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精讲 | 第10期:2019互联网报告最新数据,用了就是加分项!

「好的答案总有它的道理。」

木铎考研团队联合人大、武大、复旦、中传等高校的学长学姐一起,在「木铎考研」(ID:muduoedu)微信公众号上,每周为大家推出一篇「真题精讲」。内容一部分来自【2020高分全程班】的作业点评,另一部分来自接收的非木铎课程学员投稿(名校老师为您免费批阅)。涵盖考点分析、解题策略、答题套路、高分答案点评等,帮助各位同学拨开迷雾,掌握答题技巧。

真题精讲内容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考点分析:着重分析每道题目出题背景、出题思路、隐藏考点以及出题老师想让你回答的内容。

  • 解题策略:教你如何将一道题目一字一句剖开分析,精准把握出题意图,巧妙构思答案布局。

  • 答题套路:差的答案总是离谱得各式各样,好的答案总是有相同的闪光点。掌握答题套路,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 高分答案点评:已经考上的高分学长学姐写的答案就是一份最好的借鉴,可以告诉你好的答案该是什么样子,与自己的回答进行比对和总结,你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下面开始第十期的「真题精讲」!

评分规则:

  • 绿色字体代表亮点,红色字体代表欠缺点,括号内为具体点评内容。

  • 错字别字病句每处扣0.5分,但每篇扣分总计不得超过1分。

  • 语言不顺不鲜活,视情况扣1-2分

  • 考点不足不充分,视情况扣1-4分

  • 其它情况,具体见文中分析。

  本期点评题目  

论述题:试论述社交媒体的发展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20分)

(上一期点评题目请戳:真题精讲 | 第09期:答“影响/看法”类的题目,千万不要忘了“一分为二”!

1

(中秋快到了,用一下萌萌土土的小兔子嘻嘻)

一、社交媒体的定义(这种小标题实际是不需要的,直接写定义就行哈)

社交媒体通常也称为“社会化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论、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这个概念最先出现于2007年的《什么是社会化媒体》一书中,作者安东尼.梅菲尔德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这句话可删去)。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有五点:参与性、公开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概念陈述可以,建议做一下顺序调整:社交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通常被称为“社会化媒体”,是指……传播特性具有…… 这样写就全面又干脆了】

二、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同上)

社交媒体从早期的论坛、社交游戏,发展到目前流行的即时通信、博客、视频网站、SNS、微博、微信,甚至电子商务平台中的评论平台等。三、社交媒体的发展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一)积极影响【可以为积极影响的两点起一个概括性的小标题】(1)在社交媒体初期,传播手段极为有限,人们只能利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传达信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除了文字和图片之外,还有语音、视频、动图、弹幕、和表情包等,极大地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传播方式更为便捷、灵活,增加了虚拟社交的真实感和陪伴感。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社交媒体必须不断创新媒介的传播方式以增加用户黏性,这就造成媒介的传播方式不仅丰富多元且新颖别致,如最近大火的AI换脸式社交媒体——ZAO,这款APP通过很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换脸,刚发行就火速登上热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ZAO案例的引用十分新颖,是答题的亮点!很棒!】(2)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媒介的传播方式由单向性变成双向性,由点对点的传播变成点到面,再到面对面,社交媒体将这些方式进行累加,把人际关系作为传播渠道,努力实现多层级的传播交流方式和最大限度地增强社媒体的互动性,如现今的微信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对等地聚合在一起,三者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全面贯通,创建了目前其他社交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系统。【可概括为传播方式的改变】

(二)消极影响【消极影响的论点也可加概括性小标题,会让答案更出彩】(1)社交媒体的发展会使媒介的传播方式带有更高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算法推荐作为新的传播方式出现时一时风头无两,但是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造成信息茧房和回应壁效应。【你的答案里并没有将算法推荐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联系起来,突然就说算法推荐会显得逻辑很奇怪1】如果这种方式被误用,造成负面影响更大,快手曾经未成年人怀孕的视频广泛传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没有“价值观”的算法推荐可谓是助纣为虐。(2)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媒介的传播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用户的隐私【社交媒体时代对用户隐私权的侵犯的思考有深度,是好的论点!,媒介通过限制用户的传播方式,即所谓的权限,让用户交出隐私权,如现今绝大多数社交媒介不登陆,就无法进行参与媒介的内容生产。(3)社交媒体为了实现更多的盈利,使传播方式带有更多的盈利性,使垃圾信息和骚扰信息增多。【这一论点的论述内容不够充分,可以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批判,如引用受众商品论来进行分析,也可以让表达更加学理化、会更加精彩!

