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杭州美食书里,两位大师
饮食里的文化,是实实在在带着烟火气息的文化,所以古往今来一直不缺品美食写美食弘扬美食的人。
说起杭州,不能不说起苏轼。
作为真正的美食家,苏轼具有开创性,不仅会品会评美食还会发明创造美食,这要比那些只会品评的美食家高明太多了。
如果用“吃货”来标签那些仅会品评美食的人,标签苏轼只能用“食神”。不消说,那些仅仅知道胡吃海塞的饕餮们,即便用“吃货”来自美,也还是侮辱了“吃货”这个称谓。
凡事皆有门槛,凡事皆需资质。
在单向空间看到这本书,本着了解杭州美食的初衷翻开阅读,不想却被关联两位大师的文字打动,特别感触,随手记录。
一位是梅贻琦。
另一位当然就是苏轼。
因为传说一般的存在,因为超越神奇故事一般的存在,有些人以及这些人做过的事才被称为传奇。传奇永远无法被复制。
西南联大,就是传奇,一群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创造了这个传奇,而梅贻琦就是这个传奇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
想想那个时代,这样的传奇人物可以成群结队,那是怎样一种让人心怀崇敬又心生希望的美好。再看看如今的现实,不禁让人大失所望,失望的同时更加怀念那些堪称传奇的大师们。
一本闲书里读到这样的文字,差点读哭了。
致敬大师们。
写这首诗的时候,是苏轼由浙江杭州转任山东密州之后。诗中“故国”一词,固然有故乡故国之意,在我看来也应该隐含着对杭州的思念。
或许因此,杭州才有才思绝巧的厨师就此诗的意象与诗意创造出这道名菜。
我曾经在以往的文字中感慨过苏轼这首诗,特别是最后这一句“诗酒趁年华”,这简直就是真理一般的洞见。
早在苏轼很久之前的陶渊明就曾经劝勉世人:
苏轼只用了五个字,就把陶老师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诗酒趁年华,不是及时行乐,也不是说教,只是对人生的一个洞察,然后用恰如其分的文字把这个洞察表达出来。
早上读到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的句子,刚好与苏轼“诗酒趁年华”的句子互相参照来读,别有味道。品着这样的诗句,你就会感受到苏轼与黄庭坚的相遇相知是有一个传奇。
2021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