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虎掌、南星、白南星,一把伞、蛇包谷、山棒子、班扙、蛇芋、胆南星、姜南星。
〔来 源〕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东北天南星A.amurenese Maxim、 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 Blume等的球状块茎。
〔成 分〕块茎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粘液质、多量淀粉、氨基酸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燥湿化痰: 《开宝本草》: “主中风,除痰……”。 《医学启源》: “去止焦痰及头眩晕”。 《汤液本草》: “治痰功同半夏”。
2.祛风定惊: 《药性论》: “治风眩目转,主疝瘕肠痈,伤寒时疾,强阴”。 《开宝本草》: “主中风”。 《用药法象》:“主破伤风,口噤身强”。 《汤液本草》:“补肝风虚”。 《本草纲目》: “治惊痫,口服斜,喉痹,口舌糜烂,解颅”。
3.散结解毒: “《神农本草经》: “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瘘,拘缓,利水道”。 《日华子本草》: “蛇,虫蛟,疥癣恶疮”。《开宝本草》: “……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坠胎”。
二、近代研究
1.祛痰作用:天南星煎剂口服后有轻微的恶心反应,从而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加,故有祛痰作用〔1〕。
2.抗惊厥作用:天南星水煎液对士的宁引起的小白鼠惊厥有对抗作用,并能提高戊四氮的抗惊厥阈〔2〕。其他报告也支持上述作用。
3.镇静止痛作用:天南星煎液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2〕。对小白鼠实验性疼痛有镇痛作用〔3〕。
4.抗癌作用:鲜天南星提取液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4〕。从鲜南星提出的D-甘露醇同样有抑瘤作用。
〔性 味〕 辛、苦、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 效〕 燥湿化痰,祛风定惊。
〔主 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喉中痰鸣,喉痹、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瘰疬,痈肿恶疮,跌扑损伤,子宫颈癌,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1.中风痰迷:中风痰迷心窍, 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类似于脑血管意外,颜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炎等,常配伍龙脑、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白附子、半夏、天麻等祛风化痰药, 方例《开关散》、 《三生饮》、 《青州白丸子》风痰眩晕、呕逆,或头痛等。类似于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等。常配伍半夏、天麻、姜汁、方例《玉壶丸》、 《上清丹》。
2.癫痫风痉;痰迷心窍、恍惚健忘、神不守舍、忘言忘见等,类似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常配伍琥珀、朱砂、人参、姜汁等,方例《寿星丸》。癫癇抽搐常配伍朱砂、半夏、天麻、竹沥、蜈蚣、全蝎、僵蚕等祛风化痰镇痉药,方例《坠痰丸》、 《治痛丸》、 《南星散》。此外,常用治疗破伤风,方例《玉真散》 (方见全蝎)。
3.顽痰咳嗽:老痰顽痰咳嗽、 日久不愈,类似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支气管炎等,常配伍半夏、茯苓、礞石等化痰止咳药,若痰黄稠者多配伍黄芩、瓜蒌、桑白皮等,方例《清气化痰丸》 (方见瓜蒌)。
4.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多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内服鲜南星15克,逐渐增至45克,水煎服,也可配伍白英、夏枯草、萆薢、菝葜、凤尾草、淫羊藿、仙茅等煎服。外用鲜南星洗净,括去外皮 (不浸水) 10克,加入75%的酒精0.5毫升,捣成糊状,以纱布包好,放入癌组织部位。也可制成《南星栓》、 《南星棒》盖于癌组织或插入子宫颈管内。
此外,尚可外治瘰疬,恶疮, 皮炎瘙痒,喉痺等。
〔用 量〕 制南星3~10克;生南星多入丸散,每次0.5~1.5克;外用适量。
〔用 法〕 生用,或以牛胆汁、姜汁制后用。
〔禁 忌〕 孕妇慎用。
〔附 方〕
1.开关散(验方):天南星,研细末,入冰片少许,研匀,搽牙,反复20余次。
2.三生饮(《和剂局方》):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
3.青州白丸子(《和剂局方》):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半夏、川乌头。
4.玉壶丸(《和剂局方》):天南星、生半夏、天麻。
5.上清丹(《魏氏家藏方》) : 天南星、小茴香、食盐、醋丸。
6.寿星丸(《和剂局方》):天南星、琥珀、朱砂、姜面糊为丸。
7.坠痰丸(《卫生宝鉴》):天南星、九蒸丸晒后,姜面糊为丸。
8.治痫丸(《普剂方》):天南星、朱砂、猪心血为丸。
9.南星散(《摘玄方》):天南星、半夏。姜汁或竹沥送服。
10.南星片(验方):又称南星浓缩片。用鲜南星6斤,洗净,捣碎,30~40%的酒精800毫升提取2次,以60℃的水浴浓缩,真空干燥,每斤鲜南星提得浓缩浸膏26克左右,制片,每片含鲜南星50克,外用。
11.南星棒(验方):取上述鲜南星浓缩浸膏,制成0.4厘米粗条,切成2厘米,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