【缺少总结昂

(作者:邦德怼怼)

答案点评:这篇答案总体上思路较为清晰,但在内容分布上存在问题。对社交媒体特性的分析较少,各个分论点的内容也存在详略不当的问题。影响分析部分缺少简明扼要概括论点的小标题,请同学不要忽视小标题的作用,它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你的答案内容,在平时练习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结尾也缺少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这都会是扣分点。

综合打分:14分

2
知识定位:媒介研究,社交媒体,媒介传播方式(群体,人际,组织传播方面来看),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特征:传播方式的改变,单向变互动,一点对多点到多点对多点,互动性强。【答题前先分析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这样的习惯很棒!但是考试的时候写草稿纸上就行,不过这样的习惯保持下去到了考场不用写,脑子里就已经有最精准定位了

答:社交媒体即社会化媒体,指以web2.0为支持,由用户创造,分享与传播信息的实时互动的在线媒体,有博客,微博,百科等。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以WeChat,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对当今时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渗透力越来越大。【定义阐述简洁清晰~】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方式由单一变向互动。由一点对多点到多点对多点。媒体智能化,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用户体验全新的新闻临场感,互动传感化和智能化。但是也带来把关不严,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的好、坏两个方面均与概括,角度全面!
社交媒体发展下媒介传播方式发生的改变特点如下:
1、 网络传播的网状化。
网络平台上的传播主题都可以被看作一个节点,他们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联系使节点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进入社会化媒体后,个人作为网络节点的角色被凸显出来,特别是在“个人门户“模式开始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模式中。【社交媒体最大的改变即传播的去中心化,放在第一点进行论述很合适!
2、 Web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完全不同于“大众门户”的“个人门户”模式兴起。在“个人门户”模式中,网络上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传播中心,每个节点都具有内容生产,传播的可能性。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的动力。更多个性化服务文化,也有益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1、2点可以合到一起精简答案)
3、 网络传播的复合性。
各种传播形态于形式相互交织,网络中的传播可以是“点对面”的,也可以是“点对点”的,既可以是同步传播,也可以是异步传播,一条信息的传播可能会跨越多种传播形态,在多个传播渠道中进行多级传播。微博,微信等都是重要的人机传播渠道,网络直播,短视频,Vlog等新应用也在一定成都上承载着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方式变得更为直观可感【Vlog、短视频的举例贴合业界热点,棒的!
4、 智能化技术改变传播方式。
自然用户界面指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与机器互动人机界面。这意味着人与终端的交互将越来越“回归”自然,也就是这些终端越来越人性化。如语音交互技术,苹果公司2011年10月发布的iPhone4S手机的Siri技术(可删)。颠覆了机器媒介于人沟通的方式。面部识别交互技术,如2015年3月阿里巴巴发布了人脸识别技术“SmiletoPay”,通过人脸识别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安全性。【智能化技术对传播方式的改变这一点偏离了社交媒体】
5.万众皆媒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都有表达权,社交化媒体时代更是如此,受众更多更加主动地参与传播,促进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点的论述内容较少,不宜单独成段,可与第一段“个人门户网站”的论点结合起来】
社交媒体发展下,媒介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带来的问题及反思:【既谈问题也有反思,角度全面,但注意字数哈】
1、“把关”对象转移,衡量标准的可信程度模糊。
传统职业媒体人的“把关”,在社交媒体中演变成用户的鼠标投票。转发量,阅读量,关注度成为核心标准。这种机制未必由于专业媒体选择,很多情况下,多数人的意志不一定指向正确的方向,而炒作“水军”,自动发帖机器的干扰,可能造成虚假的信息环境。
2、复合性的传播可能会产生信息的放大,扭曲,衰减等多种可能性。
方便快捷的传播速度,可能给受众留下狭小的甄别空间,对信息断章取义,肆意放大或者扭曲,转变成“谣言”,使信息失真,冲击事实真相(这两小点总结很好,大家可以参考学习嗷)
反思:
3、主流话语权力优势被削弱。过去,政府机构的声音可以通过专业媒体来传递,但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专业媒体已经不能再由垄断话语权,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政府机构,如果不懂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微博等平台的传播规律,单凭借“特权“来赢得社交媒介用户,已经行不通。【对主流话语权力被削弱的思考很到位~】
4、社交媒体传播要利用好多媒体手段。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的应用,应该多从“微”入手,微视频的应用,需要更接近用户,更接地气。H5页面的应用,强化信息要点,提升视觉享受和参与体验。
【结尾嘞,价值3—5分的结尾嘞】

