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597天
(♬ 点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宜兴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的江南小城,走进《在宜兴》有声内容,听不一样的宜兴故事。
关于“梁祝”的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600多年。
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很少有人说得清,但其中化蝶情节形成在江苏宜兴却为国内学术界认可。
宜兴张渚镇更是被誉为“中国梁山伯祝英台之乡”。
究竟梁祝的故乡是不是宜兴?不如我们先来听听当地的梁祝传说。
传说晋代善卷山西有个胡桥镇,属义兴郡国山县(今宜兴市西南,县治今宜兴张渚镇五洞桥附近)。镇周围有三个庄院:祝家庄、梁家庄、马家庄。马家最富,马老爷在朝廷做大官,马家后代叫文才;梁家有一点田产,算一般富户,家中有一独子叫山伯;祝家是书香门第,家境平常,祝家生个女儿,取名英台。祝员外想儿子想痴了,从小把英台打扮成男孩儿,别人不知道底细,只晓得祝家生了个公子。英台长到9岁时,被祝员外送去善卷后洞口的书堂读书,并安排老家人女儿银心扮成书童陪伴照顾。三载同窗,祝英台与梁山伯感情深厚,还在胡桥(又名草桥)柳树下结拜了兄弟。三年后,梁山伯要到杭州去继续求学,祝员外不许祝英台同去。临行前,梁山伯将家传宝剑和自己的琴一起送给祝英台,祝英台回赠了随身带的扇子,扇上亲书“碧鲜”二字。后来祝英台读书处就成为“碧鲜”,“碧鲜庵”亦是由此而来。送别当日,祝英台将梁山伯送至十八里外的十里亭(今张渚、茗岭交界处),并告知当梁山伯求学归来之日,将为其做媒。梁山伯只愿求得如祝英台一般容貌的女子为妻,祝英台含羞应承:“那哥哥从杭州回来后,就快请媒人到我家来说亲,弟弟包你满意。”不久,祝员外为祝英台许下马家婚约。祝英台跪求父亲未果,日夜啼哭,只盼梁兄早日归来。马家以钱财疏通官员,梁山伯落榜归来路上闷闷不乐,气出了一场病,再见祝英台时已知其女儿身份,又听得英台许配马文才,当场口吐鲜血,含恨道:“好妹妹,我的性命就在眼前了,我不该连累你。听从伯父的话吧。”分别回家后梁山伯便奄奄不起,至年底就咽了气。临终前梁山伯嘱咐父母,可葬我于安乐村路口。来年,祝英台出嫁马家,行至安乐村路口,忽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轿夫都不能行。英台果然走出轿,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余,英台从裂缝中跳下,飞出两只花蝴蝶。后来祝家庄改名祝陵,梁家庄改名下东村,马家庄在现今的盛家渡,书院改名为碧鲜庵,到齐代成了善卷寺。宜兴善卷洞周围还存有: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原善卷寺地下的碧鲜痷碑、善卷后洞摩崖石刻、以“祝陵”为名的村、晋义妇祝英台墓、晋祝英台琴剑之冢、梁家庄、马家庄、胡桥、从善卷起到张渚十里亭共十八里的十八相送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宜兴民间流传着纪念梁祝爱情的观蝶节日。观蝶节设在农历三月廿八,古代每到这天,祝陵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艳服,赶到善卷山观蝶、赏花、踏青、游洞、祈福、祭祀。自2016年起,宜兴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张渚梁祝·爱情文化节,精彩绝伦的爱情节晚会、美食丰盛的爱情街市、隆重的新人集体婚礼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全面展示张渚的自然风光、人文风采和发展成就。一卷张渚山水,千年化蝶传奇,梁祝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宜兴文化旅游名片和窗口。除了地方文化遗存和出土文物,据现存可考记载,最早涉及祝英台籍贯的是江苏宜兴。《善卷寺记》(公元483—493年)记录了齐武帝赎祝英台旧产建寺的史实,它是迄今发现并可考的最早关于梁祝的文字记载。后唐司空李蠙、宋丞相周必大、宋大学士李曾伯、知府薛季宣与史能之等都证实了这一寺记。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志》记载:“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明代作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清代张鹤辑《仙踪记略》亦云:东晋宁康年间,国山(时善卷属义兴郡国山县)祝家独女英台、聪明好学,乔装至碧鲜岩,与梁山伯筑庵同窗共读,情笃意深,学成临别,英台托家中的九妹,约山伯请媒提亲。两年后,山伯至祝家,英台着红妆相会,山伯方悟隐情,然英台已许配马公子,父命难违,铸成英台抗婚之爱情悲剧。梁祝故事流传广泛,四省六地曾一度为梁祝故事发源地争执不休。宜兴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成就了宜兴独特的山水园林城市魅力。宜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爱情绝唱广为流传,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宜兴旅游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张渚梁祝·爱情文化节,这既是对梁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宜兴旅游新面貌的一次大展现。无论梁祝的故乡在哪里,这个精彩的爱情故事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心里,如今,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炎黄儿女家乡的故事!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
宜兴市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在宜兴》承办
用声音传达文字的情感和温度
宜兴好故事,好看更好听