
影戏同笠泉给事作
黄门示我影戏诗,好句络绎云烟驰。声情伎俩写已尽,我即欲和其何辞。吟哦再三兴忽发,俯仰身世为吁嘻。登场傀儡昔所贱,鲍老犹是木偶为。脱略形骸借离照,今之为此乃更奇。画皮剪纸作人样,面目仅许一半窥。貂蝉兜牟虚异表,红装绿鬓空媚姿。悲欢离合本人事,一一乃以影取之。鱼龙曼衍备百戏,倏忽变幻系一丝。左牵右掣逞匠巧,楼台蜃气飞烟炊。鸣钲击鼓杂丝竹,村讴俚倡争哑咿。百年泡幻忽有觉,身轻世事其如遗。衣冠面目不自鉴,背灯取影良可悲。从人牵曳孰好手,颠倒合受儿童嗤。我歌妄拟继君后,应笑掇拾讥詅痴。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史一经,字研余,号君牧,江苏溧阳人。据《洮渔遗诗》,诗作于咸丰丙辰(1856)正月,地点滦州。
其二:
影戏和焦笠泉
傀儡迹久陈,土风竞新颖。人生已如戏,作戏更因影。纷纭脚色殊,像人谁作俑。妆从半面窥,意可全神领。具体嗤相皮,(人物皆以驴革为之。)牵丝走不胫。朝映白日光,暮照华灯耿。帷幄资运筹,机关斗捷警。如作广寒游,仙队霓裳整。又如海市中,奇观楼阁迥。绘色兼绘声,俚谣杂巴郢。悲歌燕赵多,靡曼郑卫等。嬉笑与怒骂,淫哇间凄哽。亦能寓劝惩,善恶昭鉴炯。报赛盛春秋,醵金糜市井。观者如堵墙,无眠喜夜永。割席男女分,携手儿童并。悠扬丝竹音,点缀枌榆景。身世感如斯,当前皆幻境。云烟过眼空,热闹回头冷。可惜矮人多,观场茫不省。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张山,字景君,乐亭人,是“京东第一人”史梦兰的得意门生。
史一经的诗描写了滦州皮影影人的制作、操纵表演、舞台布景、演唱配乐等。张山的诗对此描写得更为生动,还突出了皮影演出时男女分席、儿童携手、观者如堵的火爆场面。此外张山的诗还强调了皮影剧目的社会教化功能:“亦能寓劝惩,善恶昭鉴炯。”
张山是乐亭人,看来对家乡的皮影更为熟悉,所以诗中的描摹更为真切。史一经是外乡人,此前应见识过其他地方的木偶戏,可是看了滦州皮影的演出后却倍感新奇,叹曰“今之为此乃更奇”。当然,二诗又都必然地因观影剧而生发出人生如戏的感慨,讽喻世人要以影人自鉴,莫要只顾观场取乐而忘记自省,莫要迷失自我而成人生的傀儡。
咸丰四年(1854年),山西高平举人祁之鑅(字季闻)署任乐亭知县,溧阳史一经(字研余,号君牧)随之任幕佐。不久,史一经与史梦兰既结挚友又认同宗,交往十分密切。
祁之鑅后改任滦州知州,史一经亦随之前往滦州。刑科给事中焦友麟时在滦州公干,遂与祁之鑅、史一经、史梦兰、张山等人结识,朋友之间交往密切,唱和不断。
咸丰丙辰年(1856)正月,焦友麟观赏滦州皮影,之后赋诗一首《影戏》以纪演出情况,并把诗抄寄给朋友。史一经、张山收到后分别写了和诗。
诗中所称的“笠泉给事”“黄门”“焦笠泉”指的就是焦友麟。焦友麟,字子恭,号铁珊,又号笠泉,辽西朝阳人,道光癸巳进士,历官刑科给事中,擅诗,著有《鉴舫诗存》。可惜这部诗集已亡佚。
史一经去世后,史梦兰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资刊刻了史一经所著《洮渔遗诗》四卷,其中包括《小沧屿山房诗存》二卷。《影戏同笠泉给事作》就收在《小沧屿山房诗存》里。张山的《影戏和焦笠泉》则被史梦兰收入了《永平诗存续编》。
焦友麟的《影戏》诗今天看不到了。幸好史、张二人的和作保存了下来,能让我们今人从中领略160年前滦州皮影的演出景况。这也要归功于史梦兰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保存。
(作者:石味诗,河北省唐山市工信局干部)
京畿学堂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敬请关注转发
来稿请投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