(作者:A)

答案点评:这份答案最大的优点是角度全面,社交媒体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的好坏两个方面均有详细的论述,也进行了反思。但是对社交媒体的特性的分析还不够充分,正是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平民性、社交性、真实性等特点才会引起媒介环境的变化,前后可形成严谨的因果逻辑。在具体论点上有偏题,比如智媒就和社交媒体的关系不大。小标题之间的形式也不太统一,论点前后缺乏逻辑性,建议你可以从传播媒介、传播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作为答题的整体思路。

综合打分:17分

3
社交媒体是指互联网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和交换的平台。使人们彼此之间分享意见,见解,观点和建议的平台与工具。现阶段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上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人们争相热议的话题,也影响了传统媒体争相跟进。【开头直接给出社交媒体的定义,很赞!】
媒介传播方式可分为传统媒介传播如电视、广播、报刊、电影与新媒体传播如微博、微信等。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媒介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述部分缺少概括性的小标题,且内容较少。
一、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社交媒体有无限的存储容量,能保证信息及时替换更新,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得以很快压缩并通过平台发布;而传统媒体因其需排版等操作流程,耗费时间更长,越发不能满足当下人们了解信息的迫切需要,转而不再重视传统媒介的使用。(一般想做新旧媒体对比的话,顺序建议:先一句话简单说一下传统媒体如何,再重点说社交媒体……)
二、社交媒体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形态产生影响。社交媒体集图片、音频、文字于一体,实现了多媒体的融合,弥补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缺陷,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即时互动,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交流。同时人们能够自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把关人可以是传播者自身而不再是编辑,无需记者外采新闻,这与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大为不同,影响了媒介传播方式的形态。
三、因社交媒体的多选择性以及内容丰富多样化使原来适应于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受众逐渐流失,转而投向社交媒体的怀抱。传统媒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传播内容受限,方式有限,往往是单向传播且受众选择性少,而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则内容丰富,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的各种事件及素材都在网络中能够找到。且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灵活,而传统媒体则受时间限制。【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注意与传统媒体时期的媒介传播方式进行比较,这一思维很好,但内容上仍不够充足,并且缺乏概括性的结尾。
(作者:青藤)

答案点评:字数相对来说偏少,但其实加个结尾就可以让批改老师忽略这个问题,结尾的重要性啊!。另外,在逻辑建构方面,整体的思路有些混乱,没有小标题,让阅卷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理不清你的论述思路。建议你从对社交媒体的特性进行分析,再从这些特性为切入点思考它们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具体可从传播媒介的改变、传播信息的改变、传播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论述。

