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种野菜,是五行俱全的“长寿菜”!别错过~
全国各地对它的叫法不同,江苏称地马菜,福建叫猪母草,贵州称酸味菜,山东叫马踏菜,广东则叫瓜子菜......它的学名叫马齿苋。
虽然这马齿苋四处可见,但可真正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却不多:
春天去郊外踏青,采上一大把拌凉菜吃,既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肠热,解毒,调理便秘;
中医认为,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淤消肿的作用,内服可以治疗肠炎、痢疾等多种疾病,捣烂外敷还可以治疗疔疮痈疽。
(凉拌马齿苋)
马齿苋
【性味】酸;性寒
【归经】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 通淋。主热毒泻痢;热淋;尿闭;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疮疡痈疖;丹毒;瘰疬;湿癣;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烧灰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本草纲目》记载:处处有之,田野自生,柔茎布地,细叶对生,六七月开细花,结小尖实,实中细子如葶苈子,人多采苗煮晒为蔬。
马齿苋既可入药又可食用,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78种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马齿苋因为叶子是青色,梗是赤色,花是黄色,根是白色,子是黑色,被称作五行草。
马齿苋性寒凉,能够清除心、肝、肺和大肠之热。
马齿苋可明目、降血脂、使白发转青。
马齿苋入肝经,可以凉血、降肝火。
马齿苋又有别名叫长寿菜,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保肝作用。有的人熬夜后眼睛会发红,这是肝火上炎的表现,吃点马齿苋就可以好转。
1、可明目、降血脂、使白发转青
马齿苋入肝经,可以凉血、降肝火。有的人熬夜后眼睛会发红,这是肝火上炎的表现,吃点马齿苋就可以好转。
▼
简介:关注公众号:加入全国百万中老年大家庭,每天都能收到养老养生的健康文章,熟悉退休社保政策,享受快乐老年新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享受快乐老年新生活……
养老 健康 分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有些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人,这种白发是血热,是由于肝火太盛,上冲头顶引起的。
对付少白头,多吃马齿苋效果不错。
2、降脂效果媲美海洋鱼
马齿苋之所以逐步受现代人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对城市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研究发现,生活在地中海地区的人,由于经常食用马齿苋,心脏病的发病率很低,那里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之一。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所有的植物中,马齿苋的欧米茄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与海鱼相媲美。欧米茄3脂肪酸是对于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防治心血管疾病。
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作用实际上就是促进肝脏的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谢。
3、防治痢疾好帮手
在每年夏秋两季,痢疾多发,3~7岁的孩子宜吃适量马齿苋加以预防。
痢疾传播途径以粪—口感染为主,卫生习惯不良的小儿易患本病,而小儿慢性菌痢多具有潜隐性、非典型性和迁延性,不易被发现。
作为治菌痢的要药,马齿苋可单用煎服,也可将新鲜的马齿苋制成各式小菜,孩子更容易接受。
简易食疗方:
锅中水烧开,把新鲜的马齿苋入锅焯两分钟,捞出来过凉水,拌一点蒜泥和香油当凉菜吃。
然后把焯过的水加适量白糖喝下。
注意: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红糖。
在这个食疗方中,马齿苋的作用是杀菌,促进肠道蠕动。
另外,如果是单纯受凉造成的一般性腹泻,不要误食。
马齿苋药性较为温和,用于预防痢疾效果理想,但痢疾发病急速且病因多样,还是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1、腹部受寒引起腹泻的人;
2、孕妇。马齿苋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
3、如果你在吃中药,药方里有鳖甲,要注意马齿苋与鳖甲相克,不要同服马齿苋食疗治血热防手足口病
春天吃马齿苋,嘴巴喜欢,身体也喜欢,赶紧吃起来吧。
经典方举例
1.马齿粥(《太平圣惠方》)治血痢:马齿菜2大握(切),粳米3合。以上水和马齿菜煮粥,不着盐醋,空服淡食。方中马齿苋请热解毒,止血,为君药。
2.马齿散敷方(《圣济总录》)治甲疽:墙上马齿苋(阴干)30g,木香、丹砂(研细)、盐(研细)各0.3g。上4味,除丹砂、盐外、捣碎拌匀,于熨斗内,炭火烧过,取出细研,即入丹砂、盐末,再研匀,旋取敷疮上,日2-3度。方中马齿苋请热解毒,止血,为君药。
3.(《实用中医学》)治肠道辐射灼伤后,腹痛,下坠,大便带脓血:马齿苋30g,杭白芍15g,乌梅9g,白头翁15g,槐角、地榆各9g,败酱草30g,山楂15g,秦皮9g。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方中马齿苋请热解毒,止血,为君药。
中医保健休养温馨提示:个体有差异,用药须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