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四十六,青龙镇
青浦博物馆有二个主题,一个是桥,一个是青龙镇,青浦境内的桥乡以金泽、练塘、朱家角为代表。青龙镇为唐宋时期上海地界的名镇,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青浦始设县,县治就在青龙镇。
青龙镇位于青浦的东北境,白鹤以东,重固以北,北滨青龙江。青龙江为古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
中国的水路运输方式南北不同,以长江为界,南方海运以尖底船为主,福船、广船属于这一类,北方海运和内河航运以平底船为主,浙船(也叫沙船)属于这一类。一旦中国南方得到开发,水路运输的接驳点就在长江口。
唐初,经济重心还在北方,扬州成为这个最重要的运输转运站,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到天宝年间在江南置青龙镇,逐渐成为当时东南通商大邑。宋代,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倾斜,青龙镇开始快速发展。当时在青龙镇置市舶司,一度成为对外贸易港口,繁华兴盛,前后持续近200年。
青浦博物馆复原的宋代青龙镇模型,此为典型的沙船
南宋青龙镇曾经设有省部级的市舶司
北宋元丰年间,朝廷在青龙镇置监镇,首任镇监为米芾,米芾是一位大艺术家,尤其痴迷于奇石,被称为石痴,深刻影响到另一位大艺术家宋徽宗赵佶,从宋徽宗管理大宋帝国的作为,大致上可以猜想到米芾管理这座东南通商大邑的状况。
到宋末,因松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趋渐窄,大船难以直接出入,原有港口贸易活动渐渐移至今上海旧城区内,青龙镇遂趋衰落。不过在明嘉靖年间,设立青浦县时,县治依然在青龙镇,后来才迁移至唐行镇,就是今天青浦区城区城厢镇所在。
今天青龙镇是青浦区白鹤镇辖下的青龙村,村子里尚保留着青龙古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原名报德寺,唐长庆元年(821)改名隆福寺,建塔,此塔犹存。寺与塔肯定不是唐代遗存,塔身据说是北宋庆历年间原物,和范仲淹、滕子京一个年代。
关于白鹤镇、青龙镇和青龙寺的塔,当地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白鹤镇边的那条河不叫“白鹤江”,而被称作“美池”。那里的乡民安居乐业,过着平和、安宁的幸福日子。不知什么时候,安宁的小镇飞来了一条大青龙,它呼风唤雨,作威作福,还要当地的老百姓每年献个黄花闺女和10头牛供它享用,把百姓们害得苦不堪言,怨声四起。
看着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中度日如年,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决定替天行道,除掉大青龙。当她听到千里之外的鹤山上住着的仙鹤公公能够拯救百姓时,就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来到鹤山,向仙鹤公公求救。
仙鹤公公问她:“你想为民除害,这是好事,可是你愿意牺牲你自己吗?”
“愿意!为民除害,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姑娘斩钉截铁地回答。
仙鹤公公微笑着点了点头,拿起羽毛扇轻轻一扇,顿时,姑娘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鹤。白鹤姑娘飞回家乡,与大青龙展开了殊死搏斗,终于杀死了大青龙,可她自己也身负重伤、奄奄一息。白鹤姑娘临死前,怕大青龙还魂过来,便用尽最后的力气,衔来一块块石头,垒起一座塔,镇住青龙,使它永世不能再危害百姓。这座塔便是后来的青龙塔。白鹤姑娘呢,也气竭力尽,一头栽进了青龙塔边的“美池”里。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敢无畏的白鹤姑娘,就把“美池”改称为“白鹤江”。
看起来,上海的男人真的没什么血性,这样上刀山下火海的事情需要一位姑娘,而且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去做。不过,很显然这个所谓的民间故事带有很明显的时代烙印,是某个先锋队的定制产品。
青龙村、青龙古寺,距离正峰苑3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