综合打分:14分

4
社交媒体是以web2.0技术为支撑,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其核心是以人为媒具有交互性、公开性、参与性等特点。社交媒体平台体现了强弱关系连接的融合,既包括以圈子为核心的现实社会关系的线上复制,也包括形成以共同兴趣和利益为导向的网络社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据第44次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化媒体平台更为广泛的使用和对媒介传播方式更深刻的变革。【引用最新的数据报告,让答题更加专业化,为同学的数据意识点赞!】
(一)社交媒体对媒介传播方式的机遇
1.UGC+PGC融入传统媒体新闻生产
社交元素成为媒体融合的催化剂和黏合剂【催化剂和黏合剂的比喻贴切】,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日益成为用户和各大机构、组织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并成为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海量的信息中不乏具备新闻价值和引爆点的事件,敏感捕捉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各种重要信息成为获取媒介传播内容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新闻事件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者发布的社会化媒体内容来核实新闻的一些要素和细节,有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推动新闻生产语态向接近性、亲民性变革。
2.社会关系助力实时分享内容
对于发生在公众身边的突发性事件,以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直播功能所营造的在场感相对于一般文字报道更具有吸引力。社会化媒体的病毒式传播特性功能可以借助用户的社会关系,迅速使事件为大众知晓,协助传统新闻媒体执行环境监测功能,保障公众知情权,扩大报道影响力。作为一个由用户节点连接构成的平台,社会化媒体在信息内容再传播方面也有巨大潜力。激活节点的数量决定了内容分发的渠道规模。【激活用户节点的数量决定内容分发规模的论述十分形象!】即使是发布过的报道也可以通过发起相关话题讨论或其他互动形式,重新进行议程设置并引发讨论。
3.个人门户连接强化群体关系
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的社群可释放出巨大生产力,网络社群通过共同的兴趣或者利益取向连接并通过一系列互动行为维持社群凝聚力。通过用户自愿倾向开发新的社群盈利模式,推动付费经济的发展。【对社群盈利模式的思考十分具有深度!】
4.意见领袖意见引导作用凸显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中对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和指导作用的个人,在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的知识属性凸显【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嬗变进行思考,这点很棒!,话语权力的分化使得意见领袖间群落化倾向加剧,头部网红们的加入正在催化商业性的成熟。
(二)社交媒体对媒介传播方式的挑战
1.个性化分发加固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数据的挖掘和算法的精准分发,在为用户提供符合兴趣的内容的同时限制了用户的视野,从长远来看,使他们沉浸在自己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对于任何异质化信息采取排斥的心理,从而形成回音室效应。过于个性化不利于发挥媒体社会整合的功能。
2.线上交流投入过多导致群体性孤独凸显【对人性的剖析使得这一论点带有人文气息,很棒!
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增加了用户对于虚拟人际交往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媒介依存症的出现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现实交往的忽略,个人感到孤独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人的延伸”【经典传播理论的引用让答案更加出彩】,在新传播方式给生活和交往方式带来方便的同时,人类更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正面作用。【结尾有点简单和“套路”了,有点遗憾】
(作者:KEEP)

答案点评:这篇答案在内容分布、逻辑建构、以及论述角度上都很不错,是一份优秀的答案!开头引用最新出炉的CNNIC报告数据让你的论述更加专业可靠,可以看出你平时非常关注学界热点,也有数据意识,要继续将这一优点发扬光大哦!你的各个分论点表述得也十分专业化,将论述内容与传统的经典传播理论结合,让你的这篇答案更加出彩。唯一遗憾的是结尾的力度不够,简单一句“套话”带过,缺失了总结性和概括性,希望以后答题时多加注意。

综合打分:19分

5
社交媒体专家阿耶莱特·诺夫认为,社交媒体将来最显著的特征是“不请自来”,即社交媒体的内容丰富但也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引用贴合题目的名人言论使得开头出彩!】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从国内的QQ、微博、微信到国外的Twitter、Facebook,用户的体验不断升级,其平民性、对话性、平台性等特点也对媒介的传播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强调了由社交媒体的特性带来对传播方式的影响的因果关系】
一、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交流
传统媒介时代主要是“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模式,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开放、平等、匿名的特点使传播主体与传播渠道多元化,呈现出“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横向传播成为可能。例如,2018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引入H5交互式传播技术,发布《两会喊你加入群聊》H5产品的逼真性和互动性吸引大量用户浏览体验,2017年庆祝建军九十周年时发布的《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H5产品成功的将传播内容嵌入到社交媒体中,引发受众狂欢并进行二次传播。【论述+案例的模式让答案更加充实,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案例十分经典可时效性不足,2019年两会期间优秀的融媒体H5作品也可以引用】
二、从高语境传播转向低语境传播
美国学者霍尔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高语境传播和低语境传播,前者具有语言委婉,表达含蓄的特点,需要受者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来把握语境,后者的语言简洁明晰,受者对信息容易理解。【从这里可以看出同学在课本之外的积累十分丰富,这些理论的引用让你的答案脱颖而出】社交媒体的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主流媒体高语境的传播方式,用草根习以为常的生活化、个人化、网络化的语言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例如,严肃的新闻联播在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视频直播时说的“退群”、“nozuonodiie”、“令人喷饭”、““怨妇心态”、“满足跑火车”一些犀利接地气的话语俘获流失受众的芳心。【引用近期新闻联播接地气的热点,充分对“高语境向低语境转变”的论点进行了论证。】
【只有两个论点是不够滴~】
三、总结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最近发布的《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网民用户已经达8.29亿,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也指出每天使用Facebook的用户达全部互联网用户的30%,但同时根据《安德曼信任监测报告》,有60%的用户不再信任社交媒体公司。【这些数据的引用十分巧妙,既有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有国外的社交媒体数据可以形成对比,社交媒体用户之多与大众对社交媒体公司的信任度之低的对比也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引人深思】可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的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播,避免无效的传播,获取受众信任需要我们更深一步思考。
(作者:夏夏)

