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骗局出现,专挑种植大户

近期有农民朋友说自己上当了,很多还是种植大户,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种植者了,但还是没有挡住新型骗局。那到底是一种什么骗术呢?

农村绝大多数农户都是种粮食的。大面积种植蔬菜如果没有采购商来地头买,菜很难卖出去,并且种蔬菜对技术有一定要求,价格也不稳定。但是,很多人对种植蔬菜产生的经济收入眼馋,行情好的时候,种植一亩蔬菜可能比种十几亩的粮食作物效益还要高,所以就一股脑地种了蔬菜。

这时候如果有人上门邀请你一起种植蔬菜,合伙后说不用你担心销售渠道,还签订蔬菜收购合同,给你技术支持,不过他们不进行投资,仅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一般要求10%-20%的股份。这种一定要警惕。

对方精通蔬菜种植,还签订蔬菜收购合同,所要股份也不多,自己能占到大部分利润,让种植大户很是心动,何乐而不为呢?然而事实往往是残酷的。

骗局套路——

第一步:与种植大户展开合作后,他们便会派出一名农技师指导大棚建设工作。由于种植大户对大棚建设不太了解,所以相关事宜基本上是农技师一人说了算。他们会从特定的渠道采购大棚建设材料,一般会比市场价格高出50%-80%,当被种植大户发现后便会声称质量好。其实,农民朋友从这里就开始有损失了。

第二步:大棚搭建完,骗子派来的专人便开始指导种植,此时大棚已经搭建完成,专人会跟你要以后指导种植的工资,为了继续合作和销售渠道,农民朋友往往就忍了。他们的工资在五千到八千不等,且要求月结与包吃住烟酒等,比专门的农技师聘请费用还要高。

第三步:种植过程中种子、农药、化肥等,同样由这位专人进行购买,所以中间的水分肯定不会少。

第四步:其实他们并没有销路,同样在赌蔬菜行情好坏,只不过用的是种植大户的筹码,而且还拿着种植大户的工资、提成。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局面,简直是空手套白狼。

等蔬菜进入收获期后,若行情好,他们会与种植大户继续合作下去,以便拿取约定股份分红。可行情不好的情况,他们白天还说可按合同收购,晚上便会卷铺盖开溜,手机一关从此人间蒸发。他们开溜后剩下一地蔬菜,种植大户一点头绪没有,只能低价进行处理或白白烂掉。

防范措施——

近年来,因交易蔬菜引发的纠纷和案(事)件不断增多,主要的问题是:一方面收购商对行业业务和市场不了解,盲目入行并利用菜农民风淳朴、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打着高价收购蔬菜的旗号对菜农实施诈骗;另一方面种植蔬菜受品种、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亦与市场环境等有极大关系。

因未订立明确合同,时常发生收购方在可能出现亏损时单方违约,拒绝履行合同或迟延支付货款,而买卖双方则因无合同凭证而陷入维权困境。

那么,以下几点防范措施建议你一定要留意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理常识的积累应用。经销商要守法经营、合法经营,菜农和蔬菜经销商要学会以规范完整的合同取代口头约定等简易交易习惯,同时,蔬菜协会可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性帮助农民群众制定一些合同示范文本,以更好地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严把蔬菜买卖合同的约定。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在其所在地经营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利用地方保护主义逃避法律制裁,所以签订蔬菜买卖合同并保留好证据,同时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保证蔬菜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蔬菜协会、冷库负责人严格冷库租用管理。对租赁人的详细情况做到严格把控,要负责租赁人的身份情况的核实并督促到公安机关办理相关证照。

对那些不熟悉的购菜人,尽量避免收取其开出的“远期支票”和“白条”。因为利用“空头支票”实施诈骗是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骗子们往往利用支付货款的“档期”,转移货物后逃匿或者将货物销售一空后潜逃。

切记 “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多问多想,增强防范意识,多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对方做生意的目的,有没有骗人的可能。

对出现的问题,切记依法维权,并及时到相关部门上报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北方农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