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风与续命汤的探讨
语音 | 晴好
今时我们遇到中风,俗称的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急急送去医院,用西医手段治疗。那么,古人遇到中风怎么办?中医能不能治中风?中医治疗中风的效果如何呢?
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以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续命汤……效如神”,“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对于中风的治疗,孙思邈说:“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并在其书中收录了不少以治风为主的大、小续命汤等古方。
孙思邈自己在一百岁时中风了,他马上用了续命煮散,一天服四次药,连续服药十天,就康复了。
我学习孙思邈的经验,我在临床上诊治中风急症,亦用续命汤加减。比如,我常用续命煮散、三生饮、小续命汤、《古今录验》续命汤等,收效甚高。
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重视续命汤,认为“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这个观点与孙思邈的完全一致。
中医以风立论,从祛风入手治疗中风。而现代医学以认为是脑血管病,重视输液。临床所见,输液越多,越容易留下偏瘫的后遗症。输液偏寒,本来中风的本质就是真气不足,而虚阳上亢。此时若过度输液,会增加体内的水饮,加重气机的不畅和脉络的瘀滞,最终导致真阳耗伤,病邪内滞,导致后遗症的发生。
对于中风,我的理解是,中风是一个寒热错杂的疾病,既有本虚,又有标实;既有下寒,又有上热,且兼有血瘀、水饮、痰浊等病理因素。另外,中风还有体质相关,往往是阳虚、阴虚或痰湿体质者容易患中风。
为什么要用续命汤?所有的续命汤都有如下的特点:
一则扶正与祛邪兼顾;
二则理气与活血相兼,内通外透;
三则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这些特点非常适合于中风的治疗。
续命汤不仅可治中风,亦适合于临床常见的外感病、内伤病、皮肤病等等各科疾病。
比如,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说:“小续命汤(六经中风通剂)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喎斜,语言蹇涩,风湿腰痛,痰火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并认为,此方为治风套剂,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
清代名医魏之琇在《续名医类案》中举了一个痛痹的病案:“陈良甫治一妇人,先自两足踝骨痛不可忍,次日流上于膝,一二日流于髀骨,甚至流于肩,肩流于肘,肘流于后溪。或如锤锻,或如虫啮,痛不可忍,昼静夜剧,服诸药无效。陈诊之,六脉紧,曰:此真历节症也,非解散之药不能愈。但用小续命汤一剂而效。”
我临床治疗风湿痹痛,亦常用小续命汤加减化裁,取效甚速。我的理解是,小续命汤是祛风之剂,只要有风郁于经络,即可用此方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