答案点评:这篇答案的内容称得上是一份优秀的答卷。数据、案例、理论以及名人名言的引用都十分详实、恰当。但存在一个蛮严重的问题就是论点不足,只有两个,影响可以从好、坏两个方面来谈,有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信息、传播效果等多个层面供你入手,望再对答案进行充实完善!

综合打分:18分

本期参考答案
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人数众多和自发传播是构成社交媒体的两大要素。(定义和核心要素)
一 、社交媒体的特点
1.平民性
平民性是社会性媒体的最根本特征,可以用5C来表示,即用户创作(媒体内容的创作主体为普通大众,而非专业媒体机构)、用户编辑(既包括内容的加工,还包括添加关键词,以及将内容推荐到特定网站主页)、用户传播(既有大众传播,更有人际之间的推送,转发)、用户消费(社会性媒体内容的生产群体与消费群体重合度很高,消费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社区化倾向)和用户评论。
2.对话性
这一特征是平民性的延伸和功能体现。社会性媒体不是单向的、一对多的舆论宣传型媒体,而是双向的、多对多的交流对话型媒体。借助Blog、BBS、Wiki等社会性软件,任何一个社会性媒体注册用户都可以编辑、发布和传播信息。随着社会性软件应用的普及,整个媒体市场由“传播场”变成了一个“对话场”,其对话模式不仅包括媒体机构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纵向联系,还包括普通大众内部的横向结构。
3.社交性
社会性媒体内的网络虚拟社区多种多样,这些社区既可能由用户的现实社会关系联结而成,也可能由纯粹的网络联系联结而成。在加入网络虚拟社区后,用户创作和发表的目的不仅为了自我传播,更为了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区地位。
4.真实性
相较于第一代的网络媒体的大量匿名性而言,社交媒体是基于人与人的关系的网络,带有人际关系拓展和社会交往平台的性质,它既是虚拟又是实在的,因此它需要更高的真实性。例如SNS要求用户实名制,微博的用户认证等,都在提升社交网络的信任程度。这有效地减小了第一代网络的匿名带来的大量不信任问题,但也会造成私密性和隐私的透露。
5.平台性
社交媒体的平台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其功能的平台性质,社交媒介不仅仅只是一个互相认识的关系平台,还包括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或商业渠道,甚至衣食住行一应俱全,成为了一个小社会似的网络现实社会。其二是其社会意义的平台性质,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方式,人对人的认可程度,促使社交媒体也逐渐从虚拟走向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公共平台。尤其在中国公民社会,公民团体尚不发达的现状,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组织政治活动、发动公民运动、实施危机救助的平台。(这一点写的详细是给大家做拓展了解用的,真正答题时,直接把五个特点列出来即可,想要解释的话一句话带过就行哈)
二、社交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新变化
1)传播媒介的改变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形成新的标准和新的人类生活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是不受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2 )传播信息的改变
对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超过了对信息深度挖掘的需求,更注重新闻的连续性报道和滚动性报道,强调信息的更新速度。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系统(如微博)由于容量有限,可以让信息发布者更注重信息的选择加工,让受众更容易在这短短的140字当中找到重要的信息,提要式的新闻越来越精炼,同时更加强调新闻价值。社交媒体信息言简意赅的特性,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3 )传播方式的改变
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型媒体的出现,让人际传播找到了和大众传播的结合点。其独特的“节点—广播”传播模式,开拓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用户习惯以“短消息”的形式记录与分享观点,发布新鲜事,这种使用习惯的培育与形成,反过来也会对信息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 特别是促成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到节点互动模式的转变。这种理念也必将对今后的新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例如当前“短讯式新闻”和“交流式新闻”的产生表明了受众正在适应并创造了新的新闻生产和发布方式。
4)传播效果的改变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基于真实的好友身份进行信息传递,受众的反馈及时。社区群体的崛起,使这一个群体内部的粘性增强,在群体内部,一条信息传播速度会异常迅速。同时,社交媒体的人际交往更倾向于形成“弱链接”的人际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的强势”假设。他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宏观上,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

