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女人》之丹花(80):你要种芦苇?当年,咱们为挖那些芦苇……

106

2002年,清明节刚过,白家庄的土地上,处处孕育着新的生机。草坪的草发了青,路边的柳树披了新绿,公园里的桃花涨红了脸。村里的大槐树绽出了嫩嫩的绿。春天来了,一切都阻挡不住。

顺阳退了休。退了休的顺阳便觉得无聊。女儿楚楚到北京上大学了。丹花整日国内国外地飞,落下顺阳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顺阳想到公司里干点事。可自己能干啥?顺阳不清楚。现在的公司已经不像14年前的那个家族式的养猪场,唯亲是用。养猪场已经更名为“丹花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4年的发展,已膨胀为一个饲料加工,饲养家猪、野猪及肉类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丹花养猪场的名字已经不能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公司的发展,已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阶段。企业管理,顺阳一点也不懂。他怕干不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这天晚上,李丹花回到了家。她从皮箱里取出为顺阳买的西服、领带,让顺阳穿上,试试。顺阳胡乱地应付着。丹花见顺阳不高兴,便问:“不喜欢?”

顺阳说:“喜欢!”

丹花用手试了试顺阳的额,问:“身体不舒服?”

顺阳说:“舒服!”

丹花说:“哪是咋的,一幅没精打采的样子,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有车坐,还有啥不满意的?俺60多岁的老太婆了,还整日飞来飞去,累得人半死!你也不体谅体谅俺!”

顺阳生了气,提了声调,道:“俺体谅你,可谁体谅俺?一个大活人,像一个大熊猫似的养着。俺是你丈夫,不是大熊猫,俺有思维,有感情!”

结婚40多年了,丹花从没有见顺阳发过脾气。她知道,顺阳退了休,没事做,这才生了气。细想想,一个人没有个伴儿,够孤单的。丹花沉默了一会儿,道:“顺阳,咱们结婚40多年了,从没有红过脸。搬迁,搬来搬去,多大的困难,咱们都走过来了。说实在,俺也不想再操那么多心了。楚楚今年毕了业,俺再带她一段,就把公司交给楚楚、吕良他们!俺回来,专门陪你!”

顺阳的脸色好看多了,语气也舒缓了一些。他道:“咱们是移民,吃了大半辈子苦。现在,日子好过了,俺想为咱移民再做点事!”

顺阳这一提醒,丹花猛然想起在武汉时瑞和给她说的那件事。

丹花在武汉谈生意。白瑞和得知小娘来了,便专程到宾馆,请丹花去家里吃饭。丹花去了。

吃饭的时候,瑞和说:“现在咱白家庄变了,大柴湖变了。咱移民的钱袋子也鼓了。湖北蛮子们再也不敢喊咱们侉子了。但咱白家庄还少一样重要的东西!”

丹花问:“什么东西?”

“思想教育基地,或者叫移民度假村。”

丹花对瑞和的话感了兴趣。让瑞和说下去。

瑞和说:“当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的时候,旅游业也就会发达起来。现在,咱大柴湖的土地上不是田地,就是房子。俺想,如果能把咱们的老村子复建起来,周围种上几百亩芦苇,让人们到这里度假,疗养,既生态,又能了解咱移民的苦,那可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的事。

后来,丹花忙来忙去,就把瑞和说的事忘了。现在,顺阳谈到这事,丹花便想了起来。她说:“顺阳,有一件事,你先张罗着。咋说呢?封你个官吧,就叫做“白家庄移民度假村总经理”。”

顺阳说:“这个官是干啥的?”

丹花便把瑞和的话,给顺阳说了。顺阳一听,便来了劲儿。他道:“这个主意好。咱们以前住在那破房子里,吃了不少苦。现在,咱们复建那时的老房子,是为了赚钱,有意思!”

丹花说:“当然,不是完全复建,复建只是一种纪念,给游客一种情绪。度假村还是要有一种舒适、独特的享受!你想,在那些房子里安上空调,装上现代化的电脑、电视,建上现代化的洗手间等。人们住移民度假村,吃点手工馍,玉米糁馍,淅川酸菜面条,丹江鱼汤等特色小吃。出门是铺天盖地的芦苇荡,那该多好啊!这事,你先干着。等俺退了休,俺也来帮你。”

顺阳听了,脸上便露出了笑容。

白家庄移民度假村开始建设了。一些人不理解,说丹花瞎胡闹,是有钱烧的。

这天,梅花闯进了董事长办公室,见了丹花,便大声地嚷:“丹花,咋又要建移民村?当年,咱们的苦还没吃够,还要让俺们搬回去吃苦是不是?听说,你还要种芦苇。当年,咱们为挖那些芦苇,费了好大劲。现在,还要种,这咋说来着?”

丹花笑了。她道:“梅花嫂子,你别急,坐下,喝口水,听俺慢慢说。”

梅花坐了下来,丹花拿过一只一次性杯子,在饮水机上倒了茶,递给梅花,在梅花身边坐了下来。

“嫂子,你梦见过那些红瓦房没有?”

“梦见过。梦里,还拿把锨,在房前房后堵水!”

“咱们建老房子,不是让乡亲们回去住,是让外地的游客来住,来体验咱移民的生活,了解咱移民!”

梅花听明白了,丹花是想利用那段苦难的资本来赚钱。

丹花说:“嫂子,你现在从公司退了休。在家也没事,等度假村建好了,你去当导游,给游客们来个现身说法,俺给你发工资!”

梅花说:“好,俺去!”

度假村按照瑞和规划设计的图纸,在快速推进……(未完,待续。图片摘自于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