【答案点评】

审题:首先拿到题目第一件事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可以看到题目给出了几个关键词:“社交媒体”、“媒介传播方式”、“影响”。,那么这个题目的逻辑就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就是社交媒体的特性是什么?第二就是具有这些特性的社交媒体对媒介传播方式带来了哪些影响?

对于题目进行初步的分析后,我们进一步挖掘其内涵,这个阶段就是要梳理出答题的逻辑。首先要对社交媒体的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从平民性、对话性、社交性、真实性、平台性等方面分析社交媒体的特性,再从社交媒体的特性出发在传播媒介、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几个维度上套路社交媒体对传播方式的改变。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好的影响就一定有坏的影响,在答题时不要仅顾一个方面。(辩证思维)

此题答题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结合社交媒体的特性对传播方式的变化进行分析。(壳壳学姐)

第11期真题精讲作业:

论述题:我国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30分)

如何获取批改机会:又来咯!让你通过抢红包的方式获得批改机会(是真的红包喔)。

(0)

相关推荐

  • “大家互相学习的感觉真好啊!” | 秃头暑期公益打卡第五周

    “大家互相学习的感觉真好啊!” | 秃头暑期公益打卡第五周

  • 媒介传播从受众到用户模式的转变与媒介融合(下)

    媒介传播从受众到用户模式的转变与媒介融合(上) (续上)媒介融合时代,用户文化是全方位.内涵丰富的,笔者将用户产生内容按照不同逻辑划分如表2.表2表明,每一名用户都通过媒介产生着包括新闻.影视.文学. ...

  • 如今迈步从头越——高州融媒建设考察记

    2018年中央部署县级融媒建设以来,我做了不少研究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先后给一些省市的县级融媒建设中心讲课,并与各县融媒体中心领导交流.应该说我对基本发展情况还是了解的.但还没有对某个县的融媒建设进行深 ...

  • 广东省2021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 ...

  • 论社交媒体的关系转换

    Web2.0时代,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接近感,更是一种接近于现实的真实,尤其是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它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

  • “后电视”的媒介融合与生态重建

    "后电视"的空间和文化的双重转向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变化,一方面对传播形态.媒介生态和媒体业态有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双重转向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复杂的交融,融合过程存在更多变量,当然也会 ...

  • 连考三年的大热点!第四年了所有考法都在这了 | 「短视频专题」

    #不过又是一次秃头所的万字专题# 5G专题 区块链专题 电商直播专题

  • 自媒体没有记者,但可以有智者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自媒体,有1200万人在假装记者>,我觉得大有问题,自媒体人其实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记者,何来假装?记得几年前参加中国新闻奖评奖,当时我们讨论要不要增设新媒体奖项,有人表示 ...

  • 关系链:互联网大战的C位(上)

    互联网发展和社会化传播,不仅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信息传播进化到关系连接,而且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链.随着5G的到来,这种传播链还会把人们从互联网带到物联网,带入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当今互联网平台之间的战 ...

  • 我从Kylie Jenner身上学到的三个传媒业变革趋势。

    21岁的我蓬头垢面准备考研. 21岁的Kylie Jenner是福布斯排行榜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Kylie Jenner说,我虽然可以随便买下一部跑车或是一桩豪宅,但是这些带给她的快乐持续不过两秒钟 ...

  • 尾巴鱼的第二个宝藏库 | 俺顺带急救一下22个考点专题

    尾巴鱼和俺又又又又来了! 反正下下个星期就考试了,横竖只有一条路了,今天俺也不说什么鸡汤还是鸭汤了,直接进入正题. 最近大家的学习一定要把握四个字:"稳扎稳扎"! 每天安排好自己的 ...

  • 新媒体运营的理论与理念

    也许有人以为新媒体运营是一个技术活儿,不需要什么理论,但是如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新媒体运营会心中有数.何况,不管有没有理论,新媒体运营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即理念.当然,纸上谈兵的理论和